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现实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20682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博物馆自古以来就是我们学习、交流和传播文化的一个理想场所,而增强现实技术具有移动性强、虚实结合,将多感官融合起来的优点,把这二者融合,可以带给观众更全面的参观体验,可以给博物馆的参观方式添光加彩。文中以长安大学地质博物馆史前生物展厅中的一个测试程序为例,从硬件设施、软件制作、后续优化等方面,讲述了如何一步步地实现化石展品的增强现实技术,给参观者参观带来更大的自由度。
  关键词:增强现实技术;虚实结合;地质博物馆;应用实例
  博物馆展出的藏品具有数量庞大和种类繁多的特点,是人们学习交流文化的理想场所之一,其中部分精品展品值得人们进一步观察学习,深入研究;增强现实技术以其移动性强、虚实结合的独特优点,能直观地将博物馆展品特色,多感官地呈现出来,带给参观者对展品更全面的认知,增加参观趣味性。
  1 增强现实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长安大学地质博物馆内所展陈的化石标本有两千多件,涵盖从低级的简单生物到高级的脊椎动物,包括软体动物、腔肠动物、腕足动物、节肢动物、半索动物、棘皮动物和脊索动物等,此外,还有各类的植物化石标本,横跨了寒武纪至今的各个时代。其中还有很多具有典型性、特殊性以及观赏性的精品化石,比如辽西鸟、恐龙、鹦鹉嘴龙、海百合、恐龙蛋、中华鲟和鱼龙等化石。这些化石有的清晰可见,有的棱角模糊,颜色暗淡,现已有年代、发掘人、文字简介等信息,要是能同时看到它们活灵活现的复原模樣,将带给参观者更好的观看体验。
  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为AR),这是将虚拟和真实的信息进行集成的技术,是把本来在真实场景中没法看到、听到、摸到、闻到等信息用人工合成、电脑等科学技术手段,叠加到真实的场景中来,这样人类就能体验到更丰富的信息,继而得到超越真实的观感过程。虚拟物体和真实环境同时在同一个场景共存。它相比虚拟现实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的,所以不需要佩戴沉重的头盔。因此在医疗、军事、工业、网络视频、娱乐游戏、旅游、市政建设规划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也用于古迹的复原,文化遗产数据的保护。同理,也可以运用到博物馆中来,比如化石,在长安大学的地质博物馆中运用增强现实技术,让参观者拿着手机,打开软件调用摄像头,不需要扫码或者拍照,只要对着我们的化石展品,让摄像头检测到它们,就马上能显示出化石的复原场景,比如完整的鱼龙眼睛滴溜溜地转,摇头摆尾;活跃于晚白垩纪的暴龙,在七八千万年后的今天又能重见天日,仰头长啸;海百合美丽的身形摇曳生姿等,让观者在看到石化现状的同时,也能看到生态复原的影像。
  2 应用实例实现方法
  现以长安大学地质博物馆5号史前生物展厅中的化石展品为例进行说明。为了参观者更好的认识展品,了解地球不同年代生物的进化史,将形成化石的动植物复原。其实现方法如下。
  2.1 硬件
  硬件上只要有款带摄像头的触屏手机即可,若想跟展品一起自拍,还可以选用有前置摄像头的手机。
  2.2 软件
  软件用的是3DMAX建模软件和Unity3D三维综合游戏引擎。
  2.2.1 建模
  要想把化石复原,当然先上网寻找化石的图像资料,比如图1鱼龙,(a)为中生代海中霸主鱼龙化石展品,(b)为它相应的复原图片。用建模软件进行建模,拖个长方体出来经过拉伸、切割、挤出等操作按(b)中图片做出鱼龙三维模型,在模型修改器上叠加UVW型贴图修改器,将图片贴给模型;为了增添它的神采,单独制作眼球及其动画,如图1中(c)所示;再冻结模型添加骨骼,包括脊柱、上下颌骨、鱼鳍;之后给模型添加蒙皮修改器,将骨骼逐个绑定到模型上,调整权重影响因子;最后参照现代鱼类的游泳形态,给鱼龙添加动画,让它活灵活现地动起来。
  2.2.2 增强现实技术实现
  有很多类型的插件可以在Unity中运用以做到增强现实,比如Metaio、高通Vuforia,D‘Fusion,国产Easy AR等,这里采用Easy AR,注册后将密钥保存下来,复制到Unity的Easy AR插件版权许可证密钥里,这样准备工作就完成了。新建工程,将摄像机的颜色改成单一黑色,把EasyAR文件夹里的图像追踪和目标图像预制件(预制件是自带一定功能、可多场景复制、移动、使用的物体)拖入场景,将它们关联,一个展品对应一对图像追踪和目标图像,多个展品就要建立多个图像追踪和目标图像,这些图像既可以在同一屏幕中显示,又可以根据追踪检测顺序逐个单独地显示出来,具体情况可以根据软件的实际需求进行区别配置。然后设置目标图像的图片源类型、路径、名称、尺寸等参数,这里将上个步骤中的鱼龙化石图片放进来,当作检测图,再把鱼龙的模型动画从建模软件中导出为FBX格式,导入Unity中,作为目标图像的子物体,这样带摄像头的电脑就可以直接运行测试了,将检测图发到手机上,既能保证原图的清晰度,又能避免二次拍摄造成的变形,运行结果如图2所示:(a)为鱼龙化石及其复原动画,(b)为暴龙及其复原模型,(c)为海百合化石及其复原模型。
  2.2.3 后续优化
  为了观看者拥有更自主的操作体验,可以通过触屏滑动手机,翻转缩放显示的模型,比如上述鱼龙,通过翻转可以全方位的观察鱼龙结构,让我们看清它那硕大的眼睛,细长的吻部,锋利的牙齿,从侧面可以看到强壮的鱼鳍,从后面我们可以看到它还有长长的尾巴。
  添加脚本ARtouch,设置单点触碰为翻转角模型角度,要先储存模型的相位:
  Input.touches[0].phase == TouchPhase.Began;
  transform.Translate(new Vector3(Input.touches[0].deltaPosition.x * Time.deltaTime,Input.touches[0].deltaPosition.y * Time.deltaTime,0));
  设置双点触碰为缩放模型,先储存手指的位置:
  Vector2 nposition1 = new Vector2();
  Vector2 nposition2 = new Vector2();
  Camera.main.transform.Translate(isforward*Vector3.forward * Time.deltaTime*(Mathf.Abs(deltaDis2.x+deltaDis1.x)+Mathf.Abs(deltaDis1.y+deltaDis2.y)));
  3 结语
  长安大学地质博物馆不仅是学校前辈地质教授和学生们六十多年来的心血精华,也是当代资源、土地、水环等学院教师在课本外授课、做研究的重要场所,还是中小学生们的兴趣启蒙之所,博物馆教育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辅助学校培养下一代,将文化积淀代代传承下去。通过在博物馆中运用增强现实技术,既能让学生对博物馆的展品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调动学生的参观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参观热情,从而把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李文霞,司占军,顾翀.浅谈增强现实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9(28):64116414.
  [2]刘越.移动增强现实关键技术及研究进展[J].Special Theme,2013(246):245247.
  [3]李烨,杨敏,李玉兰.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移动虚拟电子书研究[J].软件导刊,2013,12(1):1214.
  [4]张立鹏.基于自然特征的增强现实[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2.
  作者简介:张宝文(1988— ),女,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机与电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其他文献
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水平与创新人才的现实需求仍存在矛盾,大面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科学素质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而数学素养是文化素养与科学素质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其他素养的基础。因此全面提升高职学生数学素养,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一、当前高职院校数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的数学课程普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所开设的高职数学
期刊
近年来,国务院、教育部等先后对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特别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的开展和建设,都明确了任务和目标,校企合作这一种办学模式受到高度关注。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牵引,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及经济、社会发展合理定位,要不断满足企业、产业以及社会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应该采取“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这就要求高校依托企业、贴近需求,突出应用,建设和加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程性质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综合教学平台数据性、记录性的显著优势,开展基于云班课的翻转课堂实践研究,总结经验教训为更好的开展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翻转课堂;计算机基础课程;移动学习  一、移动学习的时代属性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推进教育领域改革中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随着无线移动技术和WAP等技术日趋成熟,移动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
期刊
摘要:为改变传统的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本文基于超星学习通探究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线上线下;高等数学;学习通  一、绪论  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理工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学习后续的数学课程以及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坚实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亦是信息技术必然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建设将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科学、高效,促进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持续发展,提高综合管理水平,转变工作重点。本文以贵州商学院为例,分析了贵州商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建议。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高校  TheAnalysisofStudentManagementInformat
期刊
摘要:《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明确提出,公民要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新时代背景下,针对青少年进行多样化的科学素质教育,一方面可以为青少年科普多元知识,另一方面能够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以民航博物馆为例,谈谈博物馆实践活动对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的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实践活动;青少年;科学素质;作用  Abstrac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我国逐渐步入了5G时代。我国互联网行业以及移动通信产业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5G技术中“低时延、低能耗、覆盖广”等等的特点,将极大助推我国社会进入万物联通的时代。从突破时空限制的角度来说,近年来我国云服务市场特别是云教育市场应运而生,这对大学生群体来说,将对其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具有一定联系。本文通過调查走访,初步进行实践,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大高校为例,深入了解5G时代背
期刊
摘要:球员日常训练水平将直接影响比赛的成绩。通过选取、分析了上杭县第一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训练现状。研究表明上杭县第一中学高中男子篮球队训练时间较为合理,仅有个别球员存在训练时间过长及未达标,年轻球员在比赛前利用文化课学习时间加强训练以此增加比赛经验,训练内容主要以战术练习为主,体能练习较少,球员比赛经验较为丰富。结果显示合理規划青少年文化课学习及篮球训练时间能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篮球训练应结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逐步加快,在工业发展中起重机占据重要作用,能有效提升现代化工业生产效率,还能有效节约工业生产消耗时间,实现多项技术有效应用。但是目前从部分区域起重机制造、生产、应用、管理各个环节中能得出多项问题,致使我国工业生产安全隐患逐步增大。所以当前要注重做好起重机检验操作,能为工业生产奠定稳定的安全基础。关键词:桥门式起重机;检验;问题;应对措施  桥门式起重机是当前现代化工业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随之提高。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智能电网在发展过程中,对电力网自动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动化终端的相关设备在电力网的应用中,直接决定着电力网的自动化水平。因此,在电力网的运行过程中,一定要创新应用自动化终端设备,不断提高电力网的自动化水准。本文就自动化终端设备在电力网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有效分析自动化终端设备工作中的应用状态,深层次总结出自动化终端设备在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