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利用莱阳市新旧址2016年观测资料,采用差值分析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址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月平均最低气温基本上比旧址低;新址月平均气压、月平均最高、月平均最低气压均比旧址高;新址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基本比旧址偏大。
关键词 气象站;观测数据;新旧址;差异;莱阳市
中图分类号:P4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2.058
莱阳市气象站现属国家一般气象站,随着城市化建设,旧址观测场东、北两侧开发建设嶺秀城住宅小区,且多是高层建筑,住宅小区如果全部建成,将严重影响探测环境。为确保观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观测场被迫迁移。为了解站址迁移前后观测资料序列差异,正确使用迁站前后观测资料提供依据,现结合新旧站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 新旧观测站环境对比
旧站位于莱阳市龙门东路043号郊外,距城区约1.5 km,方位东;距离观测场E方向围栏188 m、169 m、154 m的NE、ENE、E方向上山东盛隆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嶺秀城的三幢楼盘,目前建设拔海高度高出观测场17.5 m、10.5 m、10.5 m;南距龙门东路约80 m;西26 m为成片平房,低于观测场;北距气象站站办公楼约70 m,视宽角13°,仰角7°。经度120°44′03″E、纬度36°58′09″N,观测场拔海高度54.4 m。
新址位于市区偏东方向约3.0 km处,观测场位于公园内,周围为公共绿地,无高大建筑物,距离现址约1.2 km。距离周边公路均在500 m以外。观测场西北方建有高层办公楼,距离观测场距离8倍以外,符合气探测环境保护的要求[1-2]。经度120°43′12″E、纬度36°58′18″N,观测场拔海高度50.5 m。
2 观测数据差异
2.1 气温
新旧址气温差异见表1。由表1可知,第一,新址月平均气温比旧址偏低,差值范围在0.0~0.4 ℃,差值不明显。第二,月极端最高气温,新址36.0 ℃、旧址36.4 ℃,
均出现在7月;差别最大的9月、6月,新址比旧址低
0.8 ℃、0.7 ℃,其余月份差别不大;大于35.0 ℃的高温天气均出现3 d;极端最低气温,新址-15.6 ℃、旧址
-15.2 ℃,新址比旧址低0.1~1.8 ℃。第三,月平均最高气温只有5月新址比旧址高0.1 ℃,6月份持平,其余月份新址均比旧址低,差值在0.1~3.8 ℃,差值最大的是1月,其余月份不明显,在0.1~0.5 ℃;月平均最低气温新站比旧站低,差值在0.1~0.9 ℃,其中5月差值最大为0.9 ℃,其次2月、3月差值均为0.8 ℃,6月差值最小为0.1 ℃。
新址的拔海高度比旧站仅低3.9 m,由拔海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引起气温降低贡献不大,其差别主要由地形、周围环境等引起。
2.2 气压、相对湿度、降水量
新旧址气压、相对湿度、降水量差异见表2。
第一,气压。新址月平均气压、月平均最高气压、月平均最低气压均比旧站高,差值均在1.4~1.7 hPa,且变化趋势较一致。气压差异由拔海不同造成,新旧站址拔海高度相差不大,因此气压差异就小。
第二,相对湿度。新址只有1月比旧址小,3月、4月、6月、7月相同,其余月份均比旧址大;差值在-1%~2%。这与新址周围为公共绿地,植被覆盖率高,使得空气中相对湿度增大有关。
第三,降水量。新、旧站址各月降水量差值范围-3.2~5.2 mm,没有规律性,1月、3月、6月、8月、10月、11月新址多,2月、4月、5月、7月、9月旧址多;最大月降水量均出现在7月,最小月降水量均出现在1月,且新址均比旧址偏少0.1 mm;新旧站址各月一日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日期均相同。两站址降水差异可能与两地所处方位、周围环境不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特别夏季局地降水较多所致。
2.3 风
新、旧址风速差异见表3。由表3可知,新、旧址平均风速9月相同,其余月新址均比旧址大,差值在0~0.3 m/s;
最大风速新址5月、6月、7月、9月新址大,差值0.2~
0.3 m/s,差异不大,10月相同,其余月份旧址大,差值0.2~2.4 m/s,差值较大;极大风速新址4月、6—9月、12月新址大,差值0.1~1.6 m/s,其余月份旧址大,差值0.1~4.6 m/s,差值较大。最大和极大风速差值主要与天气系统有关。
3 结论
第一,新址月平均气温比旧址低,低0.0~0.4 ℃;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基本上比旧址低,差值分别为0~0.5 ℃、0.1~0.9 ℃;月平均最高气温只有
5月新址比旧址高0.1℃,6月持平,其余月份新址均比旧址低,差值在0.1~3.8 ℃;极端最低气温,新址均比旧址低0.1~1.8 ℃。
第二,新址月平均气压、月平均最高气压、月平均最低气压均比旧站高,差值均在1.4~1.7 hPa,且变化趋势较一致。
第三,新址相对湿度基本比旧址大或持平,只有1月较旧址小,差值为-1%~2%。
第四,新、旧址平均风速9月相同,其余月新址均比旧址大,差值在0~0.3 m/s。
第五,新、旧址各月降水量差值没有规律性,两站址降水差异可能与两地所处方位、周围环境不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特别夏季局地降水较多所致。
新旧址所处同一气候区,总体气象要素差别不大,期间差异主要由两地周围环境、地形、天氣系统等所致。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吴华斌,张德苏,陈若荐.阳江新旧站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J].广东气象,2008,30(S2):1-2.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 气象站;观测数据;新旧址;差异;莱阳市
中图分类号:P4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32.058
莱阳市气象站现属国家一般气象站,随着城市化建设,旧址观测场东、北两侧开发建设嶺秀城住宅小区,且多是高层建筑,住宅小区如果全部建成,将严重影响探测环境。为确保观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观测场被迫迁移。为了解站址迁移前后观测资料序列差异,正确使用迁站前后观测资料提供依据,现结合新旧站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 新旧观测站环境对比
旧站位于莱阳市龙门东路043号郊外,距城区约1.5 km,方位东;距离观测场E方向围栏188 m、169 m、154 m的NE、ENE、E方向上山东盛隆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嶺秀城的三幢楼盘,目前建设拔海高度高出观测场17.5 m、10.5 m、10.5 m;南距龙门东路约80 m;西26 m为成片平房,低于观测场;北距气象站站办公楼约70 m,视宽角13°,仰角7°。经度120°44′03″E、纬度36°58′09″N,观测场拔海高度54.4 m。
新址位于市区偏东方向约3.0 km处,观测场位于公园内,周围为公共绿地,无高大建筑物,距离现址约1.2 km。距离周边公路均在500 m以外。观测场西北方建有高层办公楼,距离观测场距离8倍以外,符合气探测环境保护的要求[1-2]。经度120°43′12″E、纬度36°58′18″N,观测场拔海高度50.5 m。
2 观测数据差异
2.1 气温
新旧址气温差异见表1。由表1可知,第一,新址月平均气温比旧址偏低,差值范围在0.0~0.4 ℃,差值不明显。第二,月极端最高气温,新址36.0 ℃、旧址36.4 ℃,
均出现在7月;差别最大的9月、6月,新址比旧址低
0.8 ℃、0.7 ℃,其余月份差别不大;大于35.0 ℃的高温天气均出现3 d;极端最低气温,新址-15.6 ℃、旧址
-15.2 ℃,新址比旧址低0.1~1.8 ℃。第三,月平均最高气温只有5月新址比旧址高0.1 ℃,6月份持平,其余月份新址均比旧址低,差值在0.1~3.8 ℃,差值最大的是1月,其余月份不明显,在0.1~0.5 ℃;月平均最低气温新站比旧站低,差值在0.1~0.9 ℃,其中5月差值最大为0.9 ℃,其次2月、3月差值均为0.8 ℃,6月差值最小为0.1 ℃。
新址的拔海高度比旧站仅低3.9 m,由拔海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引起气温降低贡献不大,其差别主要由地形、周围环境等引起。
2.2 气压、相对湿度、降水量
新旧址气压、相对湿度、降水量差异见表2。
第一,气压。新址月平均气压、月平均最高气压、月平均最低气压均比旧站高,差值均在1.4~1.7 hPa,且变化趋势较一致。气压差异由拔海不同造成,新旧站址拔海高度相差不大,因此气压差异就小。
第二,相对湿度。新址只有1月比旧址小,3月、4月、6月、7月相同,其余月份均比旧址大;差值在-1%~2%。这与新址周围为公共绿地,植被覆盖率高,使得空气中相对湿度增大有关。
第三,降水量。新、旧站址各月降水量差值范围-3.2~5.2 mm,没有规律性,1月、3月、6月、8月、10月、11月新址多,2月、4月、5月、7月、9月旧址多;最大月降水量均出现在7月,最小月降水量均出现在1月,且新址均比旧址偏少0.1 mm;新旧站址各月一日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日期均相同。两站址降水差异可能与两地所处方位、周围环境不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特别夏季局地降水较多所致。
2.3 风
新、旧址风速差异见表3。由表3可知,新、旧址平均风速9月相同,其余月新址均比旧址大,差值在0~0.3 m/s;
最大风速新址5月、6月、7月、9月新址大,差值0.2~
0.3 m/s,差异不大,10月相同,其余月份旧址大,差值0.2~2.4 m/s,差值较大;极大风速新址4月、6—9月、12月新址大,差值0.1~1.6 m/s,其余月份旧址大,差值0.1~4.6 m/s,差值较大。最大和极大风速差值主要与天气系统有关。
3 结论
第一,新址月平均气温比旧址低,低0.0~0.4 ℃;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基本上比旧址低,差值分别为0~0.5 ℃、0.1~0.9 ℃;月平均最高气温只有
5月新址比旧址高0.1℃,6月持平,其余月份新址均比旧址低,差值在0.1~3.8 ℃;极端最低气温,新址均比旧址低0.1~1.8 ℃。
第二,新址月平均气压、月平均最高气压、月平均最低气压均比旧站高,差值均在1.4~1.7 hPa,且变化趋势较一致。
第三,新址相对湿度基本比旧址大或持平,只有1月较旧址小,差值为-1%~2%。
第四,新、旧址平均风速9月相同,其余月新址均比旧址大,差值在0~0.3 m/s。
第五,新、旧址各月降水量差值没有规律性,两站址降水差异可能与两地所处方位、周围环境不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特别夏季局地降水较多所致。
新旧址所处同一气候区,总体气象要素差别不大,期间差异主要由两地周围环境、地形、天氣系统等所致。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吴华斌,张德苏,陈若荐.阳江新旧站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J].广东气象,2008,30(S2):1-2.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