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vs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以供参考。
  方法:我院自2012年6月起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干预,观察其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的效果。对比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干预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患满意率的变化。
  结果:与干预前一年比较发现,干预后一年我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患满意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面护理质量控制有助于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对减少护理风险、增进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全面护理质量控制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89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69-01
  护理质量是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健康和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1]。我院探讨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供临床工作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2年6月起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干预,以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干预前后各一年内收治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剔除精神异常、智力低下、意识障碍、严重听力和语言障碍者。
  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干预前一年内收治住院患者196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6.35±7.23)岁;男性患者105例,女性患者91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28例、大专41例、高中58例、初中44例、小学25例。
  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干预后一年内收治住院患者205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6.68±7.35)岁;男性患者110例,女性患者95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30例、大专42例、高中60例、初中46例、小学27例。
  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方法。我院自2012年6月起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干预。首先建立起整体护理质量控制系统,分为院、科二级护理质控组织。医院护理工作质量控制领导小组由护理部主任、各科护士长组成,负责对全院的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控制。各科室组成由科护士长和2~3名高年资护理人员组成的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接受医院护理工作质量控制领导小组的领导,负责本科室的护理工作质量控制[2]。
  医院护理工作质量控制领导小组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护理工作制度,制定了护理文件书写、技术操作、病房管理、分级护理、消毒隔离、科室管理等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并制定考评细则,由各科护士长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学习,要求人人掌握,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认真执行。医院护理工作质量控制领导小组指导各科室制定符合科室工作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工作流程,由各科护士长组织本科室护理人员学习,采用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缺陷,以便及时改正。
  医院护理工作质量控制领导小组定期对各科室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考评和指导。不定期进行抽查,严格按照考评细则的标准对各科室护理工作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定期召开各科护士长会议,对近一阶段各科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质控反馈,对存在的质量缺陷进行讨论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协调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各科护士长的中层领导作用,实行护士长夜查房制度、节假日带班制度,加强对各科护理质量管理控制、监督和指导,协调处理护理工作中的难题,保障护理质量和服务安全。
  围绕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住院患者入院评估、基础护理、重症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加强质量控制,作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突破口。在实际工作中由各科护士长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每位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夜班、交接班、节假日等重点时间段的护理工作管理。对急救药械完好率、护理文件书写情况、健康教育效果等易出差错环节实行护理人员自查、护士长检查和护理部抽查等三级检查制度。根据检查结果奖优罚劣,使全体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质量控制有充分的认识,提高其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提高[5]。
  1.3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与干预前一年比较发现,干预后一年我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2.2护患满意率比较。与干预前一年比较发现,干预后一年我院护患满意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2。
  3讨论
  现阶段医院护理工作质量与现代护理观念所倡导的需求尚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持续质量改进是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通过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原有护理工作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制定更高的标准,使护理质量管理始终处于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中,全面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全面护理质量控制不仅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大大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和医疗纠纷,同时也体现了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
  本研究结果表明:全面护理质量控制有助于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对减少护理风险、增进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长英,田丽,曹小琴,等.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国内外实践与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14~17
  [2]汤新辉,谌永毅,刘翔宇.全面护理质量控制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及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B):74~7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引导式健康教育在脑瘫儿童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92例脑瘫儿童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引导式健康教育运用1个月。  结果:观察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GMFM66项量表分值优于对照组(P6%为好转;总百分比提高≤6%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所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并总结防范措施,优化神经外科的护理,提高神经外科护理质量。  方法:收集了在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医疗中会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在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和防范措施。  结果:医护工作者提供了带有预见性的护理服务,并制定了合理的防范方案之后,我院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发生率大大降低,同时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LEEP刀手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应用LEEP刀手术治疗的重度宫颈糜烂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护理干预)和对照组100例(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在术中的下腹坠痛发生率、灼热感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脱痂期出血量方面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干预护理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接受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100例患者作对比观察,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针对对照组采取术后常规护理方案,针对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采取常规护理方案的对照组。  结论
期刊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心理护理在血液科护理中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具体方法以及针对患者心里需求的重要特点,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大家能对此问题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关键词:心理护理血液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85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67-01  血液科常见疾病有很多种,比如:贫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中采用良肢位摆放对康复护理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期间接收治疗的80例脑卒中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的分析,研究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康复产生的作用。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对比组患者接收综合性的脑卒中换这康复护理,同时指导家属开展适当的康复训练;而研究组患者则是在入院后开始实施良肢位的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救治和护理。  方法:为19例患者提供脱水降颅压,并行止血、消炎、脱水、平衡脑代谢、神经营养等综合方式实施治疗。并为其提供紧密观察病情、控制颅内血压、预防并发症发生、营养支持的方式进行护理。  结果:经积极救治和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19例脑出血昏迷患者治愈出院7例,病情有所改善,且趋于平稳状态11例,救治无效,死亡1例。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为10.19±2.4
期刊
摘要: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是一种在不孕症治疗中应用促排卵药物调节排卵,发生于黄体阶段或妊娠早期的医源性并发症[1]。临床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胸腹水、体重增加、卵巢增大、少尿、水电解质失衡、肾衰、血栓形成等。现就2010年1月~2013年3月在院外生殖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后到我院保胎治疗的6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有15例,其中有1例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经过治疗及精
期刊
蔡全萍,职称:主管护师。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方法:我院内科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中风患者7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行中医康复护理。采用FMA评分和健康行为测评量表评估两组护理后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1]。  结果:实行中医康复护理后,观察组运动功能和不健康行为改善情况显著
期刊
摘要:目的:营养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100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营养护理;对照组50例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等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理职能、情绪职能、认知职能、角色职能、社会职能、心理健康、总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