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被遗忘的乡村记忆——论郭澄清的短篇小说创作

来源 :小说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xia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一部喧嚣躁动的当代文学史,我们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它的重构之后才发现治史的匆忙和草率?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它的提升之后才认识当初的浅薄和偏见?这原因,我想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因为时代离我们太近,人物和事件还没有在历史的时空中发酵沉淀、汰滤筛选;或者正像许多学者所坦言的,由于身在“庐山”,当代人不宜写当代史。想来,这确是至理名言。如果我们检视一下1958年、1978年匆匆成书的当代文学史,
其他文献
当下用“心”写作的作家并不多,而多的是用复印机、旅行、手和头脑,甚至靠异想天开或胡言乱语的写手。有人以一天近两万字甚至更快的速度写作,有人出游一次回来就能将观感写出一
近日,车牌发放问题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无论政府采取车牌“摇号”或者车牌拍卖政策,都没有达到车牌有效配置的理想效果,反而出现买不到车牌、“天价车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在中国当代文学格局中,出现了许多具有独立边缘意识,但又不失知识分子本位和发问意识的作家,他们从来不为自己身份上的边缘化和被边缘化而出世享乐,反而比紧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