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7567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井下作业的概述,了解井下作业的行业特点,分析井下作业中存在的各项危险因素,结合实际情况,剖析了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最终针对问题及不足制定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引起领导的重视,最终把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落到实处,从而提高井下作业的整体安全,减少井下作业安全事故,避免造成人员的伤亡和企业财产的损失,最终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井下作业 危害因素 安全管理
  当前,我国井下作业的安全事故的频发,不但危及井下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对企业的正常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最终会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因此,必须加强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从根本上消除井下作业的安全隐患,从而真正做到安全施工,零事故发生,保证井下作业员工的身体健康,进而减少企业的财产损失。
  一、当前井下作业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1.运行体系欠落实,执行能力不够强
  由于国有企业的优越性和员工本身的素质等问题,导致其各项安全体系在执行过程常出现落实程度不够,安全管理重效益轻安全,导致执行能力不强,最终各种管理理念和措施成为摆设。据有关专家调查,对井下作业方面出现事故的进行原因分析,大部分的事故是由于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管理措施不力,员工执行能力不够强造成的。
  2.岗位责任制的量化、科学化需加强
  结合井下作业方面来看缺少大量的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目前在岗的安全管理人员很多都是一人兼职数个职位,既抓安全又搞生产,这就导致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精力受到限制,最终导致井下作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得不到完全落实。井下作业中岗位职责制的量化不够,分工明确性不够,科学化不强,最终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从而为井下作业的安全埋下隐患。
  3.相关安全标准化方案的不足
  尽管,当前井下作业中建立各项制度、标准、方案来保证安全生产,但是在某些环节还是缺少足够的标准化。从宏观上看,安全标准化方案分为四大主体结构:人员素质标准化建设、设备设施标准化建设、作业条件标准化建设、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而且四个方案具体又涉及到很多环节,这些都需要管理人员跟井下作业员工共同讨论作业中的每一个环节,真正保证建立一套涵盖整个作业过程的标准化流程。
  二、井下作业管理措施
  1.提高安全意识,重视安全生产
  思想决定一切,由于井下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或未按规定的规程进行作业造成的,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从事井下作业之前和相应的操作之前都应加强对员工的教育,提高其对危险因素的认识,加强操作的安全意识,消灭操作人员心中潜意识的侥幸心理,真正做到处处讲安全,时时谈安全,提高每一个员工的安全意识。只有加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井下作业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2.完善基础设施,抓好制度建设
  在井下作业中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安全系数高的设备,消除环境隐患,建立安全的作业环境,给员工配备安全的劳保物品等,从实处重视石油产业的安全生产。使井下作业的硬件设备达到国家安全生产规定的标准,尽量减少因设备落后而造成的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要抓好制度建设环节。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就缺乏对生产的保护。因此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来管理生产,确保安全势在必行。
  3.规范操作程序,制定安全作业模式
  在树立了安全生产意识后,石油的井下作业还需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进行规范,从而进一步贯彻安全生产的原则。严格要求员工执行作业现场的操作程序,提高作业现场的安全标准的执行力度。同时设置可视化的警示标识,建立可视化安全模式在石油井下作业中可能存在危险的地段尽可能做的使用多种形式的可视化的警示标志或提示牌,从而实现时刻引起井下作业人员对高危害因素的警醒和重视,这也是在无形给予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的告示和教育。在设立可视化标志的时候要做到醒目而及时,摆放在合适的地段从而真正能引起作业人员的重视。
  4.实施安全目标管理方案
  井下作业人员既是井下作业的操作者、执行者,也是利益获得者。因此必须辩证的看待作业人员在井下作业中的作用。在制定相关政策、方针、制度要求井下作业人员严格遵守相关制度的同时,也有必要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对井下作业安全无事故的个人、集体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这必然充分启发、激励、调动全体员工在井下作业中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创造力,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5.完善井下作业HSE体系
  HSE管理体系是围绕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国际石油天然气工业通行的管理体系。该体系是集合了世界上同行的管理经验,也是我们必须要遵守的行业准则,它体现了当今石油天然气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减少安全事故,提高经济效益的环境下的规范运作,其主要特点是预防为主、领导承诺、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管理标准体系。我们首先要充分理解该体系的内涵,真正做到把健康、安全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这样才能在具体实施中才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把井下作业的危险因素及早排除,保证安全生产。
  6.制定井下作业事故调查、应急预案
  虽然我们采取各种措施从源头杜绝、从操作中监督,既要求作业员工遵守安全操作制度,又要求监督者认真完成监督义务,但从实际操作中看,井下作业事故的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因此,这需要我们企业管理人员未雨绸缪,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事故管理规范化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事故发生时,将积极实行弥补措施,抢救伤员,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将事故局部化,同时能从事故的调查研究、统计报告和数据分析中掌握事故的发生情况、原因和规律,针对井下作业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的采取避免事故的措施,不至于导致相同事故重复发生。
  三、结论
  通过对井下作业行业现状分析和相关措施的提出,必然会对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合理的,科学的安全管理会给井下作业提供足够的安全保证。因此,通过实施以上井下作业的措施,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真正做到井下工作监督处处到位,對杜绝井下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白玉兰.石油井下作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方案设计研究[D].2008,5:34-35.
  [2]陈国华.风险工程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220.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这个问题不难回答,难的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如何在企业实践中真正落地生根。因此,要建设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首先要认识到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努力服务社会。其次企业必须要树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要在企业文化的培训上做到持之以恒,要大力鼓励创新,同时,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文化的建筑师,要做到以身作则、努力践行,要注重人际关系,在员工队伍中形成相信人、尊重个人的文化
当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一些企业把避税视为减负的一种手段。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如何既提供一个宽松优惠的投资环境,又防止企业钻政策漏洞逃税,这对各国政府而言都是一门
简要介绍在建设地铁工程过程中投资管理的重要性,指出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是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是保证工程质量、促进项目进度两大目标的重要因素,招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发展林地经济,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发展理念,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促进山区农民脱贫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和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促进林业经济
摘 要:铅锌尾矿是铅锌矿选矿后排出的粉状废渣,一般中等规模的铅锌选矿厂年排放尾矿量在4~5万t左右。广东地区的铅锌选矿厂每年排放尾矿量可达20万t以上,这些废弃的尾矿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还对附近的河流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对铅锌尾矿的综合利用已势在必行。为此,我厂对铅锌尾矿作原料生产水泥进行了研究,在试验室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在Φ3.0m×10m機立窑上进行了试生产,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