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数学教学 促进学生发展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chen12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要面向未来,要培养适应未来变革的务实型人才;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是培养具有创造人才的主渠道.传统教育以“应试”为目标,“管束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始终把学生作为教师教育的对象.老师占有课堂,充当导演,将课本知识硬塞给学生,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消极被动接受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没有生命力,也不可能转化为人的智慧.改革现有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开放式”教学研究成为迫切需要.
  【关键词】教学;改革;开放;发展
  一、更新教学观念,营造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圍
  有位哲学家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倡导教学民主,让学生有充分的发言权,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平等相待,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民主,达到较为开放的教学氛围.
  二、提供探究的问题空间
  问题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学情境应紧密联系问题,以疑激思,以疑激趣.教师可以利用儿童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的特点,把握学生知识和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情境,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平衡”、“不协调”,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
  三、设计开放的课堂练习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在练习的设计上体现差异性,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锻炼的机会,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攀越知识的阶梯.
  1.实行弹性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实现“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大数学观.
  2.提供一些开放性的材料,设计一些条件不唯一、问题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解法不唯一的习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种开放性的学习中,学生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不断有闪光的思维火花迸发,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所以,开放式教学不只限于教室,要把周围社会这个广阔的生活天地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如在教学“比和比例”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旗杆的高度.旗杆那么高,又滑溜溜的,爬又爬不上去,如何测量呢?真把同学们难住了.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我适时取来一根竹竿,笔直地竖在操场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地面上出现了竹竿影子.先让学生测量出竹竿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再启发学生思考、探讨计算旗杆的高度,并得出方法.这样,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五、构建开放的评价机制
  开放式的课堂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了评价的主体.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1.学生自评.学生在评价自己对某部分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时,比别人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学懂了没有,还有什么不明白之处,对自己的思考过程中出现的曲折、成功,以及情绪上的变化,都较他人的评价更符合实际,更具客观性.正视学生自己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会更好地体现评价促进数学学习的目的,从而上升为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
  2.学生互评.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汇报、答问.可以让其他同学来评判、质疑;对有异议的问题,更多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讨论甚至争论求得辨析,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能公正、诚实地评价同学,充分体现合作精神.
  3.教师评价.教师应着眼于全局性、客观性的评价,有针对性地解释与说明学生数学学习中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源.要找出学生的闪光点,以激励为主.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尤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的创造火花要及时鼓励,对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学生都要给予充分肯定,从而做到知、情、意、行综合评价.在评价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原有水平,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总之,数学本身是开放的,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通过构建开放的教学空间,更好地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切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尊重学生的多元性和个性差异,尊重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理想的发展,不断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方元山.课堂教学改革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要】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小学教学越来越被教育部门所重视,计算教学是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教学内容,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 本文主要从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实施方法及重要性这两方面,来讨论计算教学在教学课堂上的实施运用策略,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实施有效方法  我国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
  本文针对层状围岩条件下隧道爆破拱部很难成型、超欠挖较大这一难题,以朔黄铁路长梁山隧道为依托,通过爆破数值模拟,结合爆破作用的理论分析,经过现场试验,提出了在层状
【摘要】 新课程标准已推行多年,数学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落实新课改呢?本文从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施现状入手,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提出了初中数学新课改的落实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初中数学;新课改;新课标     引 言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着种种弊端,导致了数学教学的低效,使许多教师不得不为之探索.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程改革的呼声
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存在保障资金筹措渠道单一、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保障对象确定困难、工作规范化程度不高以及缺少相关立法工作等问题。完善欠发达地区农村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深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需应对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所带来的挑战,开拓新思路,寻找新办法,以便使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
独立专业评价制度作为以单个专业为评价对象的教学评价模式,重点考查人才培养的系统化过程及其育人功能,是准确把握专业教学水平的最有效方式.在高职教育教学评价中实施独立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解决我国电力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促进电力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推进电力行业改革、走电力节约型发展之
中非关系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作为一种新型国际关系,中非关系具有平等性、双赢性及互利性,这是由中非政治经济关系所影响决定的。当前,部分西方国家质疑中国和
【摘要】 批判性思维是推动未来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 创新能力是基于批判性思维能力上的,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广泛的意义. 针对现今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如何培养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教学  我国基础课程改革强调在教学理念、教学观念上进行创新.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