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绿水青山间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雷家畈,来了就不想离开。
  顺着蜿蜒曲折的柏临河,穿过一条绿意盎然的柏油路,我们走进这个秀美、古朴、宁静的村庄,瞬间仿佛时间静止,世界穿越了……雷家畈处处给人一种纯净、醉氧、诗意的感觉。流水穿村过,溪边垂钓忙,出门到田间,观水清塘旁。它就像一位天生丽质的大家闺秀,深藏在绿色青山,却掩饰不住天然美丽。
  “6月份,雷家畈将成为一片花果的海洋。娇艳欲滴的火龙果和成片的猕猴桃林以及一望无际的薰衣草,把整个村子装扮成一副完美的田园画卷。”村党支部书记代圣元介绍,近年来,雷家畈生态家园日新月异,农民收入节节攀升,富裕起来的雷家畈人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
  村医服务送上门
  “熬点粥,多搞点流水饮食,少吃多餐,你搞的葛粉最好不要再吃了。”在雷家畈村村民周振龙的卧室里,村医王金权正在进行健康指导。去年年初,周振龙被确诊为食道癌。提起王金权,周振龙的老伴在满面愁容中露出了难得的微笑,“王医生天天上门、随叫随到,帮了不少忙,蛮负责、蛮好!”
  村医能对癌症病人开展专业性的健康指导,这是以前雷家畈村村民想都不敢想的。
  雷家畈村治调主任易万荣介绍,2013年以前,该村卫生室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村医也是当地的“土医生”,缺医缺药缺技术,“小病难治好、村医很难当、群众不满意”。针对这一现实问题,雷家畈村多次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开展大讨论,最终形成了一致意见——自己投资、自己动手,建设夷陵首家“村医院管”卫生室。
  2013年5月,由雷家畈村全额出资92万元,占地278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10平方米的新卫生室正式建成运行。同时,村里拿出近30万元,为卫生室的8个功能用房配齐了现代化医疗、办公设备,村级卫生阵地的面貌焕然一新。
  台子搭起来了,就等村医“唱戏”。2013年10月,该村通过夷陵区卫计局、龙泉镇卫生院,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了乡村医生招聘信息,开出的条件十分诱人:村委会提供住房、拎包入住,租金水电费全免,工资待遇由镇卫生院统一发放,具体业务由镇卫生院跟踪指导。“雷家畈待遇”很快吸引了4名科班出身、年富力强、业务水平较高的外地医生报名参加竞聘。
  “搞乡村医生,如果老百姓不信任,你就什么也搞不成。”回想当时参加竞聘,王金权感触很深。王金权说,在日常工作中他们既要接受镇卫生院的业务指导和管理,还要接受村委会的日常监管和一年一度的群众满意度测评。
  据了解,该村卫生室平均每天接诊20多人次,常见小病基本实现“不出村”。
  村容整洁有义工
  我们的采访队伍行走在雷家畈的田间陌头,只见庭院楼房错落有致、院坝圈舍干干净净、房前屋后清清爽爽、清新空气扑面而来,绝美的村容村貌让人为之倾倒。
  作为集“全省绿色示范乡村”、“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众多“光环”于一身的明星村,雷家畈是如何营造出“人在画中”的美好家园?
  村支部委员邹长雄介绍,近几年,为了让乡村更美、空气更净,雷家畈村围绕建设生态家园的全新理念,大力实施“一建三改”工程(建沼气池,改猪栏、改厕所、改厨房),农家改烧柴为烧气,变废气为宝气。昔日烧柴烧秸秆,厨房内烟气呛人的现象没有了,猪牛任放、鸡鸭乱窜的情景也不见了。
  在雷家畈,有一支由16名村民组成的保洁队,他们默默坚守在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负责全村600户人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说到保洁队,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老施,他是保洁队中的“元老级”队员。
  老施名叫施传华,今年82岁,是雷家畈村一名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老施曾在村上担任过4年的村支书,上世纪90年代从区粮管所退休后,就在村里当起了一名不要工资、不要待遇、不要荣誉的“三不要”保洁员。
  20年前,村里没有搞环境卫生的正式保洁员,五、六公里的通村路垃圾满地、灰尘飞扬,晴天一身灰,雨天泥沾身。对此,老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索性拿起扫帚当起了村里的一名义务保洁员。这些年,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他雷打不动坚持每天早、中、晚三次打扫村里的卫生。
  如今,上了年纪的施大爷患有白内障,耳朵也不太好使,村里也成立了专门的保洁员队伍,村干部和家人多次劝他身体要紧,不必再干下去了。对此施大爷可不买账,“只要自己腿脚还能动,我就会继续扫下去。”
  施大爷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村里的老少妇孺。在雷家畈村,很多村民把维护自家房前屋后卫生当成了一种自觉。
  村庄发展看党员
  4月15日,天下着雨,雷家畈村众赢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院内却人头攒动。“今天是我们发放工资的日子。”合作社综合部主任郭芷均乐呵呵地说。
  说起小郭,在村里也算是个名人。她是全村70多名党员中唯一的85后党员,也是全村唯一的出口创汇企业——众赢合作社最年轻的部门负责人。去年,该合作社出口创汇500多万美元。
  小郭人虽年轻,办起事儿来可是有板有眼。一次,在老党员石传华的股份田里,小郭还和他闹了一点小矛盾。那天,小郭巡查到他的田头,老石正在给柴胡打速灭杀丁,一种低毒的农药。“我们的药材是不能打药的!”小郭一把按住老石的喷雾器。“我种了几十年的庄稼,我还不知道咋种,还用你这个小丫头来教我?”
  小郭知道,进口方——日本津村株式会社对产品的标准要求极高。从土地平整到下种,从育苗到除草……每一个生产环节,她都亲自下田把关。为这个事儿,小郭不厌其烦地给老石讲原生态药材的生产要求。尽管这样,老石还是在小郭走后,偷偷地给药材打了药。那年9月,老石的柴胡“长相”最好,满怀丰收希望的他,却在最后的关头没能过检验设备的关。这一年,他“颗粒无收”。
  经历了这件事,老石成了标准化生产的“义务宣传员”。“我和小郭是不打不相识!”老石说,“现在村支部很需要像小郭这样的年轻党员,不仅有新知识、新思想,还能带领群众致富。”
  跟小郭一样,李家兵也是一名年轻党员,17岁外出打工,经过20多年的摸爬滚打,已经拉起了一支100多人的工程队,队员都是“周边团转”的老乡。
  余可文过去在江浙一带打工,辗转多个地方,只混个“肚儿圆”,攒不下钱。如今回家加入李家兵的工程队,一年工资5、6万元,不仅能顾上家,而且盖了新房、买了轿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3月的雷家畈春雨绵绵,眼瞅着村里小路雨后泥泞,李家兵又不声不响出资好几万元硬化公路,修建排水渠。
  爱在绿水青山间。在雷家畈村,我们被一个又一个像郭芷均、李家兵这样的党员感动着。
其他文献
◆年轻干部要珍视名节,前提就是对党、对人民忠诚,既忠诚于个人宽泛的情感概念,又忠诚于社会具体的实践范畴,最终体现在竭诚为本地人民谋福祉和经济发展上。  ◆身处基层的年轻干部,贯彻落实比宏观决策更为重要。  ◆年轻干部必须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并学以致用,才能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避免本领恐慌,才能抓住机遇与时俱进。  新形势下,如何让年轻干部顺应时代变化,在复杂环境中快速成长,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发展
1月19日上午,冬日阳光温暖而和煦,在麻城市黄土岗镇堰头垸村,我们正好碰上新一届村“两委”成员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走访慰问落选候选人。  尽管村“两委”换届工作已落下帷幕,然而,在麻城市乡村,村“两委”换届工作中的一个个动人故事,却依然在坊间传诵不衰、热度不减。  筑巢引凤培育“好苗子”  “黃柏山村是高寒偏远山村,我不图钱不图利,只想把我们村搞好。乡亲们和镇党委信得过我,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多
某知名报社总编发微博说:一位朋友谈到,现在有些人和媒体评论动不动就说“中央发出什么什么信号”,好像现在中國充满了各种信号。乱揣摩上意,这是很不健康的现象。   多年前,笔者曾在党报做评论员,那时候动不动就要做系列评论,在做这些所谓的“规定动作”时,我要领会精神,吃透文件,从中找出观点,阐释出道理,这就不能不揣摩上意,而且还将“上意”自圆其说一番,让人觉着“上意”是如何之好,且理直气壮地代表“上意
【本刊讯】 从6月上旬开始,省纪委就党员干部大办婚丧喜庆事宜展开专项整治活动,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以优良党风政风来促进社会文明新风。  针对7、8、9月升学就业、10月婚庆高峰期间,把握时间节点,省纪委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加大工作力度,对违规操办“谢师宴”、“升学宴”、“婚宴”等问题,开展临时巡查和重点抽查。要按照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的要求,严肃查处违反规定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的
吴运铎小学文化,不仅能“无中生有”造大炮、枪和子弹,而且写的书还蛮好看,可读性很强。一切都是因为学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不断挖掘和学习吴运铎精神,是我们践行“三严三实”的有力途径。正如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贺家铁在省委党校秋季学期主体班开学典礼上阐述的,作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要通过博学诗书,立志做个满腹经纶的“圣人”;通过学技艺
近年来,钟祥市把加强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选派管理作为建强组织、培养干部的重要手段来抓,明职责、立规范、强考核,促进 “第一书记”担当履职、真抓实干。  围绕“四为”,明确工作职责。充分利用所在部门优势,与村班子一道找准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子,提供项目、资金、信息等多种形式的扶持,为村级产业发展引路。深入持续开展“三万”活动,在全面掌握村情、广泛征求意见、符合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整治村庄环境,改
从前,一位轿夫穿了一双新鞋为老爷抬轿。刚开始,轿夫很小心地挑着干净的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了烂泥坑。随后,轿夫便不再顾及新鞋,干地湿地也都敢照直走。  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大都能把控,并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但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却往往疏于防范、掉以轻心,认为吃一顿饭、拿一两条烟都是些小事,无伤大雅;不少党员干部就因为不经意中的“小事”而被追责调查;一顿超标的工作餐、一杯不
作为县市组织部长,多年读刊用刊,《党员生活》可谓良师益友,陪伴我们学习工作成长。这次《党员生活》开门纳谏,表明了开门办刊、精益求精的态度,也促使我们思考建言。这里,我谈三点不成熟的建议。  首先,更加及时精准解析高层之声。《党员生活》杂志是党刊,对党内动态把握要更加准确及时。我们基层需要杂志及时精准解析高层之声,特别是做好解疑释惑的工作,指导我们基层把好方向、贯彻落实。  其次,更加注重深度剖析正
所谓“微革命”,它是自我的革命,是在微小之处发生的改变或变革,而且“微革命不是把我们自己的火种播在别人的心田,而是守住我们内心的火种,播在我们的心田。”身为一名普通的高中政治老师,我边读边思考着作为独立个体的自我,如何去追求乃至达成自己的目标。  耐心地坚持做有意义的“小事”  “微革命”里要做的大都是“小事”,但能把有意义的“小事”耐心且坚定地做下去,就是可能成为一件了不起的“大事”。45分钟的
本刊讯 2016年10月21日,我省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座谈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重温长征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团结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路而努力奋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晓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罗清泉,省政协主席张昌尔,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