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多评法测定降脂宁颗粒中的3种有机酸类成分含量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bca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建立以绿原酸为内参物,测定降脂宁颗粒中君药山楂所含的3个有机酸类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含量的一测多评(QAMS)方法。方法:采用ThermoUltimate3000液相色谱仪,以WatersX-bridge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6nm,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30℃进行测定。以绿原酸作为内参物,建立制剂中其他2种指标性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从而计算各待测成分的量,并与外标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对该方法进行可行性验证。结果:在各待测成分的线性范围内,降脂宁颗粒中的绿原酸与新绿原酸、隐绿原酸2种有效成分的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分别为1.07、0.99;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有机酸类成分含量与外标法的含量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以绿原酸为内参物,建立的一测多评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降脂宁颗粒多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一测多评;降脂宁颗粒;相对校正因子;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
  【中图分类号】R2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8-0049-05
  降脂宁颗粒最早收载于吉林省药品标准(1986年版),原名“血脂宁冲剂”。处方由山楂(去核)、制何首乌、决明子、荷叶4味药材组成,具有降血脂、软化血管的作用。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库中查询到,目前其执行标准共11份,尚未对方中君药山楂进行含量控制,而山楂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降脂宁颗粒的药效。山楂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及黄酮苷类、有机酸类、黄烷类及其聚合物等,有机酸类是山楂健胃消食的有效成分[1-7]。研究选取山楂中的有机酸类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作为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复方中药制剂中药效的发挥是多组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分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特点。因此,中药制剂较单味药材更需要强调其多成分、多靶点特征。为了更好的控制降脂宁颗粒中山楂的含量,实验采用多指标质量控制的“一测多评”方法首次对降脂宁颗粒山楂含量进行全面的控制,通过对一个对照品易得成分的测定,实现多个成分的同步监控,本文以绿原酸为内参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3个有机酸类成分含量,改善目前中检院尚无新绿原酸、隐绿原酸等对照品供应情况,尤其是完善了现行质量标准中无君药山楂含量控制问题[8-15]。
  1仪器与材料
  1.1仪器Ultimate3000液相色谱仪及配套工作站(PDA检测器,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色谱柱:依利特ODS2C18,(4.6mm×250mm,5.0μm);AgilentZORBAXSBC18,(4.6mm×250mm,5.0μm);WatersX-bridgeC18,(4.6mm×250mm,5.0μm);百万分之一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超声波清洗仪(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材料新绿原酸(批号:MUST-15011413,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含量:93.37%)、绿原酸(批号:110753-201415,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含量:96.2%)、隐绿原酸(批号:MUST-15011413,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含量:99.07%);降脂宁颗粒(生产企业:A公司,批号:a-1,a-2,a-3,a-4,a-5,a-6,a-7,a-8,a-9,a-10)。色谱乙腈(美国TEDIA,LOT17080656)、甲醇(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10014118),超纯水。
  2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0.1%磷酸为流动相B,按下表1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检测波长为326nm;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0。图谱见图1。
  2.2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称取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置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每1mL分别含35μg、45μg、34μg溶液,摇匀,作为混合对照品储备液。精密量上述对照品储备液1mL,置10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混合溶液。
  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混匀,取适量,研细,取约3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100mL,称定重量,超声(功率250w,频率100kHz)处理45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4阴性样品的制备取不含山楂药材的样品,按照降脂宁颗粒配方(删除山楂药材),模拟工艺制备阴性样品,照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方法制得阴性样品溶液。
  2.5方法考察
  2.5.1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2.2”项下对照品溶液,进样量分别为2、3、5、10、15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以峰面积A对质量数μg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得到绿原酸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32060x+69.71,r=0.9996,线性范围0.0090μg~0.0672μg;隐绿原酸线性回归方程为:y=2335x+94.32,r=0.9993,线性范围0.0066μg~0.03867μg;新绿原酸线性回归方程为:y=3455x+45.28,r=0.9991,线性范围0.0077~0.0525μg;结果表明3种成分线性范围内关系良好。
  2.5.2精密度试验精密量取“2.2”项下对照品溶液的制备项下的混合对照品溶液10μL,连续进样6次,记录色谱图,其RSD值分别为新绿原酸1.7%、绿原酸0.6%、隱绿原酸1.5%,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5.3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批号:a-1)的样品,按“2.1”项下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测定6次,记录色谱图,以绿原酸为S峰,其余2个成分的实际保留时间均在以S峰与相对保留时间所计算的时间范围内,故可通过校正因子计算出新绿原酸、隐绿原酸的含量,其RSD值分别为1.6%、1.0%、2.4%,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结果见表2。   2.5.4稳定性试验取同一批(批号:a-1)的样品,按“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48h进样,记录色谱图,测定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的含量,其RSD值分别0.8%、1.9%、1.7%,结果表明48h内供试品溶液是稳定的。
  2.5.5准确度采用加样回收法,取已知含量的样品(批号:a-1平均含量:含新绿原酸0.0182mg/g、绿原酸0.5767mg/g、隐绿原酸0.0224mg/g)6份,每份1.5g,精密加入对照品溶液(含新绿原酸:0.02559mg/mL、绿原酸:0.1743mg/mL、隐绿原酸:0.01988mg/mL)1mL置具塞锥瓶中,挥干,按“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以绿原酸为S峰,其余2个成分的实际保留时间均在以S峰与相对保留时间所计算的时间范围内,故可通过校正因子计算出新绿原酸、隐绿原酸的回收率,结果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1.7%、1.1%、1.0%。表明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结果见表3。
  2.6相对校正因子(fsi)和相对保留时间(t)的确定
  2.6.1校正因子的计算方法多标多测的研究思路起源于内标法、校正因子法、主成分自身对照法以及紫外百分吸收系数法等几个概念。计算公式:fsi=fi/fs=(As/Cs)/(Ai/Ci)=(As·Ci)/(Ai·Cs),式中As为内参物峰面积,Ai为其他组分峰面积,Cs内参物浓度,Ci为其他组分浓度。在方法学建立时,需要准备待测组分及所选内参物的对照品,求出内参物与个待测组分见的校正因子,并把它作为常数用于以后的含量测定计算中。含量测定过程中,只需准备内参物的对照品,因而内参物(s)浓度可按常规方法进行测定,应用校正因子,结合内参物实测值计算待测组分浓度(Ci)。
  2.6.2待测成分fsi和t的计算取“2.2”项下的混合对照品溶液进样,测定峰面积,以绿原酸为参照,以其相应的峰为S1峰,计算各待测成分与绿原酸之间的fsi与t,结果相对保留时间及相对校正因子见下表4。
  2.7fsi耐用性考察
  2.7.1不同色谱柱对fsi和t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别对三种品牌(依利特ODS2、AgilentZORBAXSB、watersX-bridge)的C18色谱柱分别进行测定,考察不同色谱柱对fsi和t的影响,记录色谱图,计算校正因子,RSD应小于5.0%,结果见表5。
  2.7.2不同柱温柱对fsi和t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以柱温20、30、40℃分别进行测定,考察不同柱温对fsi和t的影响,记录色谱图,计算校正因子,RSD应小于5.0%,结果见表6。
  2.7.3不同体积流量对fsi和t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分别考察了流速为0.8、1.0、1.2mL·min-1体积流量对fsi和t的影响,记录色谱图,计算校正因子,RSD应小于5.0%,结果见表7。
  2.7.4不同人员对fsi和t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考察人员对fsi和t的影响,精密吸取三位不同人员所配制的混合对照品溶液(见表8),分别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计算校正因子和相对保留时间,RSD应小于5.0%,结果见表9。
  2.7.5不同仪器对fsi和t的影响精密吸取“2.2”项下混合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采用Ultimate3000,waters2998不同厂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计算校正因子和相对保留时间,RSD应小于5.0%,结果见表10。
  2.8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结果的比较取10批降脂宁颗粒样品按“2.3”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采用一测多评法和外标一点法对其进行定量计算,见表11。结果表明,常规的外标一点法测法实测量本实验所建立的一测多评计算所得量,结果差异不大,证明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所得结果可靠。
  3讨论
  对于供试品制备方法的考察,实验从提取方法(超声和回流)、提取溶剂(20%甲醇,50%甲醇,80%甲醇,甲醇)以及提取时间(15min,30min,45min)对降脂宁颗粒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50%甲醇超声提取45min,3种有效成分的量较高,且色谱峰的分离效果最佳。
  山楂有机酸类成分主要有熊果酸、枸橼酸、绿原酸等,实验设计初期,希望统一色谱条件下测定熊果酸、枸橼酸、绿原酸三个有效成分,熊果酸极性与枸橼酸和绿原酸相差较大,在一个色谱条件下,无法实现三者的共同测定。另据文献报道[16]熊果酸不溶于水,而降脂宁颗粒中山楂工艺为用水煎煮,样品中枸橼酸峰达不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基于此考虑选取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对山楂进行评价。据报道[17],绿原酸在酸性pH条件下十分稳定,在中性和碱性pH条件及加热情况下,绿原酸很容易水解并生成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因此采用一测多评测定三个成分的含量,以总量计评价降脂宁颗粒,更加合理。同时,通过中国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网站查询,中检院暂无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对照品销售,故选择常见的绿原酸作为山楂有机酸检测的内参物,用以测定有机酸类中新绿原酸与隐绿原酸的含量。
  本实验建立的绿原酸与其他2种有效成分的校正因子,并考察了不同规格色谱柱、柱温、体积流量、人员、仪器对校正因子和相对保留时间的影响,結果RSD均<5%,表明各成分的相对保留因子重复性好。实验中还采用外标外与一测多评法测定10批样品指标性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2种方法所测值无明显差异,说明该方法的建立基本达到节省对照品,以多指标控制药品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1.   [2]刘荣华,邵峰,邓雅琼,等.山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8,31(7):1100.
  [3]吴世杰,李秋津,肖学凤,等.山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10,33(8):316-318.
  [4]刘荣华,邵峰,邓雅琼,等.山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8,31(7):1100-1101.
  [5]楼陆军,罗洁霞,高云.山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述[J].中国药业,2014,23(5):92-93.
  [6]詹琤琤,段时振,李杰.中药山楂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概述[J].湖北中医药杂志,2012,34(12):77-79.
  [7]罗文,刘斌,王伟,等.山楂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09,24(1):39-42.
  [8]王俊俊,张俐,郭青.一测多评法测定8个银翘解毒系列制剂中7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J].药学学报,2015,50(4):480-485.
  [9]杨明宇,高婧,杜义龙.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山楂叶中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J].中国药房,2016,27(24):3404-3407.
  [10]王迪,吴亿晗,李维.一测多评法测定葛根芩连丸中7种指标性成分[J].中药材,2017,21(48):4453-4458.
  [11]文乾映,龙芳,杨华,等.中药质量控制中一测多评法的应用进展[J].中国药房,2014,25(23):2186.
  [12]王智民,钱忠直,张启伟,等一测多评法建立的技术指南[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6):1530.
  [13]何兵,杨世艳,张燕一测多评中待测成分校正和定位的新方法研究[J].药学学报,2012,47(12):1653.
  [14]崔璐,包永睿,孟宪生,等.一测多评法测定前列癃闭通片中8种成分[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5):89-95.
  [15]刘慧妍,沈国滨.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野菊花中7种成分[J].中草药,2017,48(10):2012-2013.
  [16]黄秋妹,李宗.HPLC法测定山楂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J].海峡药学,2007,19(3):43-44.
  [17]朱鹏,苗潇磊,陈勇.绿原酸、隐绿原酸和新綠原酸在中性和碱性pH条件下降解动力学[J].药学学报,2016,51(1):122-126.
  (收稿日期:2019-02-01编辑:程鹏飞)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肾结石的用穴规律。方法:制定统一的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和检索策略,在CNKI、VIP、CBM、万方数据库中采用专业检索,利用Excel建立肾结石针灸处方的主穴数据库,在Window操作平台分别采用Weka3.8和UCINET及NetDraw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对穴位进行可视化中心度分析。结果:针灸治疗肾结石RCT文献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穴位为肾俞,频率最高的经脉是足太阳
期刊
【摘要】目的:优化D101及ADS-7大孔树脂的再生工艺,提高树脂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方法:以树脂静态吸附曲札茋苷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考察对D101和ADS-7两种大孔树脂再生工艺条件进行筛选。结果:D101树脂再生工艺:先3%HCl浸泡2h,然后3BV通柱并水洗至中性,继用2%NaOH浸泡2h,同3BV通柱并水洗,最后95%乙醇2BV洗柱,再水洗即可。ADS-7树脂再生工艺:先5
期刊
【摘要】化疗所致周围神经毒性是化疗常见副作用之一,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并结合化疗后出现的感觉异常、麻木、疼痛或运动障碍等症状,吴继萍教授提出其病机为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失常而发本病,总以气虚、血虚为本,寒凝、血瘀等内生之毒为标。据此确立治以温经通络补虚为法,临证遣方用药配伍精当,随症加减,常常佐以化瘀、养血等法应用于临床,多获良效。  【关键词】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温经通络;补虚法  【中图分类号】R
期刊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苗药阿锐布对四氯化碳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小鼠被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阿锐布低、中、高剂量组,2周后处死小鼠,肾石蜡切片,HE染色,检测肾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肾脏指数,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结构变化。结果:一定剂量的阿锐布水提物能提高肾组织匀浆中SOD水平(P<0.01或P<0.05),降低肾组织匀浆中MDA水平(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理脾复方制剂对厌食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为临床推广应用名老中医经验方提供理论基础。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空白A组12只、模型B组60只造模,造模成功后B组分为生理盐水C组、理脾复方制剂低、中、高剂量组(D、E、F组),每组12只,除A、B、C组外,各组给予低、中、高剂量理脾复方制剂灌胃干预治疗,每日1次,连续7天后取材,对大鼠胃排空率、与小肠推进率检测。结果:治疗前A、B组间比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广金钱草和金钱草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芦丁为对照,样品制备后经显色,在波长272nm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值。结果:广金钱草茎、叶和全草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78%、3.84%和2.33%;金钱草茎、叶和全草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24%、3.15%和1.61%。结论:广金钱草和金钱草中,叶的总黄酮含量均最大,茎的含量最小,而广金钱草叶比金钱草叶的总黄酮含量大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柴胡-黄芩药对的不同分离部位对过氧化氢(H2O2)刺激的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柴胡-黄芩药对抗肝纤维化主要药效物质基础。方法:柴胡-黄芩水提液经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依次用水、30%、60%和90%的乙醇梯度洗脱,分别得到水洗脱部位(A)、30%乙醇洗脱部位(B)、60%乙醇洗脱部位(C)及90%乙醇洗脱部位(D)。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H2O2刺激肝星状细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中药热奄包对在腹腔镜下行肝叶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治疗和护理;非择时中药热奄包组非择时予中药热奄包治疗;择时中药热奄包组在子午流注指导下择时辰予中药热奄包治疗。观察三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腹胀发生率,以及护患满意率。结果:非择时中药热奄包组和择时中药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中国药典》收录四逆汤、《伤寒论》记载四逆汤及云南省首届国医名师吴荣祖教授经验方四逆汤对小鼠脓毒症模型的药效学差异及急性毒性。方法:采用小鼠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脓毒症模型,给予3种四逆汤。以动物死亡率、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为指标,比较3种四逆汤药效学差异;小鼠经口给予3种四逆汤水煎液,以小鼠最大给药量测定方法比较3种四逆汤的急性毒性差异。结果:药效学研究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综合疗法,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输卵管复通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受孕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输卵管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