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II)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并探讨复方丹参的抗缺血机制.方法: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建立永久性脑缺血模型,复方丹参腹腔内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II)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并探讨复方丹参的抗缺血机制.方法: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建立永久性脑缺血模型,复方丹参腹腔内注射后用ABC法显示IGF-II免疫阳性神经元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大鼠大脑皮质II-V层有较丰富的IGF-II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阳性细胞多见一个细长的突起.对照组大鼠阳性神经元分布较均匀、不密集,60、120、180 d光密度无明显变化j脑缺血组大鼠60 d时密集,较对照组增多明显,光密度增高,但120、180 d数量有所减少,光密度下降,但仍多于对照组.生理盐水处理组IGF-II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变化与单纯缺血大鼠对应时间点相似,用丹参处理后60 d,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较缺血组和生理盐水处理组数量减少,光密度未见明显差异,120 d时数量仍然较密集,多于对照组,180 d进一步减少.接近对照组,但多突起的阳性细胞多见.结论:脑缺血性刺激可诱导大鼠大脑皮质IGF-II免疫阳性神经元增多,丹参干预后IGF-II免疫阳性神经元未见明显增多,但表达IGF-II免疫阳性神经元形态特征发生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我国长寿地区百岁老人慢性病及有关健康指标的情况,并与其他各年龄组进行比较分析。方法以我国7个长寿之乡参加2008--2009年中国老年人口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项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拇指再造手术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 对拇指Ⅲ~Ⅴ度缺损进行拇指再造手术40例,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持续泵入,观察其麻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肿瘤作为一种多基因突变的慢性累积病,某些肿瘤的生成和发展存在着依赖于某个癌基因的现象,即癌基因成瘾或癌基因依赖现象。癌基因成瘾理论由Weinstein在2002年首先提出,癌基
目的 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联合腹部增强CT对诊断胰腺癌、鉴别诊断胰腺良恶性病变以及评估肿瘤町切除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18)F-FDG PET/CT和腹
目的 比较邻苯二甲醛(OPA)和戊二醛在消毒机高负荷运转(工作日内不停机)条件下的耐用性并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 比较2种消毒剂在最小有效浓度内消毒内镜条数,以及2种内镜消毒
目的 探讨无内膜接触缝合技术应用于初次心上型全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外科矫治,以顶防术后肺静脉梗阻发生的可行性.方法 自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25例TAPVC病儿接受体
目的 通过对腕管综合征术前、术中正中神经-拇短展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变化的观察,寻求检测手术效果的可靠指标和时机.方法 对15例腕
目的 观察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淋巴细胞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 尾根免疫MBP68-86建立EAE模型;12d时处死大鼠,分离培养淋巴结细胞;利用旋转式细
背景:迄今对推拿(扌衮)按法作用机制的研究多着眼于软组织、骨关节、神经、血管等宏观层面,还需要从微观细胞学水平对手法力学刺激钙离子通道引发的效应机制进行研究.目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