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时间尺度突破解题瓶颈

来源 :求学·新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281124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尺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思想,包括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如果没有明确的尺度意识,学生就不能合理地解释地理事物的时空关系。地理要素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是学习地理永恒的话题,以下主要从时间尺度的角度分析学习地理时遇到的认知问题及突破策略。
  一、认知问题
  1.尺度划分
  时间尺度可分为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宏观、中观、微观)。例如气候变化史的划分,从时间尺度来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阶段,可分别对应大尺度、中尺度和小尺度。从不同尺度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例1】下列因素发生变化对地质时期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小的是(
  )
  A.太阳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季节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该题错误率高的原因就在于不分尺度,大部分考生根本没从尺度划分这个角度解题。该题的重要信息是“地质时期”,地质时期的气候,指距今1万年以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在这样的尺度范围内,那么对于季节变化的时间而言,时间太短,确实可以忽略不计了。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例2】(2019年4月浙江选考第10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图1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图2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
  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
  B.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
  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
  D.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该题错误率也很高,根据题意,“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少考生会误选C选项,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也会造成海平面变化。但不要忽略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时间尺度这个信息,1959年到1990年之间,短短40年,陆地构造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就时间尺度而言,地壳变动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而在漫长的地质年代则会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全球变暖是指在较小时间尺度内发生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增加,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尺度变化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综合思维水平要求学生能够对现实中的地理现象,如自然环境的变化、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问题等,运用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分析思路,对其进行系统性、地域性的解释。考生能否全面、系统、动态地把握好时间尺度,关系到能否正确认识地理事物。
  【例3】(2020年全国卷III)堪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
  9.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A.林线与雪线更高
  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10.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11.火山噴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参考答案】9.A 10.A 11.B
  【解题思路】第9题,从“一般情况”分析,即从气温对林线、雪线的影响分析,火山锥阳坡光照好、气温高、热量足、林线高、雪线高,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第10题,“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故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林线升高,可推测近几十年气候变暖;而雪线降低,说明降水对雪线的影响更大,降水(雪)量大,雪线低,可推测近几十年气候变湿,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第11题的解题角度就需要变化,“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有别于前两题的“一般情况”和“近几十年气候变化”,据材料“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此题应从更短的时间尺度去分析问题,火山喷发导致雪线、林线都消失。火山喷发产生炽热的岩浆,从山顶火山口涌出,山顶积雪融化,雪线消失,在重力作用下,岩浆向下流动,碰到林线,森林化为灰烬。若干年后,与火山喷发时相比,山顶重新有了新雪,故雪线降低了,森林重新长回了山腰,故林线升高了。故正确答案为B项。
  【例4】(2018年11月浙江选考第27题第4小题)下表为1975年~2014年鄱阳湖水域面积变化(单位:km2)。
  说出21世纪以来都阳湖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并简述这种变化对湿地生态功能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退耕还湖;提供水资源(或涵养水源)能力增强;调节气候能力增强。
  【解题思路】该题的错因就在于平时做题的“惯性思维”,没有获取“21世纪以来”这个时间信息。分析表中数据,1975年到1985年,面积变小;1985年到1995年,面积变化比较稳定:而从1995年开始,数据一直在变大。21世纪以来鄱阳湖的面积在不断变大,说明退耕还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也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观。
  二、突破策略
  首先要明确尺度大小(宏观、中观、微观),这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前提。解题时根据时间尺度做到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去分析,从而系统地解决复杂的地理问题。其次要形成不同尺度格局观,把握不同时期地理事物的变化,概括不同尺度地理事物的成因及影响。
  同时还要着眼“时间”学习,建立“时间数轴”,在“时间数轴”上标识人类的实践活动,标识重要的时间节点和重要的地理事象,从而表明地理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例如改革开放前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改革开放就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人口迁移以政治因素为主,而改革开放后就以经济因素为主。再如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就通过“时间数轴”显示,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对自然资源作用程度由强到弱。对地理数据进行“时间”分析,不仅可以反映相关地理事象的过去和现状,还能预测地理事物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地理论证和地理问题探讨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概念是导出全部数学定理、法则的逻辑基础,是数学学科结构的基石,由此可见概念学习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概念教学是感受概念、认知概念、理解概念、运用概念的一种结合.概念教学的扎实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于数学本质的理解程度.本文结合“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这一课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对高中数学概念课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课程标准;数学思想;评价任务  2018
期刊
摘 要: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结合当下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对化学教材中“分子运动实验”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对实验设计的细化和改进,以便充分利用“活动与探究”这些教学素材,突破教学的难点,落实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分子运动实验;细化;改进;实践;兴趣培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
期刊
摘 要:复习课能引导学生系统地整理和归纳教材各部分的知识,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将知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形成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理解、巩固和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本文结合PEP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的教学案例,分析和探讨了小学英语多元型复习课的有效复习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复习课;教学策略  一、引言  复习课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常见的课堂类型,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梳理和总结一段时间以来的学习
期刊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这是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便是写作教学,学生方面首要的表现就是“望文生畏”。一听说要写作文,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反感,究其内在原因,一来无材料可写,或者无新颖的素材可写;二来不知如何写好一篇文章。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会将写作的方法教授给学生,要求学生课上认真听讲、做笔记,课下进行“实战”演练,但经验表明,这样的效果并不显著,并且不能内化于学生之心,学生为写作文而写作文,并非出自真心,虽不乏佳作,但属
期刊
(一)红细胞的类型和形态  1.高中教材中的提到的红细胞主要有哺乳动物红细胞和蛙的红细胞。  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蛙的红细胞有细胞核,能进行无丝分裂。  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正常情况下呈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周缘较厚。意义:红细胞的这种形态使它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与周围血浆充分进行气体交换,从而能最大限度地运送O2。  (二)细胞内液渗透压维持红细胞形态  正常情况
期刊
当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多于一定温度条件下大气饱和水汽量,并且有足够的凝结核存在时,多余的水汽便会凝结出来,变成小水滴或冰晶。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上称为雾;能见度不足500米时,称为大雾。  一、雾的形成过程分析  1.水汽  雾的水汽的可能来源:本地蒸发、蒸腾(河湖、沼泽、土壤、植物)。  水汽輸送:风、洋流等。  2.降温  上升冷却:辐合上升、对流上升、地形抬升、
期刊
一、课标要求  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运动的,领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  能够识记和阐释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并理解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其各自的方法论。  (二)能力  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如何统筹全局,用系统优化的方法,选择最佳方案,更好地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坚持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
期刊
你的问题,我来解答!本栏目特别邀请心理老师和专家来解答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欢迎大家来信咨询!  特邀嘉宾:鲍琰,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现任职于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垂杨柳校区,从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易军同学:日复一日地上课、写作业,我觉得很枯燥无趣,不想学习,但又害怕自己考不上大学,将来前途黯淡。逼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实在太难受了,我该怎么办?  鲍琰老师:看上去,
期刊
高中物理中有很多经典结论和解题方法,例如電路动态分析中的“串反并同”,楞次定律中的“增反减同”“来拒去留”等,掌握这些结论和方法对解决问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好物理不能靠死记硬背,而是需要活学活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