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找到了战胜新冠病毒的良药

来源 :丝路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qing5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华社8月7日报道说,中国7月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6.5%。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显示,7月份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10.4%和1.6%,当月外贸额达2.93万亿元人民币,贸易顺差4422.3亿元。在世界商品贸易普遍受限、总额大幅萎缩的背景下,这一成绩相当不错。
  据海关总署统计,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4.24万亿元,同比下降3.2%。进口额为6.53万亿元,同比下降3.3%。
  应当考虑到,中国目前仍然限制本国的对外接触,高度重视确保安全,严防疫情从国外输入导致国内疫情复发。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外贸进出口好于预期。
  中国外贸复苏如此迅速的原因在于,政府在应对危机时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刺激进出口的措施,其中包括减免和返还出口商品税款,扩大对外贸的贷款,加强对出口贷款保险的支持力量,把出口转向内销。李魁文说,这些措施帮助外贸企业渡难关、保市场、保订单,有力促进了出口。他表示,上半年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增长32.4%,医药材及药品、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分别增长23.6%和46.4%。
  同时,受疫情防控影响,“宅经济”消费也被带动了起来。“宅经济”是随着互联网发展和居家办公人数增加而出现的新名词。与此相关的笔记本电脑出口上半年增长了9.1%。
  令人惊喜的是,中国外贸在危机影响下快速转型,新的增长方向不断成型。首先,对变化反应灵敏的民营企业在外贸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发生后,外贸复苏的推动力量正是来自这类企业。上半年民营企业已成为外贸中的最大玩家,其进出口额增长4.9%,达到6.42万亿元,几乎占到中国全部外贸额的一半(45.1%)。
  国际互联网贸易也大幅增长。这种基于在线购买、無接触送货和精简贸易链条的商业活动事实上成了新的贸易部门。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等)外贸增长26.2%,其中出口增长287‰进口增长24.4%。
  中国快速把外贸市场从深受疫情影响的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这也推动了外贸的复苏。据海关总署统计,上半年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额达2.09万亿元,增长5.6%。这一金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7%。东盟在今年第一季度取代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有意思的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保持稳定。上半年,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进出口虽然同比下降0.9%,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相关国家的内部问题导致的。对这些国家的外贸在中国进出口中的占比则进一步提高。这些数据显示,美国的反华举措虽然迫使中国转向其他市场和伙伴,但很可能无法对中国造成伤害。
  专家指出,中国在应对危机时快速提高了海关通关效率,扩大了进口商品种类,加强了对农产品和食品进口的保护。此外,中国支持自贸试验区、自贸港和保税区的建设,彰显了中国对开放政策的坚持。全国海关部门还竭尽全力确保外贸生产链和供应链的顺畅运行。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声明称,目前正在“研究出台新的支持稳外贸政策措施,努力促进外贸外资稳定发展’。因此,世人很快将看到更多与中国开展贸易合作的机遇。
  今年秋天,中国将举办新一届国际进口博览会。这项活动已成为中国发展外贸的重要平台。
  从各方面看,中国仍将继续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世界各国若能“借中国之风扬本国之帆”,便能以最小的损失走出危机。-
  (米哈伊尔·莫罗佐夫:俄罗斯《劳动报》观察家)
其他文献
2017年6月20日,中国国家电网成功购入希腊电网运营商ADMIE(希腊国家电网公司)24%股权,交易金额为3.2亿欧元。国家电网在全球电力市场的投资令人瞩目,此前投资意大利、葡萄牙、澳大利亚等6个国家的能源网,这些项目均实现稳健运营。那么国家电网此次选择希腊是基于哪些考虑呢?  中国电力行业对外投资现状  电力属于国家战略型资源。发电原材料的垄断和高资本壁垒的特性使电力行业主要由一些大型国企垄断
期刊
“一带一路”建设为西部大开发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提高沿边开放水平,打造富有活力的沿边开放开发经济带,将极大地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  扩大西部沿边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西部地区扩大沿边开放有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当前,我国正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虽然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但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需要通
期刊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往来和产能合作日益密切,对物流服务的品质和效率要求不断提高,多式联运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海关需要主动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趋势,找准掣肘因素,在筑牢安全防线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多式联运监管的整体性、协同性和有效性,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  多式联运建设的阶段性成效  我国交通部等部门将多式联运定义为“依托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提供全程一体化组织的
期刊
连续举办三届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体现了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立场,也表达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红利,主动提振全球经济的诚意,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国际正常贸易的当下,中国坚持举办第三届进博会,进一步展现了中国最近确立的“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发展思路。  彰显国际贸易合作的决心  仍在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挫伤世界经济发展。
期刊
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发表题为《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的重要演讲,提出“要着力深化环保合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此前,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也提到,要“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在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蔓延,使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进程不同程度地陷入“降速”甚至“暂停”状态。人类社会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重大风险和挑战。  经历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漫长历史,人类一直在与形形色色的危难和灾祸进行抗争,与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考验进行博弈。在这个循环往复的历史过程中,不期而至的传染病和流行病,始终是全人类不得不应对的重大风险和共同威胁。此次突发并迅速扩散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
期刊
说起丝绸之路,往往指的是古代中国连接亚洲西部、非洲和欧洲的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明朝郑和下西洋所经过的路线就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笔者曾经在巴基斯坦和伊朗从事过新闻工作,也曾访问过阿富汗和土耳其。根据笔者的了解,陆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1500年到1600年之间)仍在使用。也就是说,从中国的汉朝到明朝长达17个
期刊
受自然、社会、技术和政策等因素制约,甘肃经济欠发达,具备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数最偏少且散点分布,要想赶上新时代发展步伐,必须“守正”,筑牢决定长期发展的“基本盘”,发挥资源禀赋、劳动力成本、发展空间等优势;还必须“出新”,抢抓机遇的窗口期,用好技术、资金和政策红利等外推力,突出园区集中、跨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促进要素聚集(城镇化和园区建设),聚力产业提升(产业转移和结构转型),这样才能打开突破口,
期刊
总结七年来“一带一路”建设走过的历程,主要有四个非常突出的特点。第一,“一带一路”的核心是“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一直是“一带一路”追求的目标。可以说,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一直和国际社会在共同书写一本大书,书名叫《世界是通的》。第二,“一带一路”的关键是“共”,共商、共建、共享的“三共”原则一直贯彻于“一带一路”的整个实践过程。“一带一路”框
期刊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举办的线下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充分体现了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坚定决心。在当前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更显示了其特殊价值。  两届进博会成绩突出  从前两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来看,进博会已经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经贸活动的新载体,日渐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方向标和助推器。成绩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活动规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