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降解性聚乳酸管套接不同长度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od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套接周围神经缺损的最佳特异性再生间隙长度.方法50只大鼠平分5组,采用聚乳酸管套接双侧股神经,各组间隙为0mm、2mm、5mm、8mm和12mm.12周后,采用HRP逆行示踪,组内一侧股四头肌支和对侧隐神经支之间比较标记的运动神经元或感觉神经元数量.再生神经作光镜、电镜切片.结果5mm和2mm组中运动支标记的运动神经元和感觉支标记的感觉神经元数量最大,切片显示神经再生良好.结论聚乳酸管套接股神经缺损存在运动、感觉纤维特异性再生现象,其有效间隙长度为2~5mm,以5mm长度为优.
其他文献
1982年1月~1999年6月我院采取非手术方法治疗外伤性脾破裂23例,全部治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6例,女7例;年龄10~75岁,占同期外伤性脾破裂212例的10.9%.损伤原因:车祸伤10
呼气峰流速 (PEF)已被广泛用于哮喘患者的诊断和病情的评估。我们以 1秒钟最大呼气量 (FEV1 )为参照 ,观察 PEF与 FEV1 在评价哮喘严重度时两者是否一致 ,PEF与 FEV1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二尖瓣返流(MR)的预后意义.方法对142例AMI患者住院早期(7天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彩色多普勒定量测定其MR.并对MR组及无MR组的临床资料、超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粒细胞缺乏症是甲亢患者应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中最严重的副反应,易引起感染、败血症、休克,甚至甲亢危象而危及生命.我们就本院1996年以来收治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双手移植重建肢体功能的可行性.方法根据ABO血型、Rh血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及淋巴细胞毒性交叉试验等,选择脑死亡者作供
目的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颅面结构与颈椎姿势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拍摄自然头位时的头颅定位侧位片.结果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SN-V
1 病历简介男 ,78岁。因反复性咯血 2月余 ,伴咳嗽、咳白色粘痰、胸闷、消瘦于 1999年 8月 12日入院。体检 :浅表淋巴结不大 ,左肺呼吸音低 ,左肺下部呼吸音消失 ,叩诊实音
目的对口腔正畸患者在矫治前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检测,从而筛选出阳性患者,为推广这项检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样本为近三年准备进行正畸矫正的患者组成,共5246例.并对
以皮神经营养动脉为血供的带蒂皮瓣,由Bertelli(1991)和Masquelet(1992)首先报道.因其解剖简单、操作容易、不牺牲主干血管等优点,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小腿下1/3部、踝关节周围
创伤性肝损伤在腹外伤中的发生率仅次于脾损伤位居第二,而死亡率却占首位,是腹外伤中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的脏器损伤之一.我院1994年3月至2000年12月7年间收治创伤性肝损伤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