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自主课堂,发展学生个性品质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lang7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指的是教师从教学的主体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使学生从学习的听从者转化为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理论层面的研究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利用各种教学策略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展开自主学习。
  一、主题探究,学会与人合作
  主题探究学习能促使学生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不同主题的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讨论,学会如何和他人进行交流合作,进而提高探究的效果。
  《雨巷》学习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运用意象展现出特殊的朦胧美,并尝试探索这些意象所隐藏的特定内涵。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提高探究能力,可以组织其展开主题探究。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和同伴形成小组,搜索其他同类型的诗歌,并尝试将诗歌中的意象拿出来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诗歌意象的特点。在此活动中,学生要学会和其他同学进行合作,要一起拟定拓展阅读的诗歌篇目,还要一起搜索有关的资料,从中找到有助于探究的信息后,还要积极和同伴进行分享。如有学生发现不少诗歌中的意象都具有象征意义,如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追求而不可得的人生理想。还有学生认为探究诗歌的意象要适当地了解一下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讨论后觉得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这样能让探究更加深入。最后学生总结认为作者生活在黑暗的社会中,对人生有追求但是不可得,因此才会在诗歌中运用“丁香”这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意象。
  探究性学习在内容上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主动和同伴讨论感兴趣的方面,并围绕其进行主题探究。同时,探究性学习也是自主性的学习,学生必须通过自主实践才能完成探究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都能有所提高。
  二、课外拓展,培养迁移能力
  自主学习不只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堂外进行,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练习中通过各种方式巩固学到的知识,这样便促使学生完成了能力迁移。
  在学生学习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后,为了促使学生进行能力迁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在活动中安排学生搜索和“赤壁”有关的其他作品,如《赤壁赋》等,然后将两者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尝试用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方法分析其他的文章。如有学生从景物描写、展现的历史人物等各种不同的角度展开了对比探究。虽然两者都写了赤壁的景色,但是写作方法却截然不同。《念奴娇·赤壁怀古》上半部分集中写景物,目的是衬托下半部分的人物形象,因此写得较为豪放雄丽。但是《赤壁赋》写的是夜游的场景,主要展现的是闲适的心情,因此在写景方面也体现出这样的特点。此外,还有学生提出在用典方面,《念奴娇·赤壁怀古》选择的是周瑜,写的是其雄图霸业,但是《赤壁赋》写的却是曹操,是被周瑜打败的人,衬托了内心的感慨,即使曹操这样的一代霸主也会遭遇赤壁之战的惨败,那么其他人更难以逃脱自己的命运。在对比分析中,学生得到了能力迁移,学会了如
  何自主进行拓展阅读。
  课外拓展活动能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地获得知识。教師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重点知识进行课外拓展训练,并鼓励学生逐步学会自主进行拓展学习,久而久之,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组织实践,激活应用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社会和自我,进而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最终走向自立。
  在学习了《雷雨》一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实践活动,尝试将此剧本排练成话剧。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自主进行表演,要在表演中展现出自己对于人物的个性化思考。如有的学生在展现周朴园的形象时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冷酷之情,但是有的学生则在周朴园和鲁侍萍见面时让周朴园体现出了片刻的温柔。在表演过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一点进行了讨论,探讨哪一个小组的表演更符合人物的性格。学生在分析剧本后认为,周朴园其实对鲁侍萍有一定的情感,但是其身份决定了其必须要冷漠,因此展现片刻的温柔其实还比较符合剧本的原意。在这一次的自主表演中,教师给了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搜索更多信息,了解曹禺作品的特点,还可以在欣赏《雷雨》影视剧作品的过程中找到灵感。在自主活动中,学生都在表演中加入了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学者胡燕在研究中指出,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光靠课堂学习和书本知识远远不够,教师要组织学生围绕社会时事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在团队分工合作中增长才干。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构筑自主学习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积极展开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连通课堂内外,在拓展和实践中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这样的学习才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个性,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226300)
其他文献
在我国高中教育中,应试教育现象十分明显,所有知识的传授基本上都是依靠教师进行灌输式教学。高中语文教学受这种模式的影响尤其严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学方式较为单一,造成整个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沉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十分低下。语文学科是高中教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要有效化解语文教学知识难度大、课堂教学枯燥等问题。而合作学
期刊
语文的核心素养具体表现为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知识积累能力等,这些都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语文这门课的重要性在于她能够不断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思维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高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很重要的作用,现在很多学校都在运用核心素养指导教学,语文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那么,教师在实践中要如何操作呢?  一、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要想促进高中语文核心发展策
语文教学这门学问应该说早经很多能人贤士反复研究过,而且有不少成功的实践经验供我们借鉴和效仿。我这里谈的只是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一点感悟。我认为语文教学应注重实效,应着眼于学生的隐形成长。具体地说,就是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三个热爱”——教师要让自己成为学生热爱的老师;要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热爱的实践性舞台;要让祖国的语言文字成为学生热爱的表情达意工具。  一、让学生热爱老师  语文是一门难教的学
学校开展“学案教学”已经有些年头了,这几年以来从初闻其名迷茫到了然再到应用,着实让我们在一线的教师体会到了课堂的改革。一提到高中数学,学生往往都会皱起眉头,因为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