谁画进了人民大会堂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d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两会期间,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做引导服务的工作人员。在她背后挂的是画家许钦松为大会堂创作的巨幅山水画《南粤春晚》。图 /CFP

  十八大新常委的亮相,让人们注意到他们身后的一幅画。很快,这幅以大画幅著称的《幽燕金秋图》火了。这幅书画家侯德昌携弟子创作于1994年的画经常亮相于《新闻联播》,被网友称为“出镜率最高的国画”。
  人们开始关注和议论谁的画可以被人民大会堂这个中国举行政治、文化和外交活动最重要的场所收藏和展示。

大会堂最大的画


  67岁的崔如琢,在助手的搀扶下有些颤巍巍地站上画桌,继续为画面上的荷花添枝描叶。桌上铺着巨大的丈二尺寸的画纸。
  这是人民大会堂书画室,面积比崔如琢北五环“静清苑”里巨大的画室还要大,窗户正对着天安门广场,站在画桌上往外望去,长安街上车流如织。要创作巨幅尺寸的中国画,没有比这里更适合的场所了。
  2011年6月,自幼习书画,曾拜李苦禅门下的崔如琢接到人民大会堂的邀请,要他为二楼回廊北侧的墙壁创作一幅国画。
  画家去实地考察,发现大会堂为他提供的“那个位置非常好,”墙壁面积很大,况且背面就是傅抱石和关山月一起创作的那幅著名的《江山如此多娇》,崔如琢接受了邀约。
  但画什么是个问题。背面傅抱石和关山月的作品是一幅山水,按照中国画的题材,花鸟当然是首选。崔如琢提出画荷。他说,“荷”,象征“和”,有“和谐”之意。荷叶的风,谐音“逢”,意味“和谐逢盛世”。应景的题材,双方很快达成统一。
  根据惯例,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方面要审稿,需要崔如琢画一幅小稿递交。但崔如琢没有打草稿的习惯。“这么着吧,我明天就开始画,你到时候看看满意不满意吧,”崔如琢如此回复对方。他开始在丈二匹的大画纸上直接画。几天以后,人民大会堂的人过来验收,看到面前的大画,很吃惊,“就用这幅吧。”崔如琢笑嘻嘻地摆手,说重新再画一幅。
  崔如琢用的是韩美林早年送给人民大会堂的丈八旧宣纸。他每天早上八点半到人民大会堂画室,那个条件极好的画室里却没有砚台。崔如琢有些吃惊,自己买了四个大砚台。“用大碗兑点水,兑点墨汁,那是过去写大字报用的,我说那是‘文革’的后遗症,”崔如琢哈哈大笑着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一小时研磨,然后画到十二点左右。八张丈二匹的画,每天画完一张,完成整体创作,崔如琢用了八天。最终,这张巨幅国画被命名为《荷风盛世》。
  2012年初,在盛大的仪式后,《荷风盛世》被正式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二楼回廊北侧的墙壁上。八张画拼接而成,画芯长十八米、宽两米八,装裱完成之后,长二十米,宽度到达三米多,画面总面积比其背面墙壁上的《江山如此多娇》要大三分之一。“怎么会让搞幅油画挂上去呢?”
  油画家陈可之也经常从电视新闻中看到悬挂在人民大会堂里的各种画作,但是在他印象中,人民大会堂里挂的画“就是迎客松”。因此,1998年,当他听到重庆市委要征集一张三峡主题的油画挂在人民大会堂重庆厅里时,陈可之很意外。
  “那时候就是以为只有迎客松嘛”陈可之仔细回忆当时的场景,忍不住笑了起来,“电视里就是那点印象,怎么会让搞幅油画挂上去呢?”
  1997年,重庆直辖,人民大会堂开辟重庆厅。当时,身在北京的陈可之,以画三峡题材出名。他创作的纪实油画《长江魂——三峡纤夫》在圈内广受好评。
  陈可之被叫回重庆。重庆市委的领导人浩浩荡荡来到陈可之的画室。此前他已经画了好几年三峡。
  三峡工程启动后,每一次截流、涨水,陈可之都要抢在前面去积累素材,“每一次我都像抢救文物一样,画那些即将被水淹没的东西,”陈可之比划着手势说。聊起实地画三峡的经历,他的兴趣很高。
  相比于其他以三峡为主题入画的画家而言,陈可之更为关注三峡的历史,他的创作颇有些记录现实,怀古抚今的味道。这也是陈可之被选中为重庆厅作画的原因。
  陈可之画了三幅稿,一幅《几度夕阳红》,画夕阳下的三峡,以三峡千层石的石块为主;另一幅是《月是三峡明》,月色下静静的三峡景色。最后被选中的是一幅《三峡晨曲》。画面中,晨曦在远方升起,照耀着打开的夔门,一只雄鹰正向着夔门的方向展翅。画面近处,经过干百年的石头被作为主体,它们皴裂、历尽沧桑,长江水无言,依旧拍打着饱经风霜的江石。
  陈可之认为,正是因为画中有明亮的向往,才被选为最终方案。“干百年来,重庆跌宕起伏的故事太多了,但是总要往光明的地方看,”陈可之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大会堂的收藏


  画完后作品要运到北京去,重庆市领导很重视,问陈可之有什么要求。“我说就是不能卷,不能折,运到北京以后我一定要看。”陈可之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这幅《三峡晨曲》画了一个多月,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我也不太懂(领导们)那些事,就是想着这画可一点都不能损坏,我画得太辛苦了。”陈可之说。
  后来重庆找了一辆加长的车,把这幅长5.7米,宽1.5米的《三峡晨曲》不卷不折地运到了北京。它成为第一幅悬挂在人民大会堂里的油画。
  《三峡晨曲》的对面是刺绣,旁边是浮雕,前厅是漆壁《巫峡云霭》和《瞿塘峡之晨》。像其他地方厅一样,重庆厅的装饰极具地方特色。
  作为建国十周年建成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人民大会堂的整体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建筑面积还要大一些。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这个从设计、建筑到装潢,仅仅耗时十个多月的庞然大物,事实上是除故宫外的另一座艺术品宝库。
  除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33个地方会议厅外,迎宾厅与宴会厅、国家接待厅、金色大厅等,都注重用书画作品进行装饰。《江山如此多娇》就挂在迎宾厅正面的墙壁上,画心高5.65米,宽9米,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词意为题而作,画题由毛泽东亲笔所书。
  除迎宾厅外,国家接待厅是另一具有浓厚艺术风格的大厅,主墙面上的巨幅国画《大河上下·浩浩长春》,由著名国画家谢瑞阶创作,画作尺幅为6.85米×3.82米。
  除国画外,书法也是人民大会堂悬挂最多的艺术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启功的弟子、张志和的书法作品《中华颂》,悬挂在金色大厅。此外还有东大厅的巨幅隶书《到韶山》以及澳门厅的书法《九九归字图》等。
  地方厅的特点则主要在于地方特色的长卷刺绣、浮雕、壁画等,也不乏书画佳作。例如河北厅的《和平昌盛图》、北京厅的国画《梅花》及书法作品《毛主席诗词》、四川厅的大幅国画《峨眉山金顶云海》……
  半个多世纪,人民大会堂共收藏了一千多件作品,其中囊括齐白石、吴作人、关山月等画家的作品。最近的一次公开收藏是2012年,人民大会堂管理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发出约稿函,收藏了一批中国画家的作品。
  陈可之眼里的“迎客松”,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是国画家刘晖的作品。中国国家领导人在这幅“迎客松”前接待国外使者,因此成为人们最熟悉的人民大会堂画作之一。
  陈可之现在每隔几年就要去一趟人民大会堂,为他自己那幅《三峡晨曲》上油、上色。“感觉好像就是自己的孩子一样,你丢不开它,”陈可之这样说道。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也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时期。然而在此过程中,中国高速公路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病害,其中最典型的是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调查研究表明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基本上都与水有关,主要是由沥青路面的渗水引发的。沥青路面的渗水性能是衡量路面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针对我国沥青路面渗水性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沥青路面的渗水情况。深入系统的研究影响沥青路面渗水性能的各
摘要:文章简述了建筑防水工程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工作实践,提出各类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艺要求及施工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防水工程;施工  建筑防水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程技术,对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建筑防水要是处理得当,将使整个工程质量更加完美,使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适用。要是处理不当,不仅给工程质量留下缺陷,而且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实
[摘要]面对财务总监的监督职能虚化,应对财务总监有正确的职能定位与组织定位,并做好财务总监的选派工作,严格财务总监的考核奖惩制度,理顺财务总监与监事会、内部审计的关系。   [关键词]财务总监委派制、监督职能、维护集团整体利益    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母公司为维护集团整体利益,强化对子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财务控制与监督,由母公司向子公司直接委派财务总监,并纳入母公司财务部門的人员编制,实行统一管理与考
期刊
摘要:随着克拉玛依政府专网的不断建设,其网络的范围已经延伸到政府的各个部门,但是在许多地方没有铺设光缆,或者光缆建设成本过高以及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为了及时把握这些地市政公共安全和服务部门对城域无线网络实际上有着强烈的实现需求,无线VPN专网孕育而生。在政府专网引进了无线VPN技术,通过中国电信组建的无线VPN专网既能实现视频监控、应急求援、安全管理、政府执法和城市突发事件现场视频数据传输,也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