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银杏叶,疏通心血管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ryu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血脂异常、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的通称。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以及并发症多这“四高一多”的特点。
  
  秋冬将至,心血管病进入高发期
  为什么秋冬季节易发心脑血管病呢?这是因为秋冬季节的温差变化较大,冷暖不定,长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脑血栓、脑梗死、冠心病患者遇到冷空气刺激时,生理反应使血管骤然收缩,由于血管的内壁较厚,管腔狭窄,加之有大量的脂类沉积与硬化斑块,导致血液流通受阻,从而极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
  这时,如果脱落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在血液中流动,在脑部的末梢小动脉内壁停滞就会形成脑梗死;而对于本来或曾经就患有脑血栓的患者来说,由于血管再次阻塞,血流供应中断,就会导致疾病再次复发或使栓塞面积增大,导致病情恶化;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和冠内壁的小血栓游离,在冠状动脉造成局部阻塞或完全阻塞,从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
  
   银杏叶:心脑血管卫士
  心脑血管疾病这么可怕,难道没有办法预防吗?世界卫生组织前任总干事钟道恒博士说过:“多数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其实很多疾病是可以提前预防的,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从35岁就应该开始预防。现在正值夏末秋初,是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佳时间,只有把血液粘稠度降下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把血压和血脂降下来,修复血管内壁细胞,把病症消灭在演化期和发展期,秋冬季才能平安渡过。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子女得心脑血管疾病比一般人群高4倍。
  虽然目前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银杏叶制品可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医学专家的共识。住过院的患者都知道,现在银杏叶注射剂已经成为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用药。其原因主要是银杏叶富含以下有益心脑血管的成分:
  (1)45种以上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对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降低血液内杂质含量等有明显作用。
  (2)6种以上双黄酮类化合物。双黄酮类化合物对提高血管壁韧性、改善胃壁黏膜、改善肠道消化、改善肾肝功能、改善肺部毛细血管、调节微循环等功效明显。可以明显延缓细胞分裂,提高细胞存活能力。
  (3)2种以上银杏素:银杏素对消除血栓、治疗脑溢血、治疗哮喘和冠心病等功效特殊,属于植物中唯一含有此种药物成分的树种。
  (4)白果素:白果素主要功效接近银杏素,独特功效就是清理血毒、增加血清含量和增加血小板。
  (5)5种以上酮氨酸。主要功能是促进头发毛囊稳固、改善发质、调节内分泌、改善胃酸平衡。
  (6)二萜内脂。主要功能是改善皮肤状况,能防止辐射损伤,对治疗辐射损伤、烫伤及辅助癌症治疗功效明显,是世界已探明植物中银杏叶所独有。
  (7)7种以上氨基酸含。
  (8)3种以上植物蛋白素。
  (9)微量元素有锶、锂、锌、钾等多达15种,还含有维生素B1、B2、B12等。
   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实质就是要预防血管硬化,要预防血管硬化必须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要微循环好,前提是血液黏稠度不能高,而银杏叶降低血液黏稠度作用非常明显。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供给细胞血液、氧气、能量和营养物质,带走人体自身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肌酸、乳酸和二氧化碳等废物。
  如果微循环不好,免疫力就会下降,就会受百病袭扰。微循环还起着“第二心脏”的作用。微循环障碍如发生在神经系统,就会使脑细胞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不好,甚至中风;发生在心血管系统,心肌细胞营养不良,就会发生胸闷、心慌、心律不齐、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银杏叶虽好但味苦涩,无法饮用到药用的量,并且含有蜡毒、白果酸毒等(没有经过脱毒加工的银杏叶不能饮用)。咸阳瑞绿园银杏茶业有限公司研制的“福大寿脱毒脱苦大银杏茶”,脱苦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这一技术的应用,为广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广大患者大大地降低了西药带来的副作用和用药成本。
  中老年人提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色斑是由于黑色素在皮肤上沉着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疾病。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皮肤中缺乏胶原蛋白是引起色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人们经常补充胶原蛋白可以有效地防治色斑。下面
"苏木杰反应"和"黎明现象"是糖尿病患者两个常见的以早晨空腹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病理现象。这两种病理现象的症状虽然十分相似,但治疗方法却截然不同。很多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将
摘 要 目的:运用醒脾化瘀法结合卡马西平提高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风痰闭阻证的疗效。方法:将50例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采用醒脾化瘀法结合卡马西平治疗,1个疗程后(14天)观察醒脾化瘀法结合卡马西平治疗的改善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总有效率92%。结论:运用醒脾化瘀法结合卡马西平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风痰闭阻证疗效满意。  关键词
过去,尿毒症几乎是一种绝症。人们在患了尿毒症以后,只能依靠透析治疗来延长生命。而随着肾移植技术的不断成熟,尿毒症已不再是不治之症。此病患者通过做肾移植手术来"换肾",可
<正>在临床中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以往临床怀疑有脑血管畸形或脑动脉瘤的患者需要确诊时常常需要进行DSA血管造影,危险性高,风险较大,因而对病例选择具有一定的限制
<正>相对稳定的体温是人体适应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体温的相对稳定是在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下实现的。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应,感染、组织损伤、
老年痴呆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功能失调性疾病。据统计,在我国65岁以上的人中,有31.5%的人患有老年痴呆。在我国75岁以上的人中,有52.2%的人患有老年痴呆。老年痴呆患者在发病的早期,可出现记忆力减退、定向失常、视力和听力下降、性格改变(如变得自私多疑或对人冷漠等)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老年痴呆患者可出现语无伦次、丧失认知能力、幻听、幻视、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有些小脑、桥脑发生变性的老年痴呆患者还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239  痤疮是一种皮肤常见病,好发于青春期男女,为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2007年1月~2011年5月开始应用自制的白花蛇舌草胶囊治疗痤疮,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00例,均为青春期男女,其中男162例,女138例,年龄12~23岁,平均18.3岁。近期均未接受其他药物治疗,病程2周~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