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高中信息技术隐性分层的教学评价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如果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往往和学生的真实水平相差很大,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因此,好的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性,能使学生具有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分层评价恰恰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都获得成功的喜悦。本文中提到的评价分为师评、自评、互评和卷评等四种。
  师评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合适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进而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因此,教师要从内心深处欣赏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地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从而使学生获得自我满足和成功。根据以上所述,在每节课结束和每个章节结束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品成果对基础差的C层学生通常采用表扬性评价,肯定他们的进步,使他们树立信心;对于中等的B层的学生通常采用激励性评价,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指明日后努力方向;对于较好的A层学生通常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学生谦虚谨慎,再接再厉。
  自评
  一节课或者一个章节结束后,让学生自己对照评价的具体内容、技术要求和标准作个客观的自评,检查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新课程标准要求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为此,我在每个章节学习之后会发给学生一张学生课堂学习评价表(A层、B层和C层略有不同)。
  在自评表中,教师比较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②能否掌握所学知识的基本操作技能。③能否积极地表达、交流。④是否善于合作。⑤与以前相比,是否取得了进步。
  互评
  互评是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表现对于本小组内成员进行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主要用于小组合作的任务,在任务中小组内成员合理分工,完成不同的问题,最终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一个作品。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过程中能够使被评价者清楚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提高了评价者的评价能力。但学生之间的互评难免会出现不同的看法,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自身能力的发展。
  卷评
  利用试卷来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传统的考核方式。虽然这种方式有很多的缺陷,但对于考核信息技术课中基础操作和VB中基本知识的掌握还是有必要的,这种评价能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考核的内容虽说是基本操作,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内容,但掌握的熟练程度也是因层而异的。因此,在学生最终交卷时,若A、B、C层学生所做的题目相同,则教师所给的得分要乘以一定的系数;若A、B、C层学生所做题目不同,则以实得分为卷评最终得分。教师会通过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部分学生的座位加以调整,并对进步的学生加以表扬,对退步的学生则课下提醒、关心,帮助其树立信心,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多种评价相结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学生分层的微调和评价提供了真实的材料和便捷的途径。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大一学生,开展了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同伴互助学习研究,采用访谈调查法及内容分析法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平台课程讨论区中的会话及小组完成的教学教案质量进行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硬脂酸甲酯催化加氢产物中十八醇含量的方法,从而能够简便地对实验室合成十八醇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估.考察了氢气压强、载气压强、空气压强和色
在基层计量检测中心经常遇到外径千分尺的修理,合理安排修理顺序,并运用一定的修理技巧,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为此,本文对外径千分尺修理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应向全新的理财观念和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观念进行转变.企业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探索.以使财务活动有效地、充分地反映、监督和调控经营活动,促进经济效益的
本文根据广州地铁五号线终点站的站场布置特点和线路所采用的信号系统模式,综合分析和研究了广州地铁五号线终点站的行车能力,尤其是信号系统故障情况下的行车能力,为如何提高地
教师通过详细讲解和语言操练,把讲解作为让学生继续学习的工具,从语言的实际意义出发,合理安排语言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在教学中采用情景交际法,让学生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中进行练
摘要:书,其本意是将信息汇集排列装订成册,谓之书。、书籍是传递思想的载体,是内在永恒的文化生命体。好书,令人爱不释手,读之受益,好书使内容与形式,艺术与功能相融合的读物。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