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不会被颠覆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lif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于防疫需要,人们被迫居家办公。久而久之,有些公司意外地发现,居家办公并没有明显降低效率,有些员工也体会到了居家办公的舒适。
  其实,在新冠疫情发生以前,各种有利于居家办公的因素已悄然涌现。
  新一代移动互联网和5G通信技术赋予了网络终端更强大的功能、更快的网速、更大的存储空间,提升了远程办公的质量与稳定性。大量个体化、专业化职业的出现也淡化了公司组织的意义。视频网站上涌现出来的UP主如雨后春笋,他们利用平台来变现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统办公室人群分类法已经很難把这群人归为其中一类。
  疫情的发生,加快了居家办公的发展趋势。许多人发出疑问:居家办公会逐步代替写字楼办公吗?
  激进的互联网创业者可能会说这是大势所趋——“请给我一个写字楼办公无法被替代的最坚实理由”。对此,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撰文指出,在可见的未来,居家或者线上办公无法取代线下的讨论,因为,工作中创意的激发,始终需要人与人之间真实的交流和碰撞。
  写字楼远不止是伏案办公和部门开会的空间,还是信息的枢纽,很可能某一次与另一个部门员工之间不经意的闲谈,会带来新的灵感,打开工作思路。
  而居家办公也有天然的局限性。美国某家具巨头中国区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导致员工的决策速度下降19.7%,参与度下降15.8%;对于未来办公形式,59%的中国员工期待每周仅有1天或者更少的时间居家办公,27%的人则期待2-3天,仅有14%的人期待长期居家办公。
  居家办公虽然不能完全替代写字楼办公,但写字楼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必须更好地满足职场人士的需求,特别是那些在居家办公期间慢慢“悟”出来的需求。
  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城市写字楼已在慢慢发生改变。
  众所周知,华尔街投行是高效工作、高薪回报的代名词,忙碌、紧张是职员们在办公室的常态。但疫情期间,他们也在家中度过一段特殊的居家办公生活。疫情过后,员工们对回到办公桌比较抵触,于是,以高盛为代表的公司不得不作出一些积极的改变。
  以前,基层员工中午只能边工作,边往嘴里塞一个汉堡了事;现在,公司给他们单独开辟了一块就餐区域,除汉堡薯条之外,还提供相对丰富和精致的免费中式快餐。以前只有公司核心高管才能坐专属电梯到顶楼会客大厅碰面,现在普通员工也被允许饭后到顶楼极目远眺,放松心情。
  这是疫情下公司为“讨好”员工而作出的选择,却又暗合写字楼办公环境发展的一个长期趋势:增强办公人员的归属感、舒适感。
  免费咖啡、员工专属小冰箱、独立衣柜、睡眠区……未来,也许更多写字楼会实现家的部分功能。
  疫情之后,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的融合,将成为一种特别显眼的“可能性”,在人们试着从住房中裁出一小块不受打扰的独立办公区的同时,写字楼也将变得更像家,这将彻底改变楼宇经济现有发展格局。
其他文献
等待了一千年  传说中的超级月亮  翘首以待中爬上天空  动作行云流水,光彩照人  月宫的桂花树暗香浮动  今夜,沐浴如水的清辉  谁的歌声缠绵幽怨  在月光下一马平川  势不可挡  月下研磨一杯咖啡  微微泛起略帶苦涩的香气  与明月遥相呼应  独享一片澄澈  月光侵蚀下的心事  完全被层层剥解,赤裸  这如水般的温柔  万般沉重  需要用天河的泪水  在深秋,抑或寒冬  一遍遍漂洗记忆  明月
期刊
夕阳  如喝醉了酒的海鸥  跌跌撞撞  飘落我的江畔  江流宛轉  一片甘蔗林  挽不住风的翅膀  一根青竹篙  提起往事  泪水涟涟  村庄躺在炊烟里  星子明灭 一千个故事  这个傍晚 没有什么能阻止  我从寂静中醒来
期刊
轻盈流畅,蒜溪水浸绿  清风里,淡淡的山悠远、绵延  陌上游人如织,不绝如缕  小桥、流水、人家,百间古厝拙朴  柳絲呢喃,轻拂穿行者的笑颜  桃花已盛开,溪水和着踏春歌谣  走秀的美人嫣笑疏影依依  明眸善睐,盈盈款款而来  擎一柄紫的、粉的、蓝的油纸伞  拾一路日色、花影  踏出一个春梦  颠进春闺们热情的怀抱  一切便在这屠苏飘香的仙境中  抹不去的乡愁,醉了  如果,需要摆渡灵魂  行进中
期刊
诉衷情·忆学友   窗前月淡烛光明。夜夜伴书声。  红楼处玉兰影,缕缕暗香萦。   春夏去,雁鸿鸣。寄离情。几回  寒暑,地北天南,思绪难倾。  诉衷情·母校七十华诞   四十三载水长流。携手校园游。  芳华逝鬓丝染,唯有初心留。   金盏满,忆同舟。醉琼楼。劲歌  狂舞,情也难休,意也难收。  西江月·忆同窗   昔日同窗几载,今生一世情缘。   相知相遇意相连,正是华年浪漫。   欲挂云帆直上
期刊
爱尔兰诗人叶芝在中国颇受欢迎,不是没有理由的。爱尔兰和中国虽然远隔万里,但两个国家的人却有一个有趣的相似之处——亲近自然。中国人自古秉信万物有灵、天人合一。《诗经》中的赋比兴,比和兴,大多是从自然中获取灵感。《楚辞》中的兰泽香草,也都染上了人的品格和风神。刘勰《文心雕龙》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爱尔兰人则相信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是可爱的精灵,夜深人静的时候,它们就会出来跳舞唱歌。叶
期刊
树木呈现秋色之美  林间小路变得干燥  在十一月的薄暮下  湖面如镜,映照静穆的天空  秋水盈盈,石頭参差错落  五十九只天鹅优游其间  自从我第一次细数那些天鹅  到如今已然过去十九个年头  那时我还没来得及遍数  就看见它们骤然起飞  哗然振翅翱翔,形成大而破碎的圆圈  我曾凝视那些耀眼的生灵  而此刻,我陷入悲伤  一切都已改变,自从在那薄暮中  我伫立水边,第一次听到  它们在我头顶振翅飞
期刊
在深圳,油漆厂、铝厂的旧厂房华丽转身,成为新兴产业集聚空间;在苏州,古典园林搭起浸入式昆曲戏台,两大文化遗产珠联璧合;在长沙,各区抓紧实施建设街角花园,为居民打造身边微景观……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百姓生活水平提升,不少城市空间面貌一新,焕发出生机活力。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为城市建设绿色低碳转型指明了方向,为城市从
期刊
深圳滨河京基大厦  2021年迈入第四季度,写字楼市场终于有了起色。  综合多方数据来看,我国写字楼市场需求于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恢复,一线城市和重点二线城市写字楼空置率逐步降低、租金企稳,净吸纳量也有所提升,反映出中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在总体“稳”的基础上继续向着高质量“进”。  写字楼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建筑概念——经济学家将其视为城市经济的晴雨表,人类学家将其视为现代商业文明的具象,作家和
期刊
上海陆家嘴  早上9点,一批又一批的上班族不断从北京国贸地铁口涌出,面色匆忙地疾步行走。他们的目的地是国贸商圈的写字楼。  每一个工作日,城市白领的足迹都在住处和写字楼之间往复。  作为承载、传递和催化经济增长的平台,我国写字楼市场的故事与改革开放同轨,也遵循着社会经济转型的规律。  大浪涌动,将一幢幢气派的写字楼托了起来。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牵引着写字楼的进化史,楼宇经济成为一种新型城市经济形态。
期刊
2020年2月10日,深圳第一高楼、位于福田CBD的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工作人员使用测温红外热像仪对进入写字楼的人员进行体温监测(梁旭/ 摄)  “上班迈入方形大楼,踏入方形电梯,走入方形办公室,坐在方形格子间里面,面对着一台方形电脑。”2011年拍摄的电视剧《北京青年》如此描述在写字楼里上班的生活。  10年過去,更多的写字楼出现在了城市当中。根据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新商办”行业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