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学创新中的文化传承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421769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教学创新不能忽视文化的传承,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音乐情感,重视音乐实践和创新思维,注重传统音乐,增强民族意识。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新思维;文化传承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德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可比的优势与无可替代的功能。然而,随着大量流行音乐不断涌入校园,盲目“追星”之风盛行,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心灵,也使校园的文化受到了污染。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人文精神的培养已显得越来越重要。音乐教学创新不能忽视文化的传承,应把学生音乐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作为总目标。
  一、营造音乐文化环境,强化学生审美体验
  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在音乐课堂教学和创新中,牢牢把握音乐学科的音乐性这一原则是强化学生审美体验的本源性建设。例如在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教学中,如不注重文化环境的营造,学生感受的可能不是民间艺人阿炳在旧社会的人间凄凉,而错误认为是作者对大自然的讴歌。
  音乐课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音乐性和审美性,这两者是深深地根植于蕴育它们的音乐文化之中的,教师们只有在大量的实践研究中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并加以概括和提炼,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想象、去感受,获得音乐与情感的共鸣,这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二、优化组合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
  艺术修养是一个人审美素质的主体部分,是衡量一个人审美素质高低的主要指标,艺术修养的形成与发展是在艺术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完成的。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对文化的需求,而音乐教材由于受时代的局限,不可能是适应学生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因此,音乐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必须注意科学的整合现有的教学内容,使之成为富有文化品味的综合化教学。例如在欣赏二胡独奏《赛马》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内蒙古人民赛马的场景,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手段,分析完乐曲的表现形式和民族特色后,又带领学生随着音乐的起伏,以体态律动来表现乐曲的情感,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由地扮演角色,用优美的舞姿表现乐曲的情感,最后又让学生在了解内蒙古音乐的基础上欣赏《万马奔腾》,伴随着活跃的想象、强烈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结合、水乳交融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特色,加深了他们对美的形象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审美认识,审美愉悦使学生的身心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学生的精神得到了充实,视野得到了拓展,感情得到了升华。
  三、拓展音乐文化范畴,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不等于胡思乱想,在音乐学习中,如何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在于如何促使学生最佳地进行调控。例如在《金色的秋天》教学中,通过《金色的秋天》和《四季——秋》的学习探讨活动,学生感受到了秋的喜悦和民族风俗的多姿多彩,通过配乐诗体会到了浓浓的秋意,通过《秋的私语》和《深秋》的国画赏析理解了如秋一般的细腻情思,又通过《丰收之歌》联想到了丰硕的收获,这是一幅多民族、多地域、多控制、多层次的画卷,使学生的心灵震撼着、感叹着、翻腾着,激活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的思维,留给了他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巧妙运用各种媒介和材料,使旧观念与新技术相互碰撞中产生出新思维、新观念、在这中间,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思维方法,如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等。
  四、注重传统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民族音乐正在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随着教育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人们已清醒的认识到: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健康成长。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民族音乐文化像一条历史长河,一直在滔滔不绝的流淌传播。民族音乐是中华古老文明的一朵奇葩。其发展与传承在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中应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我们应不断更新观念,寻求新的对策,增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活力。一方面一些传统音乐及现代作曲家的民族音乐作品我们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应促使学生用艺术的眼光来审视多元音乐文化的交流,在琳琅满目的艺术殿堂中提升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例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倡导学生从对比比较中多角度的审视其艺术内涵,通过《蓝色瑙多河》、《伏尔加河船夫曲》等外国名曲的赏析,以及《黄河大合唱》、《长江之歌》的了解,突出民族文化的博大与精深。总之,注重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我们更应该关注数千年来形成的民族文化海纳百川的历史特征。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感染力和最普及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时间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相信我们的音乐教学必然会使更多的“艺术的生活着”。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认为,在现代生活里,一个生活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不同程度上的“艺术家”。
  参考文献
  [1]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
其他文献
新查庄公司为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必须开采受水威胁8煤层。由于浅部煤8已开采完毕,深部高承压水威胁且具有坚硬四灰顸板的煤8强制放顶效果好坏是决定能否实现安全开采的关键环节
应用Visual Basic(VB)对架棚(锚网)巷道拐弯参数计算进行编程设计,可精确快速地对巷道拐弯的相关参数和巷道施工中线两侧巷宽进行计算。为现场施工提供精确数据,经探讨程序具有较
阳煤寺家庄公司15112工作面拆除期间,首次采用双掩护支架维护工作面待拆除支架作业空间的新工艺,为工作面拆除作业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今后工作面的拆除积累了宝贵
【摘要】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在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用音乐武装学生的头脑,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还可以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培养学生更多的音乐能力,所以高师音乐理论在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对高师音乐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师;音乐理论教学;改革  一、高师音乐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不仅是民族文
由于1302工作面巷道受多次开采扰动破坏,围岩破碎,这对2353充填工作面的围岩控制及充填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结合现场条件,共提出三种方案,最终选用预充老巷作假顶方案。结果表明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小学音乐教学也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小学音乐教学为研究背景,以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如何完善自我素质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几点具体的教学感受,旨在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音乐;专业素质;教学艺术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的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素质对音乐的教学有这直接推动的作用。下面就从四个方面出发进行了一番探讨。  一、教师应具备关爱
研究采用三维模型模拟的方法,通过软件模拟、构建完整的液压支架结构,并对其进行检验。研发的新型支护装置能够在巷道掘进的同时进行支护操作,提高了设备的开机率,缩短了掘进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