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程序性控制间歇脉冲注入技术对足月顺产产妇分娩镇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来源 :中国妇幼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h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自动程序性控制间歇脉冲注入技术对足月顺产产妇分娩镇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5月该院接诊的89例足月顺产产妇的麻醉情况.根据不同分娩镇痛方式,将产妇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输注镇痛,观察组采用自动程序性控制间歇脉冲注入技术镇痛.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记录两组产妇产程、出血量、镇痛次数、麻醉药物用量、妊娠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统计两组产妇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镇痛后1h、镇痛后3h及产后1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次数、罗哌卡因用量、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恶心呕吐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动程序性控制间歇脉冲注入技术用于产妇分娩镇痛效果明显,可减少麻醉药物使用量,安全性高,对新生儿无影响,提高产妇满意率,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作为学生群体的一部分,后进生毕竟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抹杀的一个事实。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恰恰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转化后进生无疑成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话题,不容忽视,也不能忽视。那么,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依愚之钝识陋见,教师既要在思想上给予充分重视,又需在行动上渗透十分关爱,具体的做法宜从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入手,然后动之以情助信心,晓之以理蕴苦心,导之
目的 在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前评估中各自采用弥散加权(DWI)或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等功能成像改善方法,比较两组方法对于肌层浸润深度、宫颈侵犯及分期等指标的意义.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英语成为未来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项技能.初中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先进而优越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为此,初中英语教师要全面审视教学
目的 分析早中期宫颈癌患者MRI与常规CT检查影像学特点及对手术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早中期宫颈癌患者共80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MRI检
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改变纯讲解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