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如何诊治糖尿病的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_yv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说周知,当今医生诊断糖尿病,主要是让患者抽血化验,看其空腹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有明确的诊断标准。限于古代的科技水平和医疗条件,没有检测仪器,那么当时古人又是如何诊断糖尿病的呢?
  从下面经典医案中可看出端倪。
  世界上最早确认和治疗糖尿病的是中国唐代名医王焘。其父患病,口渴难忍,饮量大增,身上多疖疮,小便水果味。王焘根据甄立言《古今录验方》一书中指出的:消渴病者小便似麸片甜。于是他亲口尝其父小便,果然是甜的。他针对其父的消渴病制订了治疗方案,辅以调整饮食,使其父病情得到控制。他把这些经验写进了《外台秘要》一书。
  可见,古代诊断糖尿病,有两个依据:一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二是尿是甜的。
  (编者注:在古代,为了明确患者的诊断及预后,亲尝患者的大小便是常有的事。有时系医生为之,有时系臣属为之,有时则系子女为之。)
  到底是哪位医家首先发现尿甜现象的呢???
  据考证,对于糖尿病患者尿甜现象记载最早的医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公元600年中国隋唐时代的甄立言,最早的医书是他的《古今录验方》。甄立言在《古今录验方》载:“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以后英国医生托马斯·威廉也提到患者的小便“其味如糖似蜜”。
  此后,历代之言消渴患者尿甜者,大都溯源于隋唐。如宋朝诸瑞章《卫生宝鉴》记载:“夫消渴者,日夜饮水百盏尚恐不足……小便频数,其色如浓油,上有浮膜,味甘如蜜,淹浸,诸虫聚食,是恶候也,引名消渴。愚医不识医理,呼为劳疾或下冷。”明朝巨著《普济方》对糖尿病的诊断也有类似的记载。
  对糖尿病的诊断,中国古代医生曾作出卓越的贡献。
  不仅是诊断,古代医家在长期与糖尿病做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药物、饮食、运动、精神、针灸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至今仍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饮食疗法
  中国最早提出饮食疗法。公元650年唐代医家孙思邈明确指出糖尿病患者要忌面、米及水果等。他也是世界糖尿病饮食疗法的鼻祖,《千金要方》指出:“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食既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安疾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并认为医者应当懂得怎样使患者去调养饮食:“夫医者,当需先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2.运动疗法
  公元610年隋朝太医博士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一书中提出糖尿病患者应参加适当的体育運动,指出消渴患者应该进行导引,导引后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
  唐代名医王焘也指出糖尿病患者应运动锻炼:“养性之道,不欲饱食便卧,终日久坐……人欲小劳,但莫久劳疲极也,也不可强所不能堪耳”;又说糖尿病患者“不得每夜食,食必即需行步,食稍畅而坐卧”。
  3.精神疗法
  七情六欲过度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调养情志在治疗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故《景岳全书》说糖尿病患者:“初觉燥渴,便当清心寡欲,薄滋味,减思虑,不治可瘳;若一毫不谨,纵有名医良剂,则必不能有生矣”。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也记载:“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则病愈而可复作;能从此三者,消渴也不足忧矣”。
  4.教育疗法
  孙思邈还强调糖尿病患者的教育问题,其曰:“消渴患者,治之愈否,属在患,倘能如方节慎,旬日可瘳,不自爱惜,死不旋踵。”又云:“凡医治病……须使有病者知之为要。”?而且要让患者“家家自学,人人自晓”。这些思想和措施即使今天看来也是相当科学的。
其他文献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那么,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等专业学校,在学校体育实践活动中,如何适应素质教育,支持素质教育?这是每个中
1.戒掉所有糖果、甜食、饼干、蛋糕、甜饮料等加糖食物,连甜汤、甜粥等加糖的家常食物也别吃。  2.减少白米、白面食物的比例,也就是说,少吃白馒头、白面包、白米饭、面条等。把一半以上主食换成全谷杂粮,比如没有加糖的燕麦粥、红豆粥等,能有效降低食物的血糖反应。  3.红肉类不仅升高炎症反应,让痘痘发得更加猛烈,而且不利于降低雄激素水平,因此要少吃牛羊肉等红肉,牛肉干、肉松等也不要吃。可以换成豆制品和红
不久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接诊了一位11岁的男孩,孩子姓林,来自福清。几年来,小林的父母一直以为他得的是感冒,吃了不少药,但总不见好。医生为小林做了一个鼻腔分泌物的培养。然而,结果让医生惊出一身冷汗——在小林的身上发现了一种“超级细菌”!  医生从孩子的父母那里得知,他们家中一直常备头孢、阿莫西林等消炎药。从小林三四岁开始,但凡一出现身体不适,家长就给他服用这些药。病情严重时还会去诊
玫瑰花,因其典雅艳丽、香气迷人,也称徘徊花,意为路过有玫瑰花的地方徘徊不前,流连忘返,它是罗曼蒂克的代名词,是表达爱意的不二之选,在情人节当天可以看到铺天盖地各式各样的玫瑰花布满大街小巷,走在街上花香沁脾。事实上,玫瑰花不仅仅代表着浪漫,而且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花卉,我国古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使用玫瑰花养颜并治疗疾病,运用相当广泛。  玫瑰花的应用可以用美、养、缓、香4字概括。  美: 美颜护肤
讲解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教法之一,体育教学通过讲解,可以向学生介绍体育理论知识,传播基本技能,剖析技术要领等。讲解的方式很多,运用口诀进行讲解就是其中有效的方式之一。适当地运
两年前,江女士49岁,因本来人就漂亮,再加上懂得保养,和同龄人相比,她看上去就像40岁刚出头,同事、朋友都为她的年轻美丽而啧啧赞叹。因此,江女士一直都有一种优越感。  但有一段时间,江女士却出现让人烦恼的不规则阴道出血,这种出血不像月经那样有规律,虽然量不多,但时不时出现总让人防不胜防。心情烦闷的她心想,月经这么早就开始乱了,难道到绝经期了?  隔了大半个月,江女士还是决定到医院去看看,一检查才发
一、开放性教学队伍组织的基本形式1.有序形1)利用图形的形式集结队伍,更充满新鲜感.课堂教学的开始和准备部分,以及在新授课讲解示范时的集结队伍.如果利用常见的简单的几何
近日,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刊发了一篇论文,认为马兜铃酸会导致肝癌。文中称,中国台湾地区78%的肝癌以及大陆47%的肝癌,可能与它有关。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马兜铃酸真的是亚洲地区肝癌高发的罪魁祸首吗?那些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中成药,吃了会不会导致肝癌?本期特别策划,我们聚焦马兜铃酸毒性之争——  这篇题为《台湾及更广亚洲地区的肝癌与马兜铃酸及其衍生物广泛相关》的论文,其研
一、心理变化的表现形式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理变化,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和情绪过程.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