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链接学生的生活体验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是一个开放的大课堂,生活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我们的学生都带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参与课堂的学习,语文教师应珍视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应抓住契机创设情境,链接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使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学生美好情感的内化和升华,最终实现学生的整体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大幅提升。
  [关键词]孔乙己阅读教学生活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28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是多年来一直入选中学教材的经典篇目。由于创作的年代距现在较为久远,学生往往只关注于故事的情节,认为孔乙己的言行举止不合时宜,一笑了之,而对于作品深刻的思想基本上没有什么认识。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把握孔乙己这个经典人物的形象,笔者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下面就以课文第四段中众酒客与孔乙己之间的对话为例,请看实录:
  师:请生1读孔乙己,生2读酒客,生3读旁白。朗读时要注意重音和语气语调。下面大家先分组练习,然后小组展示。
  (大家都跃跃欲试,读完后,师生评价。)
  生4:老师,酒客的表演不太投入,语气平淡,没什么效果。
  师:为什么会语气平淡呢?是因为他没注意“叫道”和“故意的高声嚷道”这些词语,谁再来表演一下?
  (生5读,大家笑。)
  生6:这次比上次好很多了,我们足以看出酒客是故意嘲弄取笑孔乙己的,生怕别人不知道孔乙己偷东西这件事。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说明你已经准确地把握了酒客们心理。我们再重点来分析一下孔乙己当时的心理。孔乙己为什么刚开始时不理会众酒客,后来说人们污蔑栽赃他偷东西,最后又说自己窃书不算偷书呢?
  (生讨论后摇头。)
  师:你们有没有犯错的时候?当你们犯错时,又恰好被老师知道了,你们是什么反应?
  师:小王,你昨天晚上熄灯后又讲话了吧!
  生7:(忽然一愣)我没有,你可别冤枉人啊。
  师:没有?昨天被值班老师当场抓到了吧,还敢抵赖?
  生7:(硬着头皮)老师,我昨晚闹肚子,我是向下铺同学借卫生纸来着……
  师:很好,表演得很投入,请你说说刚才的心理变化。
  生7:我觉得当做错事又被老师抓到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心虚,心想老师是怎么知道这事的。
  生8:(很得意)要是我就选择抵赖,除非老师你亲手抓到。
  (大家笑。)
  生9:抵赖有什么用,值班老师已经向班主任告密了,没办法只好招了吧。但是即便是招,也要找好台阶,不要死得太难看。
  师: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我想这是在座的所有同学犯错时的共同心态,同样孔乙己也是这样。
  (生点头微笑。)
  就这样,学生们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就很容易理解孔乙己当时的心理:在大家揭孔乙己的短处时,他刚开始时很心虚,不理睬众酒客,不想和他们有正面冲突,是希望他们不要再提;后来见实在躲不过,就选择了抵赖;最后人家拿出了证据,有目击证人无从抵赖之时,他才承认了自己是窃书,就跟下层老百姓玩弄文字游戏,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找台阶。讲到这里,学生便很容易理解孔乙己自欺欺人的形象。
  由此我们也进一步得到了启发,在我们平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给学生提供生活体验的学习实践空间,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把阅读过程当成是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千万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给学生创设一个平等、轻松、融洽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要拥有一双慧眼,要善于发现和运用文本中易于与学生生活相沟通的内容,找准契机,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内心原有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走进文本,理解文本,促成学生与作者情感上的强烈共鸣,进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教师应尊重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适时地链接学生的生活体验,唤醒他们内心的纯真情感,以期和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拓宽学生语文实践的空间,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生活和生命的质量。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要]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世界的面貌随之改变。各学科之间的藩篱也在逐渐被拆除,各学科的界限也变得模糊。无论是作为一个生活在知识爆炸时代的青年人,还是站在讲台上在进行授业解惑的新课改中的教师,都要注重一点那就是各学科知识之间的渗透。  [关键词]历史新课改知识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30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世界的面貌随之改变。各学
[摘要]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根本,是教育强有力的翅膀。德育是基础教育,它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实基础。  [关键词]德育学校教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112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
[摘要]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教学实例,从选择欣赏内容、文化熏陶、赏析情感三方面阐述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以期能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用音乐本身的力量,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其情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聆听品味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77  在中学的各门学科
[摘要]在大赛引领的新形势下,中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不断改革推进与创新,突出了“以赛促教、促学、促改”大赛宗旨。结合中职服装技能大赛中竞赛项目大纲、技能要求和自身的体验和实践,就提升我校服装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推进服装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技能大赛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
[摘要]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情绪、意志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是有效解决学生高分低能、叛逆、厌学等问题的关键,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情感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实现。因此从研究已有的情感教育模式入手,分析在教学实践中情感教育的困境并探讨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情感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模式教育困境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
[摘要]高中文言文教学最大的难点和第一道障碍就是语言障碍。教师紧扣课程标准,依据真实学情,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扎实梳理与积累文言知识,从而突破文言文教学的第一道障碍。  [关键词]文言文学情梳理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12  高中文言文教学最大的难点在于语言障碍。相对于白话文,文言文存在着表达习惯、句法和字词特有
[摘要]党和政府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投入大量资金资助贫困生,让他们能接受同样的教育。但近年来,部分受助农村学生“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的行为引发了我们对资助育人工作感恩教育缺失的思考。  [关键词]受助学生感恩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114  农村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中小学校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每年拿出大量的资金解决贫困生
[摘要]以江苏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第三单元课文“Lost Civilizations”为例,分析教师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利用有效问题,在读前、读中、读后的活动中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关键词]有效问题阅读能力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39  《普通高
[摘要]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持久的教育激情、教学活力和工作动力,可以不断延续教师的生命力,这是朱永新老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给我的最大启示。  [关键词]教师生命力读后感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103  同其他劳动者一样,教师通过教育工作取得劳动报酬,从而获得经济来源,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但由于教师的工作对象是
[摘要]目前对中职生的教育存在理论教学和实操能力培养脱节、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采用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于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把自己如何落实“理实一体化”通过真实的案例呈现给大家。  [关键词]中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课“理实一体化”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124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