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课标,设置教学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的方法和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分析本条标准,教学应该以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为基本要求,而让学生学会解释这种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是教学重点。课标还对完成这两个方面做了具体要求,就是运用实例,即达成该标准的条件是能够结合具体的城市实例分析其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分析和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的方法和能力;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关注自己周围城市的发展和变化,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三、教学过程
  【预复习成果检验,导入探究课题】展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的图片并请学生进行辨认,进一步提出本课探究课题“如何通过合理的组合功能分区,从而使它们变成一座既有发展潜力而又美丽富饶的城市呢?”。
  师:我为大家准备了三个探究活动,帮助大家探究怎样建立美丽富饶的城市,下面就请同学们进入活动吧。
  【探究活动一】这些功能分区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什么呢?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到问题的答案。
  生: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地域结构的模式有:①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不断侵入和迁移。②扇形模式:交通工具影响。③多核心模式:地价、交通、居住等因素影响。
  反馈活动:展示图片“2014年嘉峪关市土地规划图”和“嘉峪关市南市区规划图”。
  师:请同学们根据“2014年嘉峪关市土地规划图”和“嘉峪关市南市区规划图”分组讨论并指出嘉峪关市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生:从两幅图分析来看,嘉峪关市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应该是多核心模式。
  【探究活动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师:这些功能分区是不是可以随意组合呢?
  生:不可以。
  师:那组合时该注意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2页相关内容,并找出问题答案。
  生: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城市内部结构的因素有:①经济因素,这是主要因素。②其他因素。
  师:对,下面我们先来研究经济因素的影响。
  展示幻灯片,通过学生的阅读,主要研究经济因素中的地租因素。
  师: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是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
  展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请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师: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得出: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距离增加而递减,商业变化最陡,说明其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最急剧。
  师: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图中OA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AB和BC呢?
  进入学生活动:请同学分别饰演:房地产开发商,企业家,商人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地段,并阐述选择原因,最后由全体学生共同填表。(略)
  (展示“城市地租高低分布图”,请学生回答问题)
  师:影响地租的因素除了刚才讨论的“与市中心远近”之外,还有什么?
  生:交通便捷程度。
  师:下面我们通过阅读来研究其他因素的影响。
  展示教材23页图2.8“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举例”,请学生总结影响城市内部结构的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①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宗教与民族);②历史因素(早期土地利用、历史背景),展示“酒泉市钟鼓楼景观图”,理解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③行政因素(引导或划分不同功能区)。
  【探究活动三】城市地域结构会变化吗?
  播放“甘肃省嘉峪关市宣传片”。
  师:城市地域结构会变化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回答问题:①城市的地域结构会不会改变呢?②如果会改变,是受到什么影响呢?③城市的地域结构会怎么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成果总结:城市地域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城市的发展,它会面临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各方面问题。因此,工业区外迁,商业区在内部扩大,城市地域结构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师: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的探究,我们最终得出结论,要把城市建设的美丽富饶,就必须合理地规划和布局各个功能分区。最后通过本课学习,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
其他文献
“陶博士并不仅仅属于中国,而是属于世界的……在美国,大家都知道陶博士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这是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在《纪念陶行知博士》中对陶行知先生的评价。宋庆龄更说陶行知先生是“万世师表”。陶行知先生虽然主要生活在民国,但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在今天依然有宝贵的指导借鉴意义。他的“教育救国”在当时虽然没有实现,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在当下的中国是不易之真理。在陶行知先生的众多创造性教育思想和实践
摘 要: 学困生是一个班级里的特殊群体,因其学业成绩低,不能循规蹈矩,处在班级的灰暗角落。把握学困生的成因,帮助和改变学困生的现状,既是“以人为本”教育的必然要求,又是贯彻教育平等原则的重要举措。为此,教师应当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分析造成学困的原因,优化学习过程,帮助他们摆脱学习困境。  关键词: 学困生 因素 对策  一、学困生的界定及表现  所谓学困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识、本领、品格、方法、体质等
1.教学方法坚持全面创新  改进美术高考教学方法,全面更新美术高考教学思想,提倡美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使美术直接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务。注重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的教学,在传授技艺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专业理论和文化素养及创作思维的培养,进一步推动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和美术教育思想的完善,使美术高考教学真正成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在重视绘画技术目标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使美术课的学习过程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