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之花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残阳似血,1942年7月的一个傍晚,18岁的法尼亚·兰道被纳粹送进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在之前逃难的过程中,法尼亚跑丢了鞋子,漆黑的脚面上早已磨出血泡。恐惧、茫然的情绪包围了她,就在刚才,她看见纳粹将一个男人拖出队伍,那人临死前目光扫过人群,深深地看了法尼亚一眼,大喊道,“一定要活下去!”虽然他的外表憔悴,法尼亚还是一眼认出他是自己儿时的邻居,谁能想到几年未见,竟是在这杀人就像呼吸一样简单的活地狱里。
   集中营里条件异常艰苦,温饱已经成为不敢想像的奢望,焚尸炉日夜不停地冒着浓烟,囚犯唯一的价值就是成为纳粹的苦力或是用来做人体实验。法尼亚在集中营的一家军工厂工作,12小时一班的高强度劳作让她形容枯槁。在辛苦劳作的间隙,有时她也会想:活下去是为了什么呢?她越来越不敢期待明天了,真不知道明天又有谁会命丧此地,不知道活下来的人算不算“幸运”。
   不知不觉,竟然两年多过去了, 12月12日就要迎来法尼亚的20岁生日,她不敢相信,自己活了那么久,要知道和她一个工作班组的女孩都比她年龄小。
   生日那天,法尼亚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盘子里多了一片面包,这片面包被撕成好几层,叠在一起就像一块小小的生日蛋糕,盘子旁边摆放着一颗紫色的“心”。
   这颗“心”原是一个叠成心形的小册子,外表被一层紫色的布所包裹,布上绣着法尼亚名字的开头字母。轻轻展开书页,她的手心里瞬间绽放了一朵紫色的雏菊花——每张书页都呈花瓣状,写上了同组女孩的祝福。有波兰语、德语、法语、希伯来语,还有其他法尼亚无从辨认的语言,19句祝福像彩虹铺展在法尼亚的心间,点亮了她的世界。她想起小时候每一个生日的早晨,满屋的彩带和礼物,还有亲朋的笑脸。这一瞬间,她突然在这个冬天里感到了太阳的温暖,她想自己还是一个女孩子啊,一个被人爱着、一个正常的女孩子。
   法尼亚摩挲着书页,无从想象她们是用什么方法弄来的纸笔针线,要知道纳粹一直监视着大家,每次进出工厂均需接受搜身检查,一旦违纪被抓就有失去生命的可能。“喜欢吗?”将盘子拿给她的兹拉特卡问。法尼亚看见她的衣服上开了一片天窗,明白了书皮原是这件旧外套的一部分。法尼亚点点头,泪水模糊了她的眼睛,掉在了一行用波兰语写下的祝福上,那是三个简单的词汇:自由、自由、自由。这三个词仿佛敲醒了法尼亚沉睡的心灵,她想起邻居死前对她说的,“一定要活下去!”法尼亚小心翼翼地把小册子塞入内衣,把朋友用爱为她搭建的天堂揣在内心深处。
   我在、书在,爱在、人在,肉体可以被摧残、精神却不能被摧毁!就是凭着这样的信念,法尼亚熬过了集中营里最凄惨的时光。1945年1月,在苏联军队到来前夕,奥斯维辛集中营开始组织犯人进行死亡迁徙。6万名囚犯被迫搬往其他集中营,长途跋涉让1.5万人死于途中。在这个过程中,法尼亚一直把小册子夹在腋下,只有一次,她当着别人的面冒险拿出了小册子。那是一个女孩在濒临死亡时,用尽最后的力气问周围的人,“谁有纸?我要记下自己和男友的名字!”法尼亚没有犹豫,将小册子递给她,女孩颤抖着将自己和男友的名字记在上面,从此,这本书里多了一段爱情。
   1951年,小册子随法尼亚来到加拿大。1988年,她把小冊子捐给了蒙特利尔大屠杀纪念中心。虽然是馆内尺寸最小的藏品,这本小册子却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人们都想看一看这朵在地狱里用爱浇灌出的花朵。
  肖勇摘自《环球时报》
其他文献
感激生活。对生活保持孩童般的惊奇感,细心留意身边美好的事物,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谨慎交友。和乐观、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有助于实现梦想,也能帮你看到自身的优势。  体贴他人。尊重和善待他人,学会接纳别人的个性及生活,不要试图去改变。  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关注与自己职业和爱好相关的新知识,大胆尝试感兴趣的事,如滑雪、冲浪、跳伞等。  解决问题。要相信自己,直面挑战,视困境为机遇,学会创造性地
期刊
与死神拔河  2009年7月6日,对于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系即将毕业的我来说,本应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可就在当晚,我被一辆大货车压在了车下。  醒来时,我看到妈妈大声哭泣着不停地请求医生,求他一定要将我救活。一旁的爸爸穿着蓝色的T恤,后背已被汗水浸透。害怕失去我的他,在十几层楼的医院爬上爬下办理各种手续,甚至没能想到坐电梯。  那时候,我总觉得困,迷糊中总听到妈妈呼唤自己,“丫头,挺住啊。”我在重症
期刊
那个冬夜,我观看了赖声川导演的话剧《宝岛一村》。在观看的过程中,我流了5次泪。之所以深有感触,是因为这部话剧讲述了台湾老兵的故事,而我的爷爷在1949年去了台湾,1999年在台湾去世。他在台湾生活了50年,期间没有回过一次大陆。他本来是有机会回来看看的,后来他放弃了,给我们寄来了一封信说明原因。这封信是我们家里的宝贝,父亲把它放在柜子的最底层。从剧院回到家,已是深夜,但我没有丝毫睡意。我取出这封信
期刊
不管你对同事是爱还是恨,你每天都得跟他们相处好几个小时——他们也不得不跟你长时间同处。  如果你对互相交谈的话题不动脑筋的话,你会弄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是痛苦的——同时还会令你的职业形象受损。  以下是同事间交谈十忌,千万不要这样說话:  1.“你怀孕了吗?”如果人家想让你知道她怀孕了,那她自己会告诉你的。除非是人家亲自告诉你,否则你就当这事跟你无关——探问这类私事会让大部分妇女觉得受到冒犯,
期刊
张航郡21岁了,看上去却没那么大,除了胖。那不是一般的胖,165厘米的个头,500多斤,上一次搬家时,马晓秋根本就搬不动这个大儿子,请了7个消防员战士帮着一起抬出了门。  别人都盼着孩子长高变胖,马晓秋是真不想。两个儿子都太能吃了,大儿子航郡尤甚,逮着什么吃什么,饿了就说“饭饭”,渴了就说“水水”,就这么说,别人听不懂,但马晓秋懂。马晓秋总想控制他的体重,却根本控制不了,航郡的生活以吃为主,不吃就
期刊
人活在世上,痛苦的感觉有一千种,但最痛苦、最不堪忍受的,是被出卖的感觉。有资格出卖你的,都是你信任的人,正因为如此,他才有机会知道你的秘密。做了坏事,犯了罪,被出卖是件无可奈何的事儿。有的案件,如果同党始终不供出来,也许就石沉大海了。这样的悲剧,对于被害人不公平。所以,只要你犯了罪,就别打算惦记着别人替你保密。被供出来,即使有被出卖的痛苦,也是应付的代价。所以,这种情形,我们今天不讨论。   天
期刊
生前,我们以为他只是一名“拾荒者”,出现在图书馆,出现在大街小巷,却有着宝贵的“精神世界”;身后,他原是一名77岁的退休高中教师,准确地说,他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拾荒者”,却成了我们精神世界的“拾荒者”。  他叫韦思浩,退休后拿着5600多元的退休金,本可安心养老,却选择拾荒“补贴”生活。原来,他“补贴”的是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省吃俭用资助他们,一生为教育劳心。  最后的身影:爱阅读的拾荒者  去年
期刊
我知道父亲是不完美的,他打我屁股的时候,往往是我没犯错的时候,而我该被“修理”的时候,他又将我缓刑处理了。他性情温和,偶尔发起脾气来却令人不寒而栗。我知道老爸所有的缺点,却没告诉他,因为我想告诉他他也听不进去。  他不完美,但是他真的很聪明。很小的时候我就在想,所有真正聪明的男人都会成为总统。我希望他成为总统的时候,我正好到了可以恋爱的年纪,我想这样我就能以总统女儿的身份出嫁了,白宫是多么适合举办
期刊
宣判之后,法官约翰·伯吉斯又特别针对劳拉那句“你知道我爸爸是谁吗”说:“无论你是不是醉话,都存在很大程度的态度傲慢,我需要告诉你的是,无论你爸爸是谁,无论他多有钱,都与本案无关!”  今年19岁的劳拉·宾奇是英国德贝郡一个典型的“富二代”,她的父亲史蒂夫经营一家规模不小的房地产公司,还曾以巨额财产登上过《星期日泰晤士报》的富豪榜,劳拉年纪轻轻就拥有自己的大别墅和宝马跑车,就读的更是每学期近一万英镑
期刊
一、老师转身了  郑小龙刚上初一时读书不用功,胆子又小。有次考试,他战战兢兢地夹带了一张小抄,考题实在做不下去了,就一直贼眉鼠眼地偷瞄老师。  老师好不容易转过身去,郑小龙胆战心惊地拿出小抄就要打开,答案呼之欲出。这时耳边响起了邻桌郑达的提醒:“小龙,老师转身了!”——只是他这句话响亮得连角落里睡觉的蚂蚁都能被震醒,郑小龙立马就被叫到办公室去教育,当然,郑达头上也多了一顶“协同作弊”的帽子。  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