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j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如何使师生间的情感更融洽为研究目标,通过讨论情感沟通的基础、准则和技巧,得出结论: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是教师工作的基石,也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师生 情感沟通 素养 热爱学生 聆听
  教育工作中,师生之间情感是否融洽,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效果的好坏。而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首先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因为爱在师生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它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能为学生创造出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增强教师影响力的催化剂,情感激励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纽带。那么,教师该如何与学生进行情感的沟通呢?把握好以下三个要素,将有效促进师生间情感沟通,使师生感情更融洽。
  一、情感沟通的基础——良好的素养
  1、博学多才的素养
  想要获得学生的钦佩与信任,教师自身一定要具有良好的知识文化素养。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其它门类的知识与技能,也就是说,要努力让学生在惊叹声中来认识你、了解你,做学生羡慕的老师。如果你能让学生羡慕,自然就会有学生对你投以钦佩的目光,佩服你的才华,从而被你所吸引,成为你忠实的追随者,信服你所传授的一切。而对教师来说,这种吸引力会激发学生对你所教课程的兴趣,也是班级的核心凝聚力,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凝固剂。
  2、富有爱心的言行
  在取得学生的佩服与信任之后,如何使之长久保持下来是很重要的问题。有时往往会因为一个不起眼的疏忽,令我们辛苦建立的信任毁于一旦。只有让学生真正发自内心地钦佩与信任你,这种钦佩与信任才会长久。这就需要爱心。而要教育学生有爱心,教师自己首先要起到示范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自身良好的师德素养和富有爱心的言行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陶冶学生的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要用富含信任、期望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用宽容、循循善诱的语言来启发学生认识自身错误、树立进步的信心。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从尊重学生出发,与学生以心交心,平等交往,用充满理性的爱来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真诚去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给他们插上探索知识的翅膀,培养他们创新的能力。
  二、情感沟通的准则——热爱学生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在翻译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就是说作为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必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达到师生间情感的相通。
  1.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教师尊重学生,就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承认学生的价值,相信他们的发展潜力。学生受到尊重,才能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才能尊重老师,并积极主动地向老师靠近。尊重学生的人性和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信任的和谐气氛之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主要表现在教育情绪体验、教育语言、教育动作、神态及教育艺术感染力等各个方面。每一个人都喜欢和快乐的人在一起。若教师经常板起脸孔进课室,学生在紧张有压力的气氛下,表面上或许顺从老师的意思,但其内心必然是抗拒的;相反,教师的快乐情绪,可以快速地感染到班级,更重要的是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们,这也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体现。
  2. 热爱学生,严中有爱
  我们强调师生情感相通,既要真诚亲切地对待学生,又要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把“严”与“爱”结合起来,在思想上、学业上严格要求他们,不迁就他们。当然教育上严格与态度上的严厉不同。那种在学生面前整天阴沉着脸、动辄训斥、让学生畏惧自己的做法,绝不是严格要求。严格要求应该是合理的、善意的、可理解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学生‘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破灭,而应充满感情和爱。”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师生间情感的真正沟通。
  三、情感沟通的技巧——善于聆听
  雷·马洛尼曾说:“聆听在师生沟通中有着奇妙的功效。不加评判、表示理解的听,在孩子心目中可能是你送给他的最好礼物。”
  1.善于聆听使师生沟通保持顺畅。若教师忽视学生的感受,只顾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时候不合时宜地要求、命令学生,会使学生欲言又止、不愿与教师畅谈心中所思所想,甚至有意不回答教师提问。而当教师善于聆听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学生会用积极的态度回应教师,有机会与教师进行有效的交流,教师更容易获得学生最真实、最深入的想法。如此一来师生间的沟通将十分容易、顺畅。
  2.善于聆听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与关怀。通常,教师的责怪、命令甚至直接的安抚都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感受,降低学生的自信,使学生感到沮丧,甚至有强烈的受挫感。因为这在学生看来,表示教师不接受或不信任学生。相反地,善于聆听的教师,会帮助学生以直接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学生表达的观点被教师接受了,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感到教师的爱与关怀,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善于聆听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技巧促使师生关系进入良性循环:教师接受、信任孩子,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宽容与理解中慢慢成长为独立、自信的人才,反过来这样也增加了孩子对教师的信任和尊敬,师生关系由此就会变得和谐融洽。
  综上所述,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努力做到让学生钦佩你、尊敬你、信任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更好的实现教育目标,这是教师工作的基石,也是教师工作的关键所在。教师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多种多样。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做到这些,那工作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意)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Edemondo De Amicis)著, 夏丐尊 译. 爱的教育[M]. 2010版.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10-1-1 :312.
  [2] (俄)瓦西里·亚力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 著, 杜殿坤 译. 给教师的建议[M]. 1999年版.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3] 雷·马洛尼 著, 袁光荣 编译. 培养好孩子的要诀[J]. 外国中小学教育, 1990年0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经过初中、高中的英语学习,英语语法学得不少,做英语语法专项练习也不少,比如动词的时态填空,动词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动名词专练等。但如何快速准确的使用呢?现结合十几年的教学体会及对高考试题的分析,浅谈运用动词各种形式的技巧方法,希望能对正在学习及即将参加高考的中学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分析 考虑形式 其它用法  历届高考英语试题  一.首先分析,动词是做谓语还是非谓语。  eg
期刊
摘 要:微课,是微型课的简称, 它是一种新兴的授课手段。微课的特点是教学时间短,但是内容是完整的,精炼的。它微而不小,微而不慢。高中英语语法特点是知识点多,但是分布零散。运用微课能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就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中的应用做粗浅的研究。并以if虚拟语气的讲解为例呈现一节微课。  关键词:微课 高中英语 语法  1 关于微课  1.1 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微型课的简称, 它是一种新兴的授课手段
期刊
摘 要:创新能够带动教育的发展,是教育事业前进的推动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更需要创新出新的教学方法,使英语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地方,更能萌发出新思维,新思想的殿堂。英语教学在学生眼中往往是较难的一门学科,因为它是一种新的语言,有很多的语法,句式,同中国的语言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创新更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引言:由于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很多学生认为它是
期刊
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所以作业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又一种方式,作业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数学作业的评价。有效的作业评价,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其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惯等。 长期以来,教师们通常认为作业评价就是“作业批改”,事实上,他们都没有把批改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作文教学为语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作文教学一直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几种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途径  0.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受到了教师及学生家长的广泛重视。学生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这一要求更为突出,这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强化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包含着全新教育思想的教学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选择探究的策略,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应用各种材料解决问题的一
期刊
摘 要:新课改要求教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积极的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得这种理念更好的实施,本文围绕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解说,希望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微课应用  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体,教学设计、课堂反思及练习测试为辅助资源的新型教学模式。小学生的思想比较幼稚,比较愿意接受新的知识,积极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微课的方式,可以降低数学在他们心中的难度,培养
期刊
摘 要: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善于模仿模仿的小学生,其工作关系着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一生的生活道路。因此,班主任要示范带头,直观引导;关爱学生,亲近学生;严格纪律,建设良好班风;重视常规,培养习惯;注重实践,培养集体荣誉感。  关键词:率先垂范 关爱学生 培养习惯 严格纪律 德育  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十分平凡甚至十分繁琐的工作,但正是在这平凡和繁琐之下,
期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就是要唤醒人性的崇高,唤醒生命的品质,唤醒人性的和谐。把儿童看做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个体,用赏识的眼光发展地看待儿童,通过赏识的方法把对儿童的尊重和关爱化作具体的让学生可以感受到的行为,让儿童找到“好孩子”和“我能行”的感觉,在“赏识”中教育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
期刊
一、国际意识教育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提出在于区分旧时期的应试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纠正的是过去的历史教学中片面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将历史教育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中学的历史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课程,使学生获得相应的人文素质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无一不是让学生对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而这些条件也证明了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教育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