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详略背后的章法考量(下)

来源 :新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uyun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凡读书,读懂了才能悟透,悟透了才会运用。回答一下开篇提出的问题,诗作(或者文章)详略何以得当?第一,略写的部分主要是为了保证情节的完整性,如《木兰诗》中,如果没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一句,从出征直接到凯旋,故事就不完整了;第二,详略的安排一定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详写的部分一定是作者想要反复强化、渲染,想要提醒读者注意的地方,一切不为主题服务的详写都是败笔,都是要删斫的赘余。所以,略写要的是高度的概括与凝练,能一笔带过的绝不用两句,而详写要的则是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这一点,在后文的木兰辞封和木兰回家这两段就可以得到印证。
  假如《木兰诗》如许多人所误读的那样,写出了一个女英雄的形象。那么,在英雄凯旋之后,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笔墨(24句)写木兰辞封和木兰回家这两段呢?
  先看木兰辞封这一段:“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天子为什么能够端坐明堂?这是将士们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结果啊!再看后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并不是要体现天子多么体恤将士,而是要表现木兰的功劳之大,以至于“策勋”来了一道又一道,是为后面张本。“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故事发生了逆转,没有朝着“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实至名归”的方向发展,她只想回家!为什么?这只能从这首诗所要表现的主题去思考。如前所述,因为诗作所要表现的是一个有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的平凡女子,对于一个英雄来说,在家国危难之际能够挺身而出,担当重任是很难得的,但是在功成名就之时选择功成身退就是更难得的品质了。这说明,诗中的木兰超越了一般英雄的人生理想,甚至也没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志趣”,那么,她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很简单,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与情怀。这里详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重,就是要和后面的“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形成强烈的对比,来强化这个主题。如果再从女儿情态的角度来读,一个集智慧、勇敢与美貌于一身,在高官与厚禄面前能够低调转身、回归自我、归于平凡的女子,那该是多么的令人敬仰,令人喜爱啊!至于有的人把木兰辞封解读为“唯恐泄露了女儿身,引天子震怒”和“愿意回归故里,孝敬爹娘”,那就太浅陋了。
  再说回归故里这一段。诗中接连写了家庭成员的表现:“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些虽然是木兰回家必然会发生的情景,当然也展现了家里人对凯旋英雄的热情欢迎,但是诗中不厌其烦地对家庭成员一一描述,一定有它想要强调的东西。我们还是到文本中去找找,爷娘“相扶将”这是多么温馨和谐的场景啊!十年了,经历了战乱,他们还活着,相互搀扶着过着幸福的晚年;阿姊“理红妆”,历经战乱,姐姐还保持着她爱美的习性;小弟“磨刀霍霍”,说明小弟业已成人,并承担着家里的重任,历经战乱,家里还有猪羊——这不仅是一派欢迎英雄回归的场景,更是一幅乡村幸福安宁生活的图景啊!木兰在家国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出生入死,不就是为了父母安康、亲人平安、家园犹在吗?如此,我们明白了,这里的详写还是为了表现木兰的人生理想(其实也是作者的人生理想)。
  接着写“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和前面写木兰选择回归故里是一个意思,就是要再次强化木兰居功至伟却要回归平凡的人生理想。要知道,对于一个英雄来说,这种彻底的放弃与回归是不容易的;再看诗中连写“开我”“坐我”“脱我”“著我”四个动词,是那么的连贯,那么的轻松,那么的干脆,那么的自然,没有一丝的做作,没有一丝的矫情,甚至也没有一丝的犹豫,更没有后悔。因为,木兰的初心只是保家卫国,并不是功成名就。这样分析以后,我们就能够更加确切地印证这篇诗作的主题了。也能够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一切的详写都是为强化主题服务的。
  再探讨后面的两个细节。第一个细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当然是描写“女儿情态”了,可是,我们读到这里怎么就觉得是那样的美!因为这是一个英雄的爱美之心,一个了不起的英雄人物表现出来的小女子情态。如果你细读文本,你还会发现,在这一个段落中,写了两个女子的爱美情态,一个是写木兰的姐姐“当户理红妆”,一个是木兰的“当窗理云鬓”,同样是写女子的打扮,同样是表现女子的爱美之情,为什么前者没有给我们带来美感,后者却让我们美得心醉呢?第二个细节,诗作在完整的叙事之后,突然来了一个绝妙的比喻:“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有人说,作为全诗的结尾,显得别具一格,豪迈有力,语气中充满了对木兰这位女英雄的赞美和歌颂。我认为这还是概念化的解读,我们还是回到文本中去细读。你看,木兰换回女装,伙伴“皆惊忙”,惊忙之后免不了会问:“你怎么是个女子?”“你是怎么做到的?”“我们咋一点都不知道呢?”此时的木兰该怎么说呢?木兰是一个聪慧机敏的少女,她此时回归了女儿身,她不能直接说,她也不好说得太细,于是她打了一个比方。所以,我的观点是,这个比喻是木兰的回答。像这样理解,在全诗的文理、文气上是贯通的;而且,在字里行间也还能找到蛛丝马迹,你看最后一句“安能辨我是雄雌”,这个“我”字就显露出了说话人的身份;这个回答是委婉的、含蓄的,而且你仍然能够感受到话里的智慧、豪放和自豪,这里边的情感内蕴也符合木兰的身份、经历和此刻的处境。分析这么多,目的并不在于“考据”这句话是谁说的,而是要强调本文的观点,那就是说,木兰的这句话,再一次说出了这篇诗作想要表达的主题:在家有危难,国之危亡时刻,每个人都要有家国之情怀、匹夫之担当!第一个细节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在这个担当面前,不分长幼;第二个细节告诉我们:在这个担当面前,不分男女。
  所以,这篇诗歌并不是要表现一个“女英雄”的形象,也并不是想要表现“巾帼不让须眉”“谁说女子不如男”,诗中没有刻意要比较男女强弱、阴盛阳衰,你若带着这种误读走进诗篇,你根本找不到详略的理由,也体会不到文本的精妙。在许多的戏曲、话剧和电影中,都存在着这种误读惯性。经典之所以成其为经典,自有它更高的立意。在讀懂了它的立意之后,再去回味其章法布局,真的是美不胜收啊!
其他文献
涉嫌性侵案无疑是卡恩的一场劫难,但名字被报纸简写为DSK的卡恩又一直从劫难中走到今天。卡恩的例子表明,灵活可能是一种让世界减少摩擦的润滑剂,但原则才是让世界稳定运行的
期刊
[摘要]社区教育是一个地区时代发展的标志,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目前国家对县城开放大学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开放大学与社区教育融合既要保持地域特色,又不能丢弃自身办学水平,就县城开放大学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资源建设作简单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开放大学;社区教育;融合发展资源建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
摘要:国家对于预算定额标准体系有相关的政策规定,要求单位在建设预算定额标准体系的时候需要确保编制预算的合理性和真实性。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受预算定额标准体系的规则准则约束,公共财政也需要参考该体系结构。很多省份在细读国家政策后,纷纷开始制定了预算定额标准,但是依然存在着标准不够细化,不健全,保密性不高,静态管理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预算定额标准体系的现状,就如何建设预算定额标准体系进行研究,并且预测体
品德课是一门说理性较强的课.对小孩子来说,纯粹的说理,照本宣科,会使孩子感到枯燥无味,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非常适合小孩子活泼好动和对于新鲜事物
期刊
英语学习是学生学习之路上的基石,夯实基础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好英语对拓展和完善学生的知识框架,提高英语综合素养,提升其创造力和价值观具有直接的意义,符
出席“两会”间隙,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师范大学教师王东林打开手机,看到微信微博好友热议“恐怖袭击来了应该怎么办”,他由此想到昆明发生“3·01”暴恐事件后国民反恐教育是
摘要:在上市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决定了公司的发展质量,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帮助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但是现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内部控制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公司应该针对企业出现的内部控制问题实施相应的整改。文章就目前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内控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新时期国家三大重要战略之一,德州市被纳入并被赋予“一区四基地”的明确定位,提出“支持山东德州建设京津冀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优质农产品供应、劳动力输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区”(以下简称“一区四基地”)。德州作为纳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城市,成为山东对接京津冀的桥头堡。本文就“一区四基地”中的建设“优质劳动力输送基地”,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
摘要:近几年,社会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当中,事业单位作为社会体系中的重要职能和服务部门,其档案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也在不断增加。建立科学有效的档案管理体系能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坚实的推动力。将创新理念融入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新时期背景下,优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不容小觑。本文就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思路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