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活动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90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促进幼儿主动活动的“引路人”。幼儿不是被动的“接受器”,而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教师的责任不是简单的把结论告诉幼儿,而是指导他们去活动、去探索、去体验、去发现。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
  关键词:激发兴趣获得经验创造思维
  
  一、在生活中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
  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利用教学随机激起幼儿的疑问,鼓励幼儿猜测答案和结论,让幼儿在渴求答案的心理状态下开始探索。
  例如:“空气游戏”可以这样开始:教师将手绢塞入杯底,把杯口向下放入水下,让幼儿猜一猜“手绢湿了吗?” “湿了!”这是幼儿凭生活经验作出的猜想,但是拿出杯子,取出手绢,手绢没有湿。“手绢为什么没有湿呢?”结果与原有的经验不一致,产生了矛盾,疑问就出现了,然后,教师又把手绢塞入杯底放入水中,再歪倒杯子,让气泡冒出,又问幼儿:“猜一猜,手绢湿了没有?”有的幼儿说“湿了”,也有的幼儿说“没湿”。幼儿迫切期待着结果,教师取出手绢,手绢湿了。“为什么第一次手绢不湿,第二次就湿了呢?”……新的问题出现了,幼儿的疑问越来越强烈,开始了对空气的主动探索。教师的不断鼓励、强化,可以激发幼儿跃跃欲试的、主动活动的热情。
  二、在探索操作与尝试中获得经验与感受
  教师平时要充分利用环境材料,引导幼儿参与活动,鼓励他们动手操作,运用多种感官,获得直接的经验与感受。它包括操作、实验、种植、饲养、绘画、制作、采集、记录、拼插、构建等活动。
  《玩纸条》是一种一物多玩的体育活动,孩子们一直在主动活动,撕撕粘粘、比比;又把长纸条放在地上,踩着弯弯曲曲的长枝条,练习平衡;撕成短纸条,摆在地上,练习跳格子;把枝条挂在背后,玩“揪尾巴”;揉成纸团“踢球”、“投篮” ……一张普通的纸,幼儿玩了很长时间,玩得津津有味,玩出了很多花样。玩的过程就是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过程。
  环境材料的色彩、形象、声响、趣味是吸引幼儿活动的外部诱因,但是有意识的操作探索活动需要教师的鼓励与引导,努力将幼儿低水平,无意识的“操作摆弄”上升为有意识的、持久的、主动的探索。
  三、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幼儿大胆交流讨论
  语言是思维是工具。教师应鼓励幼儿互相交流。然而,幼儿园里限制说话的现象很普遍,以至幼儿躲到厕所里去聊天。但是上课时,教师又希望幼儿说话,孩子们却闭口不语,这是为什么呢?怎样让幼儿张口说话呢?
  例如:“观察菊花”的活动,幼儿出现了“菊花是臭的”,“毒药味”等奇怪的答案。老师不能简单的否定,而让大家再仔细的辨别,发现有的刚施过肥,所以“是臭的”,有的有中药味,所以产生了“毒药味” ……孩子们没有错,他们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实事求是的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教师应充分肯定与表扬他们,并作必要的解释,只有这样,幼儿才敢说话,不怕说错话。
  激疑与猜测、操作与尝试、交流与讨论、发现与创造、参与与体验可以同时交叉使用。一次活动运用几种方法,但不一定每次活动要用各种方法。这些方法是激励幼儿主动活动的好方法,但不是全部方法。
  四、在探索活动中发展幼儿发现问题与创造思维能力
  教师在探索活动中中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诉幼儿,而是创设情景,组织活动,带领幼儿寻找答案,运用已有经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太阳和影子”的活动在室外进行,让幼儿找到花、草、树、木、房子等的影子,幼儿跑来跑去,发现阳光下有影、背阴处无影。“只有阳光下才有影子吗?”一个追问引起幼儿思考,想起灯光、月光、手电光下等都有影子。“有光一定有影子吗?”引导幼儿了解形成影子的条件是“光”和“物”,缺一不可,然后通过画影子,比影子等活动发现了太阳位置与影子位置、长短的变化,这些答案都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幼儿的,而是孩子们通过自身活动发现的。
  五、在探索活动中与环境互动参与体验
  鼓励幼儿参加活动,与环境直接接触、与周围人进行交往产生情感的体验,萌发有益的兴趣与情感。帮助幼儿体验爱的情感在具体的活动中,通过幼儿之间、幼儿与父母、教师的亲切交往,交流感情,可以使幼儿体验到特别的情感。
  教师可有意在课前将答案告诉能力差的幼儿,上课时有意请他回答,并当众表扬,孩子们为他鼓掌,这样能使他有了自信,开始思考,积极参与活动,愿意举手发言了。
  寻找有趣的话题,幼儿是爱说话的,当没有感兴趣的话题时,他们不想说话,无话可说。“梦”是每个幼儿都有的经验,有的梦可怕,有的梦有趣,有的梦奇怪,有的梦高兴。孩子们喜欢说,有话说。因此,在设计活动中可设计“说梦”活动,“聊天”活动……教师采用讨论的形式,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幼儿的疑点提出问题让幼儿七嘴八舌议论,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充分思考。
  在《新纲要》中指出,在科学领域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感受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对科学的兴趣;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发现的愉快并与他人交流、分享。
  
  参考文献
  [1]彭兵,陈瑞华.幼儿园探究性游戏课程及活动设计[M]
  [2]周蕾.幼儿园园本教育活动设计[M]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
  [4]石磊.管旅华《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M]
  [5]张凉《走进研究——为了儿童与教师的共同成长》[M]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今这个开放、多元的时代,中学音乐课堂不可避免地受到包括流行音乐在内的外界冲击,能否正确对待这一现象,将流行音乐中的某些元素引入到中学音乐教育中来,是一个值得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堂流行音乐意义    是否应该将流行音乐引入到中学音乐课堂中来,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当今这个开放、多元的时代,如果完全将流行音乐摒弃在中学音乐教育的高墙之外,无异于
摘要: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引导学生学好汉字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更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教师在写字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重视其习惯的培养,重视通过规范的指导,促进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从而有效实现写字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写字教学目的方法探讨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把中国字写得规范漂亮,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做到的起码要求。汉字不仅积淀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更有着独特的审美内涵
摘 要:为了提高中学化学复习课堂的效率,教师必须改变观念,改进旧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课堂核心,创建课堂活动,以此相互交流,以交流创新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对学习的主体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已成为创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中学化学构建高效复习课堂    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一切围绕学生的学习,一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越来越多地进入到课堂之中,对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现在普遍认为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具有更大的优势。但是,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普遍存在着重视制作技术而轻视教育理论的现象,教师制作课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文章叙述了CAI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和产生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CAI现代教学理论    一、多媒体教学产生的背景  传统的教
摘要: 又是一个五年规划的到来,新规划中相当亮眼的一个词就是“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加快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那么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呢?创新人才的形成有赖于对其创造力的培养,这也需要家庭、学校和个人三方面共同作用。本文主要谈谈如何在英语学科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 创造力“试误”法读书法语法戏剧法     一、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们根
(南川区三泉镇中心校重庆南川408400)  放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动起来有事情做,和学生站在同一个高度去引导他们,作为一名教师,你会很快乐。  一堂反问句式的练习,平实默默无言的丑小鸭,大胆的举起了手来。答案准确,赢得全班同学的喝彩。  反思这节课,我收获有以下几点:  其一,教师不要把上课当作一种负担,一种艰巨的任务去完成,而应当作一种乐趣,放松你紧紧绷着的脸,用微笑面对学生,会活跃学生
期刊
学习的任务之一,就是把人类知识经过选择、提炼和加工,储存在自己的头脑里,在需要的时候,就能把知识重现和再认出来,为高深的学习打基础,为生活的使用作准备,正如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运用知识。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首先要能够记忆。在化学教学中,常有学生反映: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