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辛而复杂的劳动,与社会、学生俱进,是逐步完善的过程。本文浅谈一下本人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勤协调培养沟通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辛勤的劳动,也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要臻佳境,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开拓探索前进,不断完善、提高,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抓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勤跟学生,抓常规,对学生严格要求
①勤跟班:要做到三勤,即:勤观察、勤思考、勤动口。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发现问题并解决,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班级的常规管理真正落到细处到实处。如早读、课间操、晚自修等。
②针对个别自觉性不高的学生,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严格要求、约束学生,对学生学习和生活提出高要求和目标,让他们严格按要求学习和生活,追求进步。
③班会课自由发言,采用实话实说的形式。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谈理想,谈对同学和老师的看法,谈对某一件事的认识,谈班级的管理等让学生找出班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暴露出各方面的问题时。马上沟通、解决。
二、密切协调和配合科任老师
①尊重科任老师对班务工作的建议与意见。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相信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②经常性地向学生做一下各科任老师的宣传广告。宣传科任老师的长处、优点和劳动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树立老师的威信。
③班主任本身也要重视本学科的教学效率与质量,提高自己的威信,否则班主任工作会大打折扣。
三、大力培养班团干部
运用民主、自荐、演说选拔的方式,树立和维护班团干部的威信。加强培训,让班团干部从事多项工作,达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学生能做的事我一般不都把机会留给他们。
①实行班团干部轮流值日制,记录常规工作,出现问题及时地解决。培养班干部的工作能力,班团干部多人次被评为省、市优秀学生干部。
②班长组织召开班团干部会议,把讨论结果与班主任沟通反馈。
在班团干部的带动下,班级多次获省、市先进集体。
四、激励学生学习和解决心理问题
(1)注重边缘学生和优等生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兴趣小组活动。班级有多人次获省奥赛一、二、三等奖。
(2)后进生问题:一旦放弃会把中偏下生拖下水。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予以激励,制订相应的各阶段经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让他们感觉到有希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带动其他中偏下生的学习,也消除了对其他同学的影响。
(3)激发学生的学习:
①营造竞争氛围:开展宿舍间、小组间、男女同学间的竞争。针对比较群体间可能存在基础差异比较大的情况,以年段名次变化为依据衡量比较,而不是以绝会使成绩作为标准进行比较。这样会使成绩中下的学生进步更明显,更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②平时经常性地向学生介绍大学生活与高中的紧张学习不同,一般大学与重点大学的文化氛围不同,以此激发学生对大学的向往、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性。邀请考上名牌大学的学长们谈高中学习经验和丰富的大学生活,并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
③进行学习经验交流。可由学有困惑的同学畅谈问题所在,后与各科成绩优秀的、科代表或总分前列的同学进行交流,展示各自的学习方法与心得,解决存在问题,达到以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④针对不同的学习时期,进行多方位的心理指导。如在高三时谈“高三生活八大关键词:梦想、考试、偏科、效率、竞争、焦虑、高考综合征、情感”,高考状元谈各科的复习策略,如何克服学习中的高原现象等。适时邀请心理学老师开展心理讲座。
五、与家长经常性的沟通
主动与学生家长密切配合,通过学生家长,经常地、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情况,有利于搞好班主任工作。因为学生有时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是不一致的。一个在校遵守纪律、热爱学习的好学生,在家里不一定就是一个爱劳动、有礼貌的好孩子。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联系,有利于保持班主任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学校班主任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而学生家长的教育往往是盲目的、无计划的、随意性很大,有时甚至和班主任的教育相矛盾。如果班主任不保持与学生家长的密切联系和协调配合,那么班主任教育将事倍功半。班主任与学生家长配合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处理好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班主任是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是联系学生家长的纽带,与学生家长是平等的关系。对待学生家长,尤其是对待后进生的家长,一定要热情主动,语言亲切,切忌讽刺、训斥,甚至拒人于千里之外。切勿损害家长和学生本人的自尊心。第二,坚持家访学生在场且不告状。家访时应让学生在场,家长、教师、学生在一种温和、平等、轻松的气氛中“三方对话”,使学生接受教育,既可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同时可以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及时向家长反馈,取得家庭的配合。家访是沟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桥梁,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又是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真正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实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勤协调培养沟通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辛勤的劳动,也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要臻佳境,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开拓探索前进,不断完善、提高,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抓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勤跟学生,抓常规,对学生严格要求
①勤跟班:要做到三勤,即:勤观察、勤思考、勤动口。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发现问题并解决,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班级的常规管理真正落到细处到实处。如早读、课间操、晚自修等。
②针对个别自觉性不高的学生,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严格要求、约束学生,对学生学习和生活提出高要求和目标,让他们严格按要求学习和生活,追求进步。
③班会课自由发言,采用实话实说的形式。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谈理想,谈对同学和老师的看法,谈对某一件事的认识,谈班级的管理等让学生找出班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暴露出各方面的问题时。马上沟通、解决。
二、密切协调和配合科任老师
①尊重科任老师对班务工作的建议与意见。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相信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②经常性地向学生做一下各科任老师的宣传广告。宣传科任老师的长处、优点和劳动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树立老师的威信。
③班主任本身也要重视本学科的教学效率与质量,提高自己的威信,否则班主任工作会大打折扣。
三、大力培养班团干部
运用民主、自荐、演说选拔的方式,树立和维护班团干部的威信。加强培训,让班团干部从事多项工作,达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学生能做的事我一般不都把机会留给他们。
①实行班团干部轮流值日制,记录常规工作,出现问题及时地解决。培养班干部的工作能力,班团干部多人次被评为省、市优秀学生干部。
②班长组织召开班团干部会议,把讨论结果与班主任沟通反馈。
在班团干部的带动下,班级多次获省、市先进集体。
四、激励学生学习和解决心理问题
(1)注重边缘学生和优等生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兴趣小组活动。班级有多人次获省奥赛一、二、三等奖。
(2)后进生问题:一旦放弃会把中偏下生拖下水。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予以激励,制订相应的各阶段经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让他们感觉到有希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带动其他中偏下生的学习,也消除了对其他同学的影响。
(3)激发学生的学习:
①营造竞争氛围:开展宿舍间、小组间、男女同学间的竞争。针对比较群体间可能存在基础差异比较大的情况,以年段名次变化为依据衡量比较,而不是以绝会使成绩作为标准进行比较。这样会使成绩中下的学生进步更明显,更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②平时经常性地向学生介绍大学生活与高中的紧张学习不同,一般大学与重点大学的文化氛围不同,以此激发学生对大学的向往、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性。邀请考上名牌大学的学长们谈高中学习经验和丰富的大学生活,并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
③进行学习经验交流。可由学有困惑的同学畅谈问题所在,后与各科成绩优秀的、科代表或总分前列的同学进行交流,展示各自的学习方法与心得,解决存在问题,达到以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④针对不同的学习时期,进行多方位的心理指导。如在高三时谈“高三生活八大关键词:梦想、考试、偏科、效率、竞争、焦虑、高考综合征、情感”,高考状元谈各科的复习策略,如何克服学习中的高原现象等。适时邀请心理学老师开展心理讲座。
五、与家长经常性的沟通
主动与学生家长密切配合,通过学生家长,经常地、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情况,有利于搞好班主任工作。因为学生有时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是不一致的。一个在校遵守纪律、热爱学习的好学生,在家里不一定就是一个爱劳动、有礼貌的好孩子。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联系,有利于保持班主任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学校班主任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而学生家长的教育往往是盲目的、无计划的、随意性很大,有时甚至和班主任的教育相矛盾。如果班主任不保持与学生家长的密切联系和协调配合,那么班主任教育将事倍功半。班主任与学生家长配合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处理好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班主任是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桥梁,是联系学生家长的纽带,与学生家长是平等的关系。对待学生家长,尤其是对待后进生的家长,一定要热情主动,语言亲切,切忌讽刺、训斥,甚至拒人于千里之外。切勿损害家长和学生本人的自尊心。第二,坚持家访学生在场且不告状。家访时应让学生在场,家长、教师、学生在一种温和、平等、轻松的气氛中“三方对话”,使学生接受教育,既可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同时可以给学生讲话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及时向家长反馈,取得家庭的配合。家访是沟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桥梁,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又是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真正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实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