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课中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探索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che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职专业课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教师难讲,学生难懂,学习效果不好,而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开发过程及应注意问题三方面作了阐述,希望能够对高职专业课中应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的同行给予帮助。
  [关键词] 高职专业课 工作过程 案例教学法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关键是课程的建设和课程改革,尤其是专业课的建设和改革。专业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笔者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将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专业课教学中,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教师对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逐步引导学生对这一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是运用生产实际中的典型案例,设置教学情境,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到该教学情境中,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和深入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完成教学内容,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工程问题的能力。后者要求要基于实际工作过程设置教学情境,教学目标是要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的主动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着眼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获得那些固定的理论和原理。案例采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真实案例,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及操作,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可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的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师仅仅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学目的、教学方案设计均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可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法,其教学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教学案例的开发过程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是开发出满足教学要求的典型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开发一般需经历四个阶段:一是案例策划阶段。即深入钻研教材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根据课程教学目标选取典型工作案例,确定教学思路,教学工具,设计教学方案。二是案例开展阶段。发挥任课教师的指导作用,灵活运用事先设计的教学方案,放手发动学生,引导全班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充分依靠学生来完成学习任务。三是案例总结阶段。主要是评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提炼教学经验与教训。四是案例的撰写、制作阶段。撰写案例应在占有大量材料和形成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经过起草、反复修改和定稿,案例便以作品即科研成果的形式正式诞生了。
  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的应用性、实用性。案例就是对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在这个情景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教学案例应来源于生产实践、贴近于生产实践,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案例的典型性、普遍性。学生将来可能遇到的工作任务很多,在学校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不可能把学生将来可能遇到的工作任务都作为案例进行一一讲解,因此,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选择那些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案例。另一方面,案例还应具有普遍性,不能局限于某一特殊工作场景,即应使学生具有适应大多数企业工作岗位要求的能力。
  3.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变。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的互动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要转变权威角色观念,以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做到“教学相长”。在实行案例教学法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常常会担心因学生素质不高可能导致教学中师生无法配合,教学活动难以顺利进行。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即在课程的开始阶段适当地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训练他们如何分析问题。经过反复训练,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
  4.教师要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水平要求较高,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较强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只有特别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好案例教学课。教学中若没有高水平的教师指导,学生的独立研究就容易盲目,很可能费时过多难以在规划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因而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水平及责任心要求相当高。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能经常深入企业一线,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保持案例的适用性、先进性和新颖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在高职专业课教学中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从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的含义、特点、开发过程及注意问题几方面作了深入细致的阐述,希望能进一步正确引导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专业课教学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华雪倩,王维平等.管理类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3).
  [2]张琴.试论案例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现代企业教育,2008,12.
  [3]孙琼.浅谈中职会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0.
  作者单位: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其他文献
[摘 要] 虽然在我国高校中早已普遍开设,但在商学院运筹学课程教学中,如何看待其与管理科学的关系,如何凸显其应用性强的特质并予以适当定位,如何在不同经管类专业中强调不同的教学重点并实施分级教学,现有文献并不多见。本文依据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探讨商学院运筹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关键词] 运筹学 管理科学 商学院 分级教学   本文得到上海市教委2009年《运筹学》重
[摘 要] 高职院校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多渠道引进人才,改善师资队伍结构,鼓励教师间相互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形成双师型为主体,具有“四高”特点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师资队伍 结构 对策  师资队伍的结构和素质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决定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高职院校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和资队伍素质。  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结构和问题  1.
10月23日,陕西省教育系统2012年职称评审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我省教育系统职称评审工作将于11月12日正式开始,《陕西教育(高教)》在评职过程中依旧被纳入核心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是许多民办院校办学的起点,目前依然是其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准和监督指导。笔者通过本文概述了几年来西安外事学院外国语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Project—based Learning在英国文学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应用及其影响,主张采用老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完成“project”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
近年来在医院各种严重感染中,葡萄球菌的感染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我们从医院感染各种标本中分离出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进行了凝固酶分型、产β-内酰胺酶及耐药性分析.
本文依据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及其相关研究,分析了影响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培养与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建议和方法,以期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提高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