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着重分析了高职学生的主要特点,并根据作者的实际经验,提出加强高职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思考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校的一种新类型,他的出现适应了国家对职业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职业教育层次,造就了大批应用性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不光是学习成绩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可能在思想品质及自制力等方面可能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学习成绩偏低的学生在自我约束方面表现的往往不尽如人意。根据平时工作的总结,可将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几个突出特点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
一、 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当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一是普高类的学生,这类学生又分为普文、普理,两类。也是通过高考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高类学生的文化课水平相对较高,但之间的差距比较大,从入学成绩看由 200 分到 500 分左右构成,成绩跨度比较大;二是对口类的学生,这类学生主要是由各地中专或者同类学校培训,通过统一考试进入高职院校的,对口类学生的专业知识相对较高,但基础课的成绩普遍较低;三是五年制、预科类学生,这类学生的专业课和文化课的知识相对较低,所以在培养上难度较大。
二、 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情节浓厚,但文化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决定的:一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就非常注重专业的教育与培养,提倡学生要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二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在原来的中专就从事专业学习,将来毕业后也希望凭借专业的一技之长来找工作。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更重视专业的学习, 而轻视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这就造成了高职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学到了知识却丢掉了智慧。所以,文化基础薄弱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不及格科目也大都集中在文化课上。
三、 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压力较大,期望值较高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承受的压力普遍较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内心中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二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要更早的接触社会,能不能找到工作或者是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等等;伴随着压力的同时他们的期望值又非常高 自身渴望自立,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并且想得到社会的认可。
四、高职院校的学生有思想意识淡化的趋势
思想意识的淡化是当今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新时期随着“ 80 后”、“ 90 后”来到大学校园, 个性化、风格化,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个体竞争观念趋于突出的社会背景下,集体主义的观念趋于弱化,他们的行事原则通常是一切以个人的感悟、喜好为出发点,以自我为中心。
通过对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以及现今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证明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在借鉴他人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摸索,以下几点工作体会有助于开展好学生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一)、注重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结束了高中紧张而忙碌的学习,进入了蒙昧以求的大学,有的是理想中的学校,有的是与本科院校擦肩而过,有的是调剂的专业,导致的结果是有的学生欣喜,有的学生灰心沮丧。因此,在开学初,针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学生的心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1、确实做好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普及高职教育的性质、特点,重点做好专业思想教育。通过专业介绍可以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让学生明白只要通过努力是可以创造出辉煌的职业人生,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上进心。
2、带领学生学习学院的规章制度。带领学生学习学院的规章制度,可以帮助新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校,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要求,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3、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与引导。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自己,思考自己的过去,正视自己的现在,设计自己的将来。
(二)、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级干部队伍
班干部队伍的建设是高职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能力强、学生威信高的班干部集体对班级管理成败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管理作用,在各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严格遵守校纪班规,严于律己,有强烈的班级荣誉感等。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奋斗目标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定要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便有了前进的动力。这个目标要有如下几个特征:相当的挑战性、相当的必要性、相当的可行性。有相当的挑战性才有足够的诱惑力,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成功后才会有强烈的成就感;有相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大家才觉得有奔头、才有投身进取的必要。
(四)、注重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俗话说管理,管理,只有你管,学生才会理你。所以,对待学生,首先得管,可是当今高职学生,只有管理没有教育也是不行的。有道是只管不教视为虐,只教不管视为宠,不管不教,视为纵;又管又教视为育。也就是对待学生既得教育又得管理。
(五)、要处理好“严”与“爱”的关系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严格要求是必须的,但严格要求不等同于不充满爱心,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要用爱心去对待每一名学生,用爱心去关心每一名学生,时刻把学生装在心里,对学生体贴爱护,使自己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师长。
(六)、注重自身修养,树立良好榜样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老师应注重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以身作则。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具体体现在才干、智慧、优雅、道德高尚等方面,不是单一的。人非圣人,不可能具备全部的素质和美德。但是要做好班主任,道德修养非常重要。因为班主任是各项工作任务的中间者和具体执行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权威,班级管理就会变得比较容易。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思考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校的一种新类型,他的出现适应了国家对职业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职业教育层次,造就了大批应用性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不光是学习成绩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可能在思想品质及自制力等方面可能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学习成绩偏低的学生在自我约束方面表现的往往不尽如人意。根据平时工作的总结,可将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的几个突出特点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
一、 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当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一是普高类的学生,这类学生又分为普文、普理,两类。也是通过高考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高类学生的文化课水平相对较高,但之间的差距比较大,从入学成绩看由 200 分到 500 分左右构成,成绩跨度比较大;二是对口类的学生,这类学生主要是由各地中专或者同类学校培训,通过统一考试进入高职院校的,对口类学生的专业知识相对较高,但基础课的成绩普遍较低;三是五年制、预科类学生,这类学生的专业课和文化课的知识相对较低,所以在培养上难度较大。
二、 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情节浓厚,但文化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决定的:一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就非常注重专业的教育与培养,提倡学生要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二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在原来的中专就从事专业学习,将来毕业后也希望凭借专业的一技之长来找工作。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更重视专业的学习, 而轻视了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这就造成了高职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学到了知识却丢掉了智慧。所以,文化基础薄弱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不及格科目也大都集中在文化课上。
三、 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压力较大,期望值较高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承受的压力普遍较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内心中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二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要更早的接触社会,能不能找到工作或者是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等等;伴随着压力的同时他们的期望值又非常高 自身渴望自立,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并且想得到社会的认可。
四、高职院校的学生有思想意识淡化的趋势
思想意识的淡化是当今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新时期随着“ 80 后”、“ 90 后”来到大学校园, 个性化、风格化,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个体竞争观念趋于突出的社会背景下,集体主义的观念趋于弱化,他们的行事原则通常是一切以个人的感悟、喜好为出发点,以自我为中心。
通过对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以及现今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证明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在借鉴他人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摸索,以下几点工作体会有助于开展好学生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一)、注重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教育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结束了高中紧张而忙碌的学习,进入了蒙昧以求的大学,有的是理想中的学校,有的是与本科院校擦肩而过,有的是调剂的专业,导致的结果是有的学生欣喜,有的学生灰心沮丧。因此,在开学初,针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学生的心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1、确实做好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普及高职教育的性质、特点,重点做好专业思想教育。通过专业介绍可以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让学生明白只要通过努力是可以创造出辉煌的职业人生,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上进心。
2、带领学生学习学院的规章制度。带领学生学习学院的规章制度,可以帮助新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校,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要求,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3、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与引导。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自己,思考自己的过去,正视自己的现在,设计自己的将来。
(二)、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级干部队伍
班干部队伍的建设是高职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能力强、学生威信高的班干部集体对班级管理成败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管理作用,在各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严格遵守校纪班规,严于律己,有强烈的班级荣誉感等。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奋斗目标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定要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便有了前进的动力。这个目标要有如下几个特征:相当的挑战性、相当的必要性、相当的可行性。有相当的挑战性才有足够的诱惑力,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成功后才会有强烈的成就感;有相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大家才觉得有奔头、才有投身进取的必要。
(四)、注重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俗话说管理,管理,只有你管,学生才会理你。所以,对待学生,首先得管,可是当今高职学生,只有管理没有教育也是不行的。有道是只管不教视为虐,只教不管视为宠,不管不教,视为纵;又管又教视为育。也就是对待学生既得教育又得管理。
(五)、要处理好“严”与“爱”的关系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严格要求是必须的,但严格要求不等同于不充满爱心,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要用爱心去对待每一名学生,用爱心去关心每一名学生,时刻把学生装在心里,对学生体贴爱护,使自己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师长。
(六)、注重自身修养,树立良好榜样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老师应注重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以身作则。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具体体现在才干、智慧、优雅、道德高尚等方面,不是单一的。人非圣人,不可能具备全部的素质和美德。但是要做好班主任,道德修养非常重要。因为班主任是各项工作任务的中间者和具体执行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权威,班级管理就会变得比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