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高效的幼儿园班级管理不仅能够为小朋友们提供和谐、温馨的幼儿园成长环境,使其能够安心学习、快乐生活,还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就此,本文主要从幼儿管理入手,从培养幼儿礼貌行为、行为规范、责任意识三方面分析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幼儿园 班级管理 幼儿管理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家长和幼儿,只有这三者之间和谐促进、协同发展,才能有效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助力班级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及身心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班级管理的走向,影响着班级管理的策略实施,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幼儿管理为例,依据自身教学经验对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简要探析如下,以不断探究高效的班级管理方法,以真正为幼儿的全面成长“保驾护航”。
一、培养幼儿礼貌行为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想改也不容易。”进而在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可塑性强、自控力差的小朋友,我们要从教育的一开始就要有意识的对其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习惯,践行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同时,有效促成良好班风、班貌的创建,为班级和谐氛围的构建奠定基础。
以我自身的教学为例,不仅在课上教学时我会教导小朋友们正确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引导其掌握日常交流中常见、常用的文明礼貌词句(你好、谢谢、欢迎光临……),还会通过自己的行为给予小朋友们潜移默化的引导。比如,每天早上的入园时间,我都会在大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并在见到他们的第一时间微笑着对他们说:“××早上好!”以饱满的热情为他们开启新的一天。在日常寻求小朋友们帮助时,我也会说:“请……”“可以吗?”“谢谢!”等礼貌性用语,以体现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在看到班级或者操场地上有垃圾时,我会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桶……进而在行为引领与重复练习的过程中,给予小朋友们耳濡目染的引领,以帮助其强化文明礼貌行为,使之成为小朋友们的自觉行为。
二、培养幼儿行为规范
正所謂“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的发展需要法律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和限制,同样幼儿园班级的管理也需要规则来引导和规范幼儿的行为,进而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教师要有计划的科学开展班级“常规教育”,对小朋友们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优化班级管理秩序的同时,助力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例如,为了帮助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们在不久的将来顺利度过有效衔接时期,快速适应小学生活,我首先要求小朋友们在参与课上学习活动时要听老师的“口令”,在没有老师的允许下不能随意走动、不能大声喧哗。同时规范小朋友们的坐姿,要求其在坐在椅子上不可以摇晃椅子,更不可以把脚或者手放在其他小朋友的椅子上,以免打扰其他小朋友学习。不仅如此,我们还会引导小朋友们养成课间休息第一件事就是“上厕所”的好习惯,避免课上随意上厕所的情况发生,以辅助其保持更长时间的专注度。而对于仍不会自己“擦屁股”的小朋友,我们教师还会一对一的指导其掌握擦屁股的方法,以帮助其保持个人卫生。进而在不断的实践与引导之下,使幼儿能够有规有矩,使班级管理能够有条有理。
三、培养幼儿责任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相关要求指出,要引导幼儿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进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教师就要对小朋友们的责任意识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帮助其建立初步责任意识的同时,帮助其明确自己在班级活动中的职责,进而使小朋友们能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愿意与人交往、合作,以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能够事半功倍。
例如,在某次区域活动结束之后,原本秩序井然的区域活动空间变得混乱不堪,甚至不同区域空间的活动材料都出现了混放的情况,但是小朋友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们在游戏结束之后,都自顾自的回到了教室。于是到了班上我就给小朋友们讲了一个“玩具迷路”的故事,以玩具们找不到、回不了家伤心哭泣的故事情节,引导小朋友们联想自己刚刚离开的区域活动空间,并引导将现在的区域活动空间场景与游戏之前的场景图片进行对比,使之认知到自己行为的问题。最后让小朋友们回到自己游戏的区域场所比照图片进行活动材料整理,教师负责指导与协助,在锻炼其整理能力的同时,使小朋友们获得责任意识的培养。
综上所述,班级是幼儿园组成中的基础单位,也是重要组成单位,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核心,还是一项需要幼儿教师付出耐心、爱心、恒心的工作。进而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从细节中来,从娃娃抓起”,从幼儿管理入手,引导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行为规范,促成其综合素养的成长与发展,保持班级管理质量的同时,助力幼儿的高质量、不间断成长!
参考文献:
【1】越红梅.新环境下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3):50-50.
【2】吴利文.试论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策略[J].读书文摘,2017,(19):240-240.
刘燕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万盛小学,重庆
关键词:幼儿园 班级管理 幼儿管理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家长和幼儿,只有这三者之间和谐促进、协同发展,才能有效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助力班级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及身心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班级管理的走向,影响着班级管理的策略实施,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幼儿管理为例,依据自身教学经验对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行简要探析如下,以不断探究高效的班级管理方法,以真正为幼儿的全面成长“保驾护航”。
一、培养幼儿礼貌行为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想改也不容易。”进而在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可塑性强、自控力差的小朋友,我们要从教育的一开始就要有意识的对其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习惯,践行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同时,有效促成良好班风、班貌的创建,为班级和谐氛围的构建奠定基础。
以我自身的教学为例,不仅在课上教学时我会教导小朋友们正确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引导其掌握日常交流中常见、常用的文明礼貌词句(你好、谢谢、欢迎光临……),还会通过自己的行为给予小朋友们潜移默化的引导。比如,每天早上的入园时间,我都会在大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并在见到他们的第一时间微笑着对他们说:“××早上好!”以饱满的热情为他们开启新的一天。在日常寻求小朋友们帮助时,我也会说:“请……”“可以吗?”“谢谢!”等礼貌性用语,以体现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在看到班级或者操场地上有垃圾时,我会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桶……进而在行为引领与重复练习的过程中,给予小朋友们耳濡目染的引领,以帮助其强化文明礼貌行为,使之成为小朋友们的自觉行为。
二、培养幼儿行为规范
正所謂“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的发展需要法律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和限制,同样幼儿园班级的管理也需要规则来引导和规范幼儿的行为,进而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教师要有计划的科学开展班级“常规教育”,对小朋友们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行为进行有效规范,优化班级管理秩序的同时,助力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例如,为了帮助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们在不久的将来顺利度过有效衔接时期,快速适应小学生活,我首先要求小朋友们在参与课上学习活动时要听老师的“口令”,在没有老师的允许下不能随意走动、不能大声喧哗。同时规范小朋友们的坐姿,要求其在坐在椅子上不可以摇晃椅子,更不可以把脚或者手放在其他小朋友的椅子上,以免打扰其他小朋友学习。不仅如此,我们还会引导小朋友们养成课间休息第一件事就是“上厕所”的好习惯,避免课上随意上厕所的情况发生,以辅助其保持更长时间的专注度。而对于仍不会自己“擦屁股”的小朋友,我们教师还会一对一的指导其掌握擦屁股的方法,以帮助其保持个人卫生。进而在不断的实践与引导之下,使幼儿能够有规有矩,使班级管理能够有条有理。
三、培养幼儿责任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相关要求指出,要引导幼儿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进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教师就要对小朋友们的责任意识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帮助其建立初步责任意识的同时,帮助其明确自己在班级活动中的职责,进而使小朋友们能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愿意与人交往、合作,以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能够事半功倍。
例如,在某次区域活动结束之后,原本秩序井然的区域活动空间变得混乱不堪,甚至不同区域空间的活动材料都出现了混放的情况,但是小朋友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们在游戏结束之后,都自顾自的回到了教室。于是到了班上我就给小朋友们讲了一个“玩具迷路”的故事,以玩具们找不到、回不了家伤心哭泣的故事情节,引导小朋友们联想自己刚刚离开的区域活动空间,并引导将现在的区域活动空间场景与游戏之前的场景图片进行对比,使之认知到自己行为的问题。最后让小朋友们回到自己游戏的区域场所比照图片进行活动材料整理,教师负责指导与协助,在锻炼其整理能力的同时,使小朋友们获得责任意识的培养。
综上所述,班级是幼儿园组成中的基础单位,也是重要组成单位,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核心,还是一项需要幼儿教师付出耐心、爱心、恒心的工作。进而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从细节中来,从娃娃抓起”,从幼儿管理入手,引导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行为规范,促成其综合素养的成长与发展,保持班级管理质量的同时,助力幼儿的高质量、不间断成长!
参考文献:
【1】越红梅.新环境下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3):50-50.
【2】吴利文.试论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策略[J].读书文摘,2017,(19):240-240.
刘燕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万盛小学,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