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师课堂反馈行为比较分析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vi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反馈行为是一种教师对课堂情况进行了解的行为,不仅对教学来说有着非常大的效果,而且还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初中阶段的数学相比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来说更加困难,面对新的教学改革发展要求,就要充分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学习到数学知识.本文阐述了初中数学教师课堂反馈行为的比较与分析.
  【关键词】反馈行为;初中数学;课堂反馈
  课堂反馈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教学行为,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还能使得教师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课堂反馈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交往问题,彼此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有利于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与研究,从而改进教学的方法,优化教学环节,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得到真正的提升.高质量的课堂反馈不仅能够使得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好,还能提高课堂的效率,在教学中也能够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并且形成一定的督促作用,好的课堂反馈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课堂反馈
  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课堂反馈行为来确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了解到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知识,还是已经掌握得更加深刻[2].通过提问方式来实现课堂反馈是比较基础性的方法,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和数学教学的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巧妙地设置问题,启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掌握的状况,从而针对此进行调整优化数学教学的方案.设计数学问题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设计一些有着开放性特征的问题,让学生在回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多维度的思考,这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
  例如,结合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如“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讲述的时候,教师就可通过设置多样化的问题,如“x 2=3;y 1=5;x y=5”,像这样出题之后,让学生进行思考,如果学生能够将题目中的前面两题给做出来,则学生的一元一次方程学习得还不错.或者是为学生提出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的方式,查看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学习认知狀况,如设置问题“商场中一条裤子将成本提高20% 标价,然后以九折进行出售,获利20元钱,那么这条裤子的成本是多少?”.问题当中涉及利润问题有哪些基本量,九折是什么意思,利润是怎么算的,让学生对这些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及时的反馈,教师在找到学生的学习问题所在的时候,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就能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在实际教学中精讲多练,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中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积极性,这样才能为课堂反馈教学活动的良好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语言和非语言反馈的全面认知
  由于教学的信息是可以通过不同的符号来进行传递的,教师则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得到的反馈信息分为语言反馈以及非语言的反馈[3].语言反馈又主要以口语反馈以及书面反馈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语言以及笔记等方面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非语言方面的反馈则主要包括了眼神、体态、面部表情以及手势方面,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便需要开始重视起学生的语言反馈以及非语言反馈了,在这些反馈中还分为正反馈以及负反馈.正反馈则表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反馈是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这便是正反馈.而负反馈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反馈情况,了解到学生对哪些内容感兴趣,对哪些内容不感兴趣,而在之后的教学中则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讲进行教学,使得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
  三、通过评价的方式来进行反馈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教师需要得到反馈,学生也需要得到反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了解到自己是否得到了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评价的方式来让学生得到反馈,由于不少学生很少对自己的成绩情况以及学习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在学习的时候则会出现难以提升的情况.例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做一张成绩反馈表,从而让学生得到自己的学习反馈,使学生知道自己到底是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以及让学生对自己的优势有充分认识,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还能使得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看到自己的成长.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让学生自主地对自己的同桌进行评价,并且让他们找出同桌在进行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接着再将问题告诉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还能让学生得到自己的学习反馈,从而知道在哪个方面进行改进.
  四、结 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并且根据正反馈以及负反馈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芬芬.初中数学教师课堂反馈行为比较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8.
  [2]陈莉.新老教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行为比较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3.
  [3]李娜,莫雅慈,吴立宝.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错误反馈的类型研究——基于24节录像课的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6(5):59-64.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如何提高,本文提出了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来解决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力的培养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和根本目标.思维能力作为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已成为初中生应具备的三大学习能力之一.笔者根据初中数学教学中初中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在问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阐述.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很大改善.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教学;
【摘要】初中数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因此,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对知识的探究兴趣.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课堂教学的现状,并对如何提升课堂效率提出有效的措施,希望会让初中学生对学习数学更有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策略  一、引 言  众所周知,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课堂效率直接决定着教学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完成.
【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和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新的教学形势走进课堂,微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其借助互联网科技的优势.可以在初中的数学课堂中实现改革和创新.笔者将通过对微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的作用和方法进行综述,并发现教师应该在教改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微课堂对教学的作用,在教学中敢于应用和创新,让学生可以更加有效的学习初中数学的各个知识点.同时本文为初中数学微课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依
【摘要】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切学科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想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高效地掌握知识,能充分利用课堂进行学习和思考,就要对问题进行有效设计,只有好的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设计;有效性  我们不难发现,数学的教学过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