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3日上午,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核安全与社会协调发展高峰学术论坛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核安全专家王法,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专家组研究员戴凤秀,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周明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肖显静,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杨舰教授、鲍欧副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高级工程师张凭,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副教授田松,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师刘宽红等参加论坛。论坛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刘孝廷教授主持。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予以高度关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深切关注核安全问题,尤其是核安全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问题,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紧急动员、迅速部署、筹备论坛,组织专家进行高端研讨。恰逢3月22日中国科协发出了《关于组织开展核科学技术知识科普宣传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相关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和地方科协组织大力加强核科学技术知识的科普宣传工作,此次论坛亦是对中国科协号召的积极响应。
论坛的主要议题有:日本地震与核辐射扩散的具体联系;日本此次核泄露事件的症结及对中国的多方面影响和启示;发展与核能利用的风险规避问题;核科普与核恐慌的社会心理文化疏导问题;中国核文化建设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等。
与会专家学者通过图片讲解、模型演示等手段探究了福岛核泄漏的机理、形成过程、泄漏的危害和安全防卫等问题,从深层探讨和审查了我们的核战略、核技术和核安全文化。
大家一致认为,第一,核安全是人类最大的安全问题,要审慎地反思我们的核开发战略和政策,要科学地利用核能,反对盲目乱建核电站。第二,要建立全球和全国的大安全观,对核能利用应持谨慎态度,特别是要有危机意识,居安思危。盲目乐观的文化既包含着智力上的缺陷,也包含著道德上的缺陷,还包含着一种更大的政治和社会的风险。第三,要尽可能多地开展核科学知识普及和教育工作。对核知识、核观念的传播一定要慎重和负责任。希望能使公众尽快地看到全面、科学的信息,反对对重要信息的遮蔽和封锁。
与会专家以科学的态度理性看待日本核泄漏事故对我国的影响,为澄清各种错误认识和谣传,消除公众恐慌心理发挥了积极作用,充分展示了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在面对社会重大事件的专业精神和道义担当。
此次论坛对普及核科学技术知识、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防止恐慌情绪蔓延具有积极意义,可谓一次既具学术价值、又具社会价值的高水平学术盛宴。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予以高度关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深切关注核安全问题,尤其是核安全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问题,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紧急动员、迅速部署、筹备论坛,组织专家进行高端研讨。恰逢3月22日中国科协发出了《关于组织开展核科学技术知识科普宣传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相关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和地方科协组织大力加强核科学技术知识的科普宣传工作,此次论坛亦是对中国科协号召的积极响应。
论坛的主要议题有:日本地震与核辐射扩散的具体联系;日本此次核泄露事件的症结及对中国的多方面影响和启示;发展与核能利用的风险规避问题;核科普与核恐慌的社会心理文化疏导问题;中国核文化建设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等。
与会专家学者通过图片讲解、模型演示等手段探究了福岛核泄漏的机理、形成过程、泄漏的危害和安全防卫等问题,从深层探讨和审查了我们的核战略、核技术和核安全文化。
大家一致认为,第一,核安全是人类最大的安全问题,要审慎地反思我们的核开发战略和政策,要科学地利用核能,反对盲目乱建核电站。第二,要建立全球和全国的大安全观,对核能利用应持谨慎态度,特别是要有危机意识,居安思危。盲目乐观的文化既包含着智力上的缺陷,也包含著道德上的缺陷,还包含着一种更大的政治和社会的风险。第三,要尽可能多地开展核科学知识普及和教育工作。对核知识、核观念的传播一定要慎重和负责任。希望能使公众尽快地看到全面、科学的信息,反对对重要信息的遮蔽和封锁。
与会专家以科学的态度理性看待日本核泄漏事故对我国的影响,为澄清各种错误认识和谣传,消除公众恐慌心理发挥了积极作用,充分展示了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在面对社会重大事件的专业精神和道义担当。
此次论坛对普及核科学技术知识、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防止恐慌情绪蔓延具有积极意义,可谓一次既具学术价值、又具社会价值的高水平学术盛宴。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