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内容体系的建构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o_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三年的初中写作实践,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显著的提升,但是如何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和提高呢?就此问题本人展开一下讨论。
  一、培养主题意识,让主题对于全篇的重要性深入人心。
  主题(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是统帅文章的纲。清人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没有主题的文章就没有灵魂没有生命。可见主题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
  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经常在主题方面出现问题。有的同学一篇文章洋洋洒洒下来,不知道在说什么,即无主题;有的同学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主题不符合生活规律,片面、消极,即主题不正确;有的同学文章主题不够明朗,含糊其辞,即主题不鲜明;有的同学文章主题有多个主题,即主题不集中;有的同学文章主题平庸,即主题不够新颖;有的同学文章主题不能透过事物现象看本质,即主题不够深刻。
  高考作文的主题一般要应做到正确、鲜明、集中、新颖、深刻。文章的主题是制约高考作文等级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在作文教学中注重主题的专题练习,分别从主题的正确、鲜明、集中、新颖、深刻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写作教学,培养学生写作的主题意识,让主题对于整篇文章的重要性深入人心,让文章主题释放出理性的光芒。
  二、注重系统的思维训练,勇于创新。
  思维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是理性认识的过程。写作是一项思维性很强的活动。从材料搜集、主题提炼、内容和结构安排、到语言运用都离不开思维。作文训练的价值之一在于它的思维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准确性和深刻性也是成就一篇高考优秀作文的三个基本思维要素。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写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是来自于思维方面的,主要表现为思维空白、思维单一、思维混乱和条理不清。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写作教学中没有注重系统的思维训练。从而使写作这一思维性很强的科学,脱离了思维的规律。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尤其是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在掌握发散性思维过程中,发掘潜能,从而提高写作水平显得特别重要。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发散思维、聚合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的训练。
  三、强化材料意识,写丰满厚重的文章。
  如果说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篇章结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文章是否丰满,厚重完全取决于材料的选择与运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发展等级部分对材料的运用也有明确要求,即材料要“合理”、“丰富”、“新鲜”。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高度重视材料的积累,重视材料在写作实践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材料意识。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日常学习生活中有许多好的写作素材。料积累内容涉及的方面很广,如社会热点、名人轶事、经史子集、名言警句等等,涵盖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学生积累了材料,不等于就掌握了材料,会运用材料,如果要在写作中灵活、恰当地运用材料,还应该还对所积累的材料有个内化的过程。因此,要引导学生在积累的同时内化,在写作实践中内化,把积累的材料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合理地运用丰富、新鲜材料,写出丰满厚重的文章,这是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通过点滴积累和有效思考而逐渐锻炼而形成的一种能力。
  四、注重文体意识,强化篇章结构。
  高考作文中,常常会出现文体不明的现象。为此,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注重文体意识,避免写成一篇四不像的文章。高中阶段,我们写作教学的侧重点主要应是记叙文和议论文。写记叙文重在训练情感的抒发过程,重在寓情于事,寓情于景的描写中。写议论文重在训练观点的论证过程,有真情实感,有理有据,重在对事物层层剖析以证明观点。
  文章结构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考察内容之一,结构是否严谨,条理是否清晰关系着文章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习有关文章结构的知识,懂得各种文体安排结构的一般规律。如:记叙类文章。常以事件发生的开端、经过、结果为经线来安排结构,当然其中可以采用倒叙、插叙等方法;记游的文章常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结构。此外,要注意安排好文章的线索。议论类文章。如果说,议论文的主题是它的灵魂,解决言之有理的问题,材料是它的血肉,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那么结构就是它的框架,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合理安排议论文的结构是写好议论文的关键之一。在指导学生学习议论文的结构时,要考虑到论点的阐述和论据的安排,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论据和论据之间的关系,然后才能形成合乎逻辑的写作思路,产生合理的议论文结构。
  五、强化作文语言表达。
  高考作文对语言表达有明确要求。首先,语言要通顺,就是要求语言运用规范、准确、连贯、得体。这是对作文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其次,语言要有文采。这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提出的高一层次的语言标准。或是词语生动,或是句式灵活,或是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或是文句有意蕴,这些都是有文采的表现。
  当前学生作文语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描写语言的平淡;说理语言的空洞;记叙语言的苍白。要解决这些问题,仿写是较为理想的办法,当然这也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和规律。提升语言层次的方法很多,如:运用积极修辞。在文章中,适当运用比喻、对比、类比等修辞;在记叙文中,注重细节描写;注重炼字效果;学会引用;句式的灵活多变等。通过阶段专题训练,使学生作文语言表达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这样便基本达到了强化作文语言表达的目的。
  六、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是高考写作量化达标体系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是一个复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总结提高的过程。这一阶段通常可分为总结回顾、修改成文、模拟考试等几个阶段:首先可以系统的回顾以前所讲的知识,并要求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知识,并把它们融入自己的作文;其次,要求学生充分考虑前阶段所学的写作知识,经过反复修改,写成一篇有较高质量的作文;接下来,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在给出写作时间逐步缩短的情况下,完成一篇有高质量的作文。高考写作教学内容体系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写作教学方法。它紧扣《语文课程标准》,并结合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包含了高中写作教学具体内容,分阶段地明确了高中生写作应达到的目标,使写作教学有章可循。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介绍设置悬念、创设情境等教学方法,探索出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阅读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然而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依然存在低效、无效的问题,重地阻碍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只能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出
云南省商务厅近日发布消息说,截至2011年末,全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已累计建设改造农家店22210个,乡镇覆盖率达100%,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0%,超出全国平均水平lO个百分点以上。以连锁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但如何“读”效果才好,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更新教学思想。  这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必须端正教学思想,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唯考是从的非正常局面。其次,必须目中有人,阅读教学必须要发现人的价值和潜能,要创造条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实施多年。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层出不穷,这既丰富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经验,又使我们的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亲历着新课改的发展过程,体会着它为教学工作带来的可喜的变化。我深切地感到,与新课改同行,既是我学习反思的过程,更是我成长发展的过程。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新课改带给我的思考。   一、在阅读教学中陶
期刊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帮助更好的理解其他学科,同时也是教与学双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我们在抓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时就必须考虑到教与学两方面的因素,不仅要备好课,还要了解学生。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备教材。   教材是无限的空间,是可以挖掘的,为我所用的资源。  成为我们创新课堂的宝藏,成为我们学生开拓视野的媒介。教师要深入教材,走进教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