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法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s0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教育部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法治专册为例,遵循《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引导青少年领悟法治价值追求、法治精神,树立法治信仰,践行法治精神,探讨法治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四点策略。
  关键词:法治 道德与法治 实效性
  为贯彻党中央的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要求,统编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是初中学段法治教育专册教材。学好本册的内容,对于引导青少年领悟法治价值追求、法治精神,树立法治信仰,践行法治精神至关重要。本文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探索提高法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几点策略。
  1 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增强法治意识
  在青少年中进行法治教育,应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适应,与国家的法治建设紧密关联。在教授《国家尊重与保障人权》这一课时,引用精准扶贫政策,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历经8年,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引入思考: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开展扶贫工作?这个精准扶贫政策深刻诠释了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即人自由、平等地生存与发展。再引用四川省悬崖村新的钢天梯取代旧的藤梯,36000米钢管,垂直距离900米,一条钢梯安全了孩子们的上学路,也把悬崖村的贫困帽子摘了。一组数据一组视频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刻体会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不是纸上谈兵,是国家层面通过政策、法律、制度真正的保障人权。
  通过教师的视频图片展示,或者学生每日新闻播报,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并巧设思考把其融入八年级下册的教学活动中。如:2021年1月1日施行《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对未成年人有具有保障条文。引入思考:民法典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2020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60.4万人,包括省部级干部27人。引入思考:2020年的反腐数据表明了什么?为什么要进行反腐?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2021年3月17日,国务院在中南海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监誓。引入思考: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仪式?怎样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时政新闻,而且可以将教材的相关内容理解吃透,即提升了学生的法治意识,还进一步增进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反思社会热点案件,遵守与敬畏法律
  八年级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是法治专册的逻辑升华,注重引导学生初步形成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意识及法治观念。在教授《尊重自由平等》这一课引入近期郭美美二进宫案件。2014年因赌球违法犯罪被判五年刑期;2020年4月才恢复自由607天的郭美美涉嫌制售有毒有害减肥类保健食品案再次被抓。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她会一错再错,又入歧途?她有追求财富自由的权利,为什么会因为追求财富自由而再次失去自由?通过这个案例从法律角度进行立意和剖析,引导学生认识到無法治不自由,法治是自由的边界,我们感受到的所有的自由都是在法律之内的自由。法律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最终引导学生深刻要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尊崇法律,敬畏法律。
  在教授《维护公平正义》采用的是孙小果涉黑案件:1995年孙小果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2020年2月20日被执行死刑。引入思考:孙小果二十多年屡次违法犯罪最后得到应有的惩处,说明了什么?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义对于社会稳定有什么重要意义?什么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守护正义?深入分析、交流、讨论、互动,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正义从来都不会缺席!司法公正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正义是社会进步的促进,是对公益的维护,是对弱者的保护。引导学生从理性分析案件,上升到感性认知,我们青少要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敢于同非正义的行为作斗争,守护正义。
  3 关注身边小事,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为了更好的落实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本理念——生活即教育。在教授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让教学融入日常生活中。引用2021年福建省泉州市区首例高空抛物案:一男子从29楼抛下梨核,被刑拘的案例。引入思考:为什么会被刑拘?刑拘是在承担什么责任?在1楼扔梨核与在29楼扔梨核有什么区别?分别是什么行为?为什么?经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了2021年3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高空抛物”行为首次入刑。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引导学生论证了在1楼扔梨核是不道德行为,可是在29楼扔则是犯罪行为,而且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通过这个案例增强学生法治情感体验,即引导学生复习了犯罪三个基本特征的知识点,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树立坚定的义务观。
  与时俱进,坚持立足于学生生活视野,依托疫情防控背景下设计各类探究活动。如学校开展线上教学,老师要求学生戴口罩、勤洗手、排队时前后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等保证学生的什么权利?钟南山等防控一线医务人员以及所有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的人们他们履行了什么义务?在疫情防控中,请列举你承担了哪些义务?说说履行这一义务对自己和他人有什么重要意义?这一系列的议题设计一环扣着一环,立足于学生知情意行的渐进发展规律,引导学生探究公民的权利义务观。
  综上,青少年法治教育要遵循《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最终引导其树立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法治观念,崇尚法治精神。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中小学生法治素养培育和提升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立项编号:FJJKXB20-593。
  参考文献:
  [1] 斯琴毕力格.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应用及探讨[J].中外交流,2017(49).
  [2] 张永辉,周蓉华.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11):58.
其他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这里,生命与生命相遇,柔软敏感的心、彼此的善意得以被看见;在这里,学生们懂得什么是心理健康,知道要发展哪些心理品质;在这里,一起和成长中的烦恼聊聊天,欢笑和泪水见证成长的印记;在这里,想象力和洞察力精彩绽放,遇到内心更多的宝藏。心理健康课怎么上?上什么?
本文通过我校实际备份一体机项目,探讨了基于虚拟化环境的业务连续性保护及数据备份系统的方案设计、策略制定、预案建立和灾难恢复演练等。
本文研究在基于网络安全评估的前提下确定了安全防御系统的设计与技术方案,然后在网络系统设计过程当中完成信息备份、信息规划减少信息数据的安全威胁。未来的研究实践过程当中还应综合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系统应用环境对各种方案的应用模式做好筛选。
摘 要:中韩两国自建交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都有交流与合作。因韩剧的热播和韩国流行音乐的影响,我国掀起了一股学习韩语的热潮。本文对韩语初学者,介绍一些轻松有效地学习方法。  关键词:韩语特点 有效  本论: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多个领域都有交流与合作。因韩剧的热播和韩国流行音乐的影响,我国掀起了学习韩语的热潮。“语言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桥梁!”本文介绍一些轻松有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