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农机问题的研究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机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我国一些惠农政策的大力实施,农业机械化进程不断推进,机械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农艺师农作物的培育种植的过程,农机则是与之相关的农业活动或农产品初加工所需的设备与机械,在现代化的农业种植技术中,农机与农艺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目的在于为农作物的生长和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农作物的种植从传统的散、乱、小的模式中发展到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发展模式。本文就农机农艺结合的发展阶段、发展问题等进行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农机农艺;结合;发展阶段;问题
  农艺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农业学科,曾对我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创新起过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时至今日,尽管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已不像过去那样突出,但是其基础作用仍然不可小觑。农艺学作为农业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以研究农作物生产技术与原理为核心的一门科学。它所包涵的内容很广泛,从农作物的栽培、种植,到土壤的管理与改善,从对农作物的照护管理到农具的更新与使用,从农产品的收割到初步加工,再到制成成品流通至市场,可以说都与农艺学紧密联系。由此也可以看出农艺学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基础作用。农艺学是农业发展基础中的基础,没有农艺学的革新与发展,就没有农业的发展与创新。农艺农机的联系不仅仅是技术的联系,二者的相互协调与发展对整个农业现代化进程及整体的经济结构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经济的基础。中国的地形问题决定了农业生产中推进机械化的难度,但是随着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业农机结合条件的成熟,我国的农业生产正在向农机农艺协调发展方向转变。
  1、农机农艺的相互关系及农机农艺结合的必要性
  1.1 农机农艺的相互关系
  在整个世界的农业发展史上,从原始农业到古代农业、近代农业再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中探讨农艺和农机的关系,都能看到农业种植培育技术与农业生产工具之间属于相互依靠、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尤其是从近代农业阶段开始,农机农艺更加紧密的关系被凸显出来。近代农业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各种农业机械也随之发展,例如蒸汽机带动的脱粒机等固定作业机械、柴油机带动的机械化生产已经使得农业生产的工具开始代替了部分传统的人畜力。到了现代社会,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等不同学科的深入研究与相关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了农业现代化机械化的发展一剂强心针,新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模式是规模化、集约型,农业机械的发展也体现出了智能自动化、大型化和信息化的特征。机械化的装备是农业种植培育的保证,农艺是农机的载体,二者密不可分。
  1.2 农艺农机结合的必要性
  农艺农机的联系不仅仅是技术的联系,二者的相互协调与发展对整个农业现代化进程及整体的经济结构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现代农业生产的目标是高产、高效、优质,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区域化、农机的研发与灵活使用入手。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体现在农艺的布局上通过集中管理和培育大大降低人力物力的损耗,减少农机的投放量,提高机械工作效果;区域化则体现在不同地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点不同来设计不同的耕作制度和机械化作业要求。农机的研发与灵活使用体现在技术经济对整个农业生产效益的影响上,农机研发本身存在周期长、投资大的特点,所以要强调农艺的适应性;要注意农机的机动灵活以及耐用性和可靠性,保证农机在不同的环境中能顺利工作,获得预期的效益。
  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现在,我国的农业管理部门也特别出台和相关的管理法规和意见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行了科学的规划,鼓励农机装备和农艺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扶持农业技术的培训与服务,加快农机农艺的融合。
  2、农机农艺结合的发展阶段
  我国农机农艺的发展经历了从农机适应农艺到改进农艺适应农机作业再到创新农机农艺协调发展的历程。
  农机适应农艺的阶段是以农艺为主保证农业生产的阶段,是在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发展比较落后,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阶段以增产为核心的阶段。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农艺一直处在主导地位,通过不断改变农机的功能来适应农艺的发展。
  改进农艺适应农机作业的阶段是农业机械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多作用,机械接入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的阶段,这一阶段,通过农艺部门的技术改变和技术指导使得作物能满足农机作业的要求,保证作物的高产与高效处理。
  2.1创新农机农艺协调发展阶段则
  是从农机农艺的相关作业程序入手,在保证农耕生产的产量质量的基础上,对农艺技术程序与农机作业过程进行创新组合,使得农机农艺的配合更为合理科学,实现生产作业系统的整体化与可持续发展。
  2.2 走遗传育种技术之路
  现代的育种技术呈现出多样性、交叉性的特征。这种新的育种技术的发展,其中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生物育种技术的出现,正在改变着传统育种技术的瓶颈,给育种带来了新的发展。以现代生物技术改良后的农艺新品种越来越多,为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带来了显著的实用性效果,推动了整个农业的发展。
  2.3 走农艺生态发展之路
  农业生态化,也就是走绿色农业的发展道路,是以清洁、环保为主要目标的农业新理念。绿色农业发展道路,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农业生态化,对于生活环境的保护,更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在绿色农业的发展中,当前主要从农业废弃物的重复利用、农产品的商品商业化加工制作以及农产品的市场流通等方面来进行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做好农机农艺融合工作的建议
  目前,农机农艺结合中仍存在农机单一化农艺多样化、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农业生产的规模小无法达到农机生产要求、农业种植与培育观念落后僵化的情况,这给农机农艺的创新结合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做好农机农艺结合工作,加强相关技术与理念的培训是基础,促进农业生产的整合與合理规划是前提。农机农艺结合涉及到农业种植技术改进、农机科研、相关配套技术的推广、农机的生产制造、政府管理部门的资金支持等多个方面。要做到各部门人员的协调组织与实践中的切实应用就要从思想上改造农民的观念,管理部门做好整体规划,全面协调研究机构、生产单位与操作实体的组织配合工作,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机农艺的融合。
其他文献
<正>由运城市果业发展中心、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运城分公司和格林大华期货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18年苹果期货策略报告会于1月5日在运城市召开,来自山西、陕西、河南等省的
张老黑,本名张海龙,在自己黑金刚土豆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张海龙又瞄上了甘肃的另一个特色产业——兰州百合。在兰州百合产业近两年发展较缓状况下,他以一个生意人独有的豪爽
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领域的技术之一,电子柬辐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的杀菌与保鲜。近年来,利用电子柬辐照技术降解食品中兽药残留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电子束辐照技
保健药品企业如何有效预判客户流失率、如何精准识别不同产品在客户吸引力和流失方面的差别等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企业海量交易数据,从客户层面构建顾客流失率预测模型
城镇用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下游工业及食品生产和发酵工艺中,絮凝(混凝)技术是一种经济、简便、最普遍的处理方法。目前研制高效无毒的絮凝剂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重要
随着青岛市的发展与能源结构的逐渐调整,机动车尾气引起的大气氮氧化物污染与光化学污染等环境问题日渐显著。青岛地处亚洲沙尘向太平洋输送的入海通道,位于黄海之滨,沙尘和
本文以支付工具在农村地区的使用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考察了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产业中支付工具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支付工具在农村使用的政策建议,旨在完善
参考国内外铁路调度系统发展现状,充分考虑综合调度的系统需求,提出适应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综合调度系统规划模型,给出系统结构和环境配置的具体方案。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对汽车装配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汽车制造商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不断地研究开发新的车型和各种
<正> 笑城城址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皂市镇笑城村二、四组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13°18′37.7″,北纬30°50′59.2″。距天门市区36.4公里,距皂市镇7.5公里(图一)。城址地处山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