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英语区分于商贸英语,有其特殊性。商贸英语注重经济走势、各种商品特殊名词,建筑英语注重对每一个单词的严谨性。日常用语是连接各方面英语的桥梁,通过英语中我们使用最广的日常用语,使我们所学习的建筑英语变得更简单。另外对于日常用语的学习方法,建立在学习建筑英语上同样管用。最重要的还是要细心、用心、专心。由于其固有名词比较多,综合起来其单词拼写比较复杂,我们在学习方面一定要联系中文意思,这样才能做到学事半功倍。另外建筑英语读起来不亚于政治性英语的复杂性,我们在读的过程中重在区分句子的结构,弄懂从句所充当的成分,搞清楚语序才能很好地和中文意思想连接。
关键词:日常用语;特殊性;简洁;顺序颠倒
英语虽说是一门语言,但因为我们身处一个说非英语国家,学习英语本身就是一种非运用上的持久性学习。而在这种限定环境下,将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分类变得如此重要。显然,从小学开始,我们所接触的英语是生活上的常用语式,而对于学建筑的我们,从前接触的英语应该变得更深一层。
一、单词
当然专属名词我们应该像刚学习英语的小学生一样细心地熟读并背熟。从最简单的颜色开始,各种颜色当然有其固定的单词,而在这固定之中,区分深浅又将是组合结构。另外一些我们即使在生活中很少见到或接触到的颜色,抑或有时我们甚至分不清的颜色也要一个字母不差地背下来。另外由基础、框架、梁、柱等组成的结构等各构件当然也有其特定固有的名词。很多时候英语中一个单词可有多种意思,同样这种情况在我们建筑英语中也会出现,一旦碰到我们曾经接触过的单词其中一个意思是有关于建筑方面的,我们除了庆幸懂得这个单词外,更要细心分清中文意思,由于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我们原有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往往最容易遗忘的就是这些觉得十分简单的东西。
(一)方法
另外对于不同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类背诵单词方法,一种是靠直接熟读然后背诵字母的顺序的,这种方法可以说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愚蠢的,小学生就是靠这种方法来认识初级英语,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至今为止,小学时候背诵的单词一个也没忘记;另外一种是靠音标背诵单词的,这种方法可以在懂得单词的读音时就可直接背诵单词拼写,这种方法是最冒险的也是最聪明的,说它冒险,是因为我们使用这种方法必需要有足够的认识音标能力,并且清楚知道各个音标有哪几种拼写方法,重要的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在音标的配合的同时我们还要记熟字母的排列顺序,可是这种方法无疑是最有效的,它可以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成千上万个单词。
二、词组
单词背诵完毕后我们还要学会词语组合。一些在建筑上用到的术语我们最好要熟记其词组运用,例如铲、挖、填这些特殊动词我们可运用词组来代替一个动词,这样不单只能使我们说的英语变得更高级,重要的是单词一旦忘记如何拼写还可以找简单的词组替代。而词组的另一用法就是固定搭配,“of”、“off”、“up”等这些词组固定搭配用词我们要特加注意,这些看似简单的单词当加在动词后面时,可能写错一个字母,那么导致的后果就是整个词组的“瘫痪”。
(一)方法
而背诵词组的方法无非就是结合中文意思进行背诵。很多人会觉得背诵英语就是先背诵英语本身而后才是中文意思,这种方法大概不适合用在背诵词组身上。背诵词组你必须先要弄懂中文意思才可以结合英语单词。例如从…中…、用…是不同的,前者注重“from”后者注重“of”。
三、句子
最后就是单词词组和连接词组成一句完整的话了。对于一个一直在接受中文教学的人来说,接受英语句式与中文句式前后顺序调转是有点困难的。从一开始学习英语就不断听到老师在批评地说道“中国式英语”,这种“中国式英语”恰恰就反应了我们对于英语句式的不习惯。而在建筑英语上,我们就要更加注意这些小细节了,甚至在中译英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后面翻译过来。
(一)方法
在句子翻译中多使用从句是让意思表达更能具体,句子不容易变乱的好方法,同时从句可以在文章中大大加分。当然建筑方面的复杂性我们应该学会多运用从句,使意思更加明白清晰。英语句子的三大主体——主语、谓语、宾语我们应该多加留意,很多时候在写句子时我们时常会漏掉一个主体或者是句子重复出现这三大主体。我们只要记住,无论句子有多复杂,无论一个句子相当于一段话,它都只能是一个主语加一个谓语再加一个宾语构成。
四、口语
除了如何写出一手好英语外,读出一首好英语才是关键。中国人的口音注定要在口语方面多加功夫,直至目前为止,央视主持人读英语也存在中国口音。建筑英语用到的很多固定单词都是比较长的,这样我们除了要看准每一个音标外还有注重轻、重音的位置。即使我们把音标读准了,没有注意到轻、重音,同样读出来的效果可想而知。词组的读音我们要注重其连贯性,还有第二个单词首字母是元音字母的情况,这时我们往往要联系前面一个单词最后或者倒数第二个字母来连音。当单词、词组都读好以后,句子只要注重停顿大概就能过关了。
五、总结
建筑英语教学与日常用语大有联系,可我们也要区分好其不同。日常用语我们往往使用起來语气比较柔和、简洁;而建筑英语则需要严肃的态度和严谨的用词,我们使用起来大概要多费工夫。可是按照学习日常用语的方法来学习建筑英语无疑行得通,而且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郭文英.第二语言习得年龄因素初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
(作者单位: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日常用语;特殊性;简洁;顺序颠倒
英语虽说是一门语言,但因为我们身处一个说非英语国家,学习英语本身就是一种非运用上的持久性学习。而在这种限定环境下,将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分类变得如此重要。显然,从小学开始,我们所接触的英语是生活上的常用语式,而对于学建筑的我们,从前接触的英语应该变得更深一层。
一、单词
当然专属名词我们应该像刚学习英语的小学生一样细心地熟读并背熟。从最简单的颜色开始,各种颜色当然有其固定的单词,而在这固定之中,区分深浅又将是组合结构。另外一些我们即使在生活中很少见到或接触到的颜色,抑或有时我们甚至分不清的颜色也要一个字母不差地背下来。另外由基础、框架、梁、柱等组成的结构等各构件当然也有其特定固有的名词。很多时候英语中一个单词可有多种意思,同样这种情况在我们建筑英语中也会出现,一旦碰到我们曾经接触过的单词其中一个意思是有关于建筑方面的,我们除了庆幸懂得这个单词外,更要细心分清中文意思,由于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我们原有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往往最容易遗忘的就是这些觉得十分简单的东西。
(一)方法
另外对于不同的人,大致可分为两类背诵单词方法,一种是靠直接熟读然后背诵字母的顺序的,这种方法可以说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愚蠢的,小学生就是靠这种方法来认识初级英语,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至今为止,小学时候背诵的单词一个也没忘记;另外一种是靠音标背诵单词的,这种方法可以在懂得单词的读音时就可直接背诵单词拼写,这种方法是最冒险的也是最聪明的,说它冒险,是因为我们使用这种方法必需要有足够的认识音标能力,并且清楚知道各个音标有哪几种拼写方法,重要的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在音标的配合的同时我们还要记熟字母的排列顺序,可是这种方法无疑是最有效的,它可以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成千上万个单词。
二、词组
单词背诵完毕后我们还要学会词语组合。一些在建筑上用到的术语我们最好要熟记其词组运用,例如铲、挖、填这些特殊动词我们可运用词组来代替一个动词,这样不单只能使我们说的英语变得更高级,重要的是单词一旦忘记如何拼写还可以找简单的词组替代。而词组的另一用法就是固定搭配,“of”、“off”、“up”等这些词组固定搭配用词我们要特加注意,这些看似简单的单词当加在动词后面时,可能写错一个字母,那么导致的后果就是整个词组的“瘫痪”。
(一)方法
而背诵词组的方法无非就是结合中文意思进行背诵。很多人会觉得背诵英语就是先背诵英语本身而后才是中文意思,这种方法大概不适合用在背诵词组身上。背诵词组你必须先要弄懂中文意思才可以结合英语单词。例如从…中…、用…是不同的,前者注重“from”后者注重“of”。
三、句子
最后就是单词词组和连接词组成一句完整的话了。对于一个一直在接受中文教学的人来说,接受英语句式与中文句式前后顺序调转是有点困难的。从一开始学习英语就不断听到老师在批评地说道“中国式英语”,这种“中国式英语”恰恰就反应了我们对于英语句式的不习惯。而在建筑英语上,我们就要更加注意这些小细节了,甚至在中译英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后面翻译过来。
(一)方法
在句子翻译中多使用从句是让意思表达更能具体,句子不容易变乱的好方法,同时从句可以在文章中大大加分。当然建筑方面的复杂性我们应该学会多运用从句,使意思更加明白清晰。英语句子的三大主体——主语、谓语、宾语我们应该多加留意,很多时候在写句子时我们时常会漏掉一个主体或者是句子重复出现这三大主体。我们只要记住,无论句子有多复杂,无论一个句子相当于一段话,它都只能是一个主语加一个谓语再加一个宾语构成。
四、口语
除了如何写出一手好英语外,读出一首好英语才是关键。中国人的口音注定要在口语方面多加功夫,直至目前为止,央视主持人读英语也存在中国口音。建筑英语用到的很多固定单词都是比较长的,这样我们除了要看准每一个音标外还有注重轻、重音的位置。即使我们把音标读准了,没有注意到轻、重音,同样读出来的效果可想而知。词组的读音我们要注重其连贯性,还有第二个单词首字母是元音字母的情况,这时我们往往要联系前面一个单词最后或者倒数第二个字母来连音。当单词、词组都读好以后,句子只要注重停顿大概就能过关了。
五、总结
建筑英语教学与日常用语大有联系,可我们也要区分好其不同。日常用语我们往往使用起來语气比较柔和、简洁;而建筑英语则需要严肃的态度和严谨的用词,我们使用起来大概要多费工夫。可是按照学习日常用语的方法来学习建筑英语无疑行得通,而且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郭文英.第二语言习得年龄因素初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
(作者单位: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