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25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其基本思路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将传统“课堂传授知识、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过程彻底翻转过来,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查阅资料,与老师同学在线交流等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教师则利用大量课堂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组织和参与小组活动,解答问题,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等。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验教学条件限制,以及受传统教學观念的影响,学生动手参与实验的机会不多,所以实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给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如果學生能够在课前完成实验相关知识的学习,就会减少教师课堂讲授时间,从而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化学实验,参与交流讨论和获得教师的指导,以解决学生动手实验机会少,实验时间不足的问题。以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四第一单元第一节《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过程为例。
  一、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首要任务。教师需确定该节的教学目标,以达到教学目的。①课前预习阶段的目标: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②课堂团体协作内化的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重点为二氧化硫的酸性、漂白性、还原性,再迁移到二氧化硫的应用。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
  二、创建教学视频
  在翻转课堂中,知识的传授一般由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来完成。教学视频可以由教师亲自录制的微课或者使用网络上优秀的开放教育资源。教师在课前精心制作微课视频材料,微课以课程的疑难重点为核心制作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视频一般掌握在十分钟左右,用十分钟时间来突出本堂课最核心的内容。内容包括:①二氧化硫的性质,②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视频。
  三、课前针对性练习
  在学生看完教学视频后,应该对录像中的收获和疑问进行记录,同时学生要完成教师布置的针对性课堂练习,以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并发现学习中的疑难之处。本节课,采用学案的形式,内容包括:①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③二氧化硫的应用,④针对性练习。学生通过看书和观看视频,对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应用有了初步了解,再填写学案上的内容,这样,学生基本上对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应用有了感知的认识。
  四、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翻转课堂的特点之一就是在开展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不断延长课堂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利用协作、讨论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成对课前所学的知识的内化。
  1.确定问题
  教师根据二氧化硫的知识内容和学生掌握情况,提出了以下问题:①二氧化硫水溶液显酸性吗?②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及漂白原理是什么?③二氧化能漂白任何有色物质吗?④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吗?
  2.团体协作探究
  学生根据理解和兴趣选择相应问题,根据所选题目对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其中:
  第一组:用充有80ml的二氧化硫的针筒吸入10ml蒸馏水,用橡皮塞堵住针筒的前端,振荡,观察针筒内气体体积的变化,然后用PH试纸测定二氧化硫水溶液的PH。
  第二组:向试管中加入5ml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品红溶液,振荡,然后加热试管,观察加热前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第三组:向试管中加入5ml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振荡,然后加热试管,观察加热前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第四组:向试管中加入5ml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0.5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振荡,放置片刻滴加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教师应随时捕捉学生的动态并及时加以指导。
  3.成果交流
  在课堂分组实验后,我让每小组请一到两位同学起来描述本组实验内容和成果,并总结出实验的结论与其他组同学分享。第一组同学通过实验得出二氧化硫可溶于水,并与水反应,其水溶液显酸性。第二组同学通过实验得出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溶液又恢复原来的颜色。第三组同学通过实验得出二氧化硫只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第四组通过实验得出二氧化硫遇到氧化性较强的物质时表现出还原性。这样通过学生团体协作实验探究后,加深了学生对疑难重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提高与学习伙伴的合作沟通能力。
  4.实验的反思与创新
  化学实验要绿色化,而实验2是在敞开的环境中进行,又没有尾气处理,二氧化硫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加热时,二氧化硫逸散出来,污染空气,影响师生健康。针对这个问题,要求学生积极思考,相互探讨实验的改良创新。结果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到了对这个实验的改良方法:在实验2中的试管口塞上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在导管的末端管口塞上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用于吸收加热时逸散出来的二氧化硫。通过这个案例,我可以感受出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与创新性,而这又和相互协作分不开。
  翻转课堂的课前知识学习,课堂知识内化的做法彻底颠覆了我们习以学常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变革。当然,在有学生分组实验的化学实验教学课堂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有多种,只有不断摸索、思考、积累、总结和完善,不断进行优化,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应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征,采用多种形式,从不同的层面去进行渗透,努力把教学的过程变为审美的过程,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这样就能收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体会,就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谈几点认识。
期刊
21世纪,各种新兴信息化高科技技术手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信息传输、知识获取也因而前所未有地方便快捷。遠程教学、网络学习已经成为了传统课堂教授方式的重要辅助支撑。教师充分发掘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利用网络丰富的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在课外学习新方法、掌握新技能,温故而知新,从而达到对学习内容全方位深入理解融会贯通的效果。本文就近几年教育专家对微课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作初步梳理,以及对当前小学生数学
期刊
伟大的教育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的习惯已经逐渐形成了,新习惯再养成就很难了。所以,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就是小学阶段!对于不同年级段的孩子来说,书写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老師们有这样的感觉吗: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看到一本作业或是一张卷子书写认真工整时心情是愉悦的,不自主地夸这个孩子写得好!即使他做错了
期刊
《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
期刊
小学数学就像一串璀璨的珍珠项链,每个知识点就是一颗颗漂亮精致的珍珠。知识点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它们像好朋友一样紧紧地串联在一起,如果哪一个环节断链了,要想串起来就很麻烦;如果注意环环相扣,珍珠與珍珠之间的串连自然水到渠成。因此,注意数学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给学生捕捉知识的方法,那么,教学时我们就会感觉轻松流畅,学生的能力也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展现。就拿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的教学来说 ,上好
期刊
一、微课概述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教学时间较短,一般为5~8分钟,能很好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微课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反馈及时、多样传播,非常适合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能很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既弥补了传统地理课堂的不足,也丰富拓展了传统的地理课堂学习。  二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教学由于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导致学生学得累,教师自己也教的苦,到头来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解题,动手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根本无从谈起。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本文就此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不断应用于体育教学领域,给教学活动带来了强大的活力。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体育科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大多数家庭还有了电脑,留守儿童或隔代教育家庭的孩子多,父母管教不到位,玩电脑看电视成了孩子们所有活动。最直接的原因是:不善于观察思考,孩子们眼前那扇通往周围大自然的迷人世界的门关闭了。他们听不到小溪的潺潺流水声,听不到云雀的婉转的鸣唱,看不到一年四季多变的山村田野。那么,如何帮助农村小学生提高写作入门的兴趣呢?让我们来探讨探讨吧!  一、父母提高認识
期刊
“数学学习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中的数学。”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学生学起来会觉得亲切、真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诱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探求解决过程,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的精神,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