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形势下的高职财经数学教学策略解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xcatca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信息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有效适应当前的教育新形势。强调就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就需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整合网络信息技术,形成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本文就以高职财经院校数学教学课程与网络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作为研究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财经教学 网络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41-02
  与普通高校不同,高职学校更加强调学生职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财经专业学生来说,数学是学生统计学、微观经济学、运筹学以及计量经济学等财经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专业的特性,展开以就业能力为导向教学模式[1]。网络信息技术是能够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传递,以及模拟的现代科技,因此在网络信息时代,可尝试通过这些技术加强数学与专业间的联系。基于此,以下本文就从高职财经院校数学教学课程与网络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入手,展开研究,并提出几点教学改革策略,具体如下。
  一、网络信息技术与高职财经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网络信息技术和教学整合已经是当前教学发展的一大趋势,通过网络能够带来全面、及时的教学信息,并借助网络的信息传递机制可有效实现资源传递与共享,开展教学模拟,加强数学与财经专业间的联系,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2]。
  二、新形势下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高职财经教学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 提升教学有效性
  高等数学学科的难度大,抽象性强,且高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与本科高校生相比,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手段弥补抽象思维能力薄弱的问题。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将抽象性强的数学知识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以图片、图表等形式呈现出来,使抽象的知识能够更加直观地呈现到学生面前。此外,为加强数学和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模拟出财经类工作的情景,例如在一元函数极限理论的教学中,可模拟银行情景,设计为通过连续复利求解银行存款利率的实际问题,或设计数学模型,帮助学生加强理解。
  (二)借助移动终端开展互动式教学
  平板、手机等移动终端能够借助网络,实现快速、高效的信息传递。在网络平台中,很多app软件就专门提供信息交互功能。例如微信、QQ等。以微信为例,教师可以申请组建一个公众号,学生关注公众号后,就可以实现教学互动。例如每节课上课之前,教师通过公众号发布教学相关的教学知识,或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们进行课前准备[3]。教师还可在公众号中制作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考查学生们的学习情况。除公众号之外,还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等,进行互动教学。
  (三)构建基于校园网络的课程教学平台
  高等数学是一个涉及内容广泛、难度较大的庞大知识体系,然而课时安排有限,这确实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课时安排是固定的,如何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就成了长期以来教学工作者渴望解决的热点性问题。
  网络教学是一种借助网络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要有一台电脑或平板,就可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课堂之外的学习[4]。虽然目前大多数职高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络,但很多学校的校园网建设较为落后,信息杂乱无章,难以起到有效的教学效果。针对此种情况,高职院校首先需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构建各个专业的教学模块,并由各学科的教师负责各自模块的管理,与信息发布。例如在数学教学模块中,由教师定期发布国内外各类期刊、教学辅助材料、经济数据信息,以及精品教学视频、课件等,更好地为学生的课后自学提供便利。
  此外要强化数学与财经专业的相结合,财经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借助大量的实证财经数据,学生们自行在互联网中查找的数据大多来源不可靠,这些缺乏真实性、可靠性的财经数据,反而会对学生造成混乱、困扰[5]。基于此,在校园网络平台中,学校可为学生构建可靠的财经数据库,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优质、可靠财经数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提升高职财经类院校的数学教学有效性,本文提出了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包括借助借助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有效性、利用移动终端开展互动式教学、构建基于校园网络的课程教学平台等。希望本次研究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参考文献:
  [1]曹玉平.基于高职数学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J].职教论坛,2013,02:35-37.
  [2]王海龙,韩田君,徐爱华.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21:117-118.
  [3]胡先富,游诗远,李华平.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1,05:154-156.
  [4]余英,邹俊霞.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保障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以高职财经类专业《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探讨为例[J].管理观察,2013,17:71-72.
  [5]郑红梅,高法文,方浩文.高职院校财经类毕业生职场成功的要素分析——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毕业生为例[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52-57.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并适应学生年龄段的心理以及接受能力的需要,使数学教育在广大学生范围内得到不同的发展以及提升。本文,我结合自己在布置批改作业的时候的一些心得,简单描述一下自己的想法。以供广大同行借鉴使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 作业 布置 批改 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26-01  一、初
【摘要】普通物理学作为高校理工科必修公共基础课的地位不容动摇,但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各院系分配的学时在减少,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物理学在理工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普通物理学 理工科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57-02  普通物理学是高等院校理
【摘要】从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增加针对性、信息的承载量以及增加思维的开放度等几个方面出发,阐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创设 情境 加减法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40-0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也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跟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问题”作为关键的问题导学法是以“导”为中心,以“学”为目的,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 课堂教学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37-02  前言: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教学内容做悉心全面的分析,找出其中的教学因素,相应问
【摘要】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锻炼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课改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线数学教师采取的都是灌输式教学模式,而学生则是通过题海战术来达到知识掌握的目的的。可这种方式只会让学生感觉压力比较大,学习积极性也会降低,根本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组织多种活动来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