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关盐类的溶解性,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点中,有众多的概念,发现学生对这些知识难掌握,现将化学新课标中的物质分类思想应用于化学教学实践中,使这些知识变得简单化,便于记忆,学生能快乐、轻松地掌握应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现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电解质;盐的溶解性;化学教学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和简单化,还可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利用规律再去探究化学反应的可能产物及其新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时,首先要明确分类标准,分类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当分类的子项仅两项时,只掌握其中简单一项,另一项也就掌握。
一、有1可溶,银盐除外;硫酸盐中,难溶钡铅——记住盐的溶解性
(一)若不是硫酸盐,“有1可溶,银盐除外”。只要盐电离的离子电荷有1时就能溶于水。如Ca(HCO3)2、Ba(H2PO4)2?的阴离子电荷是1,故溶于水。而Ca HPO4?中阴、阳离子的电荷都不是1,故难溶于水。“银盐除外”,是指银盐中虽然Ag+的电荷是1,但仅Ag NO3?溶于水外,其余的银盐一般是难溶于水的。
(二)若是硫酸盐,“硫酸盐中,难溶钡铅”。即硫酸盐中仅BaSO4、P b SO4两种盐是难溶于水的,其余的硫酸盐是可溶于水的。
(注意:上述结论仅适用中学化学的绝大多数盐。例如:有1的盐中,Cu2S、Ca F2难溶于水。银盐中,A g F溶于水)
二、高氧低还,两氧两还—————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众多概念
(一)高氧低还——即元素的高价在反应物时,儿物质是氧化剂;元素的高价在产物时,此物质是氧化产物。元素的低价在反应物时,此物质是还原剂;元素的低价在产物时,此物质是还原产物。
“高氧低还”4个字就能轻松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还能判断元素在物质中:呈最高价时,此元素只有氧化性。呈最低价时,此元素只有还原性。呈最中间价时,此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二)两氧两还——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分类出两个“氧”字和两个“还”字。氧化剂、氧化性、(两个氧字)||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两个还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剂也分类出有两个“氧”字和两个“还”字。还原剂、还原性(两个还字)||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两个氧字)。
MnO2+4HCl(浓)=MnCl2+C12↑+2H2O
在上述反应中的Mn O2氧化劑、氧化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中的HCl:还原剂、还原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两氧两还”4个字又能轻松的掌握了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反应中表现的性质以及反应产生的结果。
三、快变快丢,丢后守恒——快速书写离子反应
(三)变后不丢。关注脚标——电解质变成的阴、阳离子都不能丢,若少量应关注脚标,若过量与脚标无关。
综上所述,若将高中化学新课标中的物质分类思想灵活应用在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能使化学知识系统化,复杂内容简单化,学生轻轻松松学好化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电解质;盐的溶解性;化学教学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和简单化,还可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利用规律再去探究化学反应的可能产物及其新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时,首先要明确分类标准,分类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当分类的子项仅两项时,只掌握其中简单一项,另一项也就掌握。
一、有1可溶,银盐除外;硫酸盐中,难溶钡铅——记住盐的溶解性
(一)若不是硫酸盐,“有1可溶,银盐除外”。只要盐电离的离子电荷有1时就能溶于水。如Ca(HCO3)2、Ba(H2PO4)2?的阴离子电荷是1,故溶于水。而Ca HPO4?中阴、阳离子的电荷都不是1,故难溶于水。“银盐除外”,是指银盐中虽然Ag+的电荷是1,但仅Ag NO3?溶于水外,其余的银盐一般是难溶于水的。
(二)若是硫酸盐,“硫酸盐中,难溶钡铅”。即硫酸盐中仅BaSO4、P b SO4两种盐是难溶于水的,其余的硫酸盐是可溶于水的。
(注意:上述结论仅适用中学化学的绝大多数盐。例如:有1的盐中,Cu2S、Ca F2难溶于水。银盐中,A g F溶于水)
二、高氧低还,两氧两还—————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众多概念
(一)高氧低还——即元素的高价在反应物时,儿物质是氧化剂;元素的高价在产物时,此物质是氧化产物。元素的低价在反应物时,此物质是还原剂;元素的低价在产物时,此物质是还原产物。
“高氧低还”4个字就能轻松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还能判断元素在物质中:呈最高价时,此元素只有氧化性。呈最低价时,此元素只有还原性。呈最中间价时,此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二)两氧两还——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分类出两个“氧”字和两个“还”字。氧化剂、氧化性、(两个氧字)||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两个还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剂也分类出有两个“氧”字和两个“还”字。还原剂、还原性(两个还字)||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两个氧字)。
MnO2+4HCl(浓)=MnCl2+C12↑+2H2O
在上述反应中的Mn O2氧化劑、氧化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中的HCl:还原剂、还原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两氧两还”4个字又能轻松的掌握了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反应中表现的性质以及反应产生的结果。
三、快变快丢,丢后守恒——快速书写离子反应
(三)变后不丢。关注脚标——电解质变成的阴、阳离子都不能丢,若少量应关注脚标,若过量与脚标无关。
综上所述,若将高中化学新课标中的物质分类思想灵活应用在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能使化学知识系统化,复杂内容简单化,学生轻轻松松学好化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