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煤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能源之一,可以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农业等领域随处可见煤炭的身影。但是实际检测过程中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煤炭的鉴定总是存在或大或小的误差,所以本文就煤炭检测过程中误差出现的原因以及正确控制误差的方法加以探究,尽量减少煤炭检测中的误差问题,提高煤炭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煤质化验;误差原因;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P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4-0085-01
一、煤质化验的几种误差
1、煤炭采样中出现的误差
煤质检测过程中误差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每个环节中的谨慎性来避免相关因素的偶然性,在进行煤质检测中,煤炭的取样是第一步但也是关键的一步。煤炭取样看似简单但是在产生误差的方面却是最大的隐患因素。在煤质检验过程中,煤炭采样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误差的环节。在往年的数据报告中相关数据显示,造成煤炭检测出现误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在煤炭取样过程中没有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煤炭样品,不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是不能够代表煤炭总体的性能和特征的。所以在进行煤质采样时,应注意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以便于准确检验出煤炭质量。
2、制样过程中出现的误差
制造样本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两类误差,一类是系统误差,另一类是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主要是指在进行样品测试过程中由于相关仪器的使用不当或者是由于样品中物质的某些特性导致。随机误差就是由于随机因素或者偶然因素造成的,具有可变性。对于这两类误差的存在系统误差是可以通过后期实验的规范来避免的,但是对于随机误差就有可变形一般通过人为因素不能够避免。所以在制样的过程中对于仪器的校准以及化验人员的的规范操作必须要严格重视,将化验人员的一些不规范操作的习惯和动作加以改善。从而使得在制样过程中的系统误差能够降到最低。
3、分析煤质时出现的误差
煤炭分析在煤炭质检中是最后一个环节,这一环节中出现的误差问题往往是与质量检测人员有很大的关系。分析煤炭这一环节是一个具体细微的过程,对分析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在最后的分析阶段,质检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没有按照严格的制度规范就下结论,那么这样产生的分析结果一定是具备很多的误差。所以,在分析煤质这一环节中,我们要制定严格的规范制度,严格要求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尽可能的在分析环节减少误差的存在。
二、煤质化验中误差的控制措施
1、加强采样过程中误差控制
煤质检测过程中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误差的存在,所以在各个环节中我们必须要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这样才能够使总体的误差水平降低。煤质化验的第一步是煤炭取样,这一环节看似简单但是确实对整个检验过程影响最大一步。如果第一步的采样工作没有做好,那么接下来的每一步操作都将会在一个错误的操作指引下进行,所以对于取样的工作必须要严格控制。一般来说我们我们所需安全的样品应该是你能够代表所有煤质特性的样品,我们不可能对每一块煤炭都进行分析,所以选取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在具体的煤炭采样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煤炭的特有性质,切勿盲目进行采取。例如,在对煤质进行采样工作时,如果煤层性质比较均匀则可在任何一个部位进行取样;如果煤层性质不是很均匀,就不能用上述方法进行采样工作。因此,为了使我们所选取的煤炭样品更具有代表性,我们现制定了以下的选取标准:首先是要在合适的地点进行,其次在采样的过程中通常是要按照垂直的分布进行采集,因为整个的地质构造是从下到上逐渐形成的,所以这样采集出来的样品基本是能够代表整个煤层的性质。
2、加强制样过程中误差的控制
采样环节结束后的下一环节便是制样的过程采样环节的下一环节就是制样环节,相比采样环节,这样这个环节的工作要复杂得很多。这个环节也是最容易产生误差的环节。其实造成这个环节误差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这样设备的选择不恰当,在制样的过程汇总没有按照相关准则的哟求,制样的计量出现问题等。这些细小的问题都会导致很大的误差出现。所以,在制样的过程中要严格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是制样工作的准备,我们先对所有的样本进行编号标注,将样本的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其次,对止痒过程中能用到的设备以及一起进行保养,在众多的设备中选取合适的设备进行制样,每个设备在使用前一定要做蒸馏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再次,对于制样的粉碎机一定要进行彻底的清扫,防止粉碎机外部的污染物对样本的影响。最后,制样环节中的每一步流程我们都要按照严格的试验规范标准进行,过程复杂,尤其是对于浮沉实验这方面要配置相应的溶剂,实驗室在进行溶剂的配置时,溶剂溶质的质量比必须按照科学的方法对溶剂进行配置。
3、加强干燥过程中误差的控制
煤质化验的过程会总会有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误差的产生,小到空气中的水分都可以样品煤炭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为了能够减少空气中水分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在进行样品制备前我们将空气进行干燥处理。一般采用空气干燥,将煤样摊成均匀的薄层,在环境温度下使之与大气湿度达到平衡,煤层厚度不超过煤样标称最大颗粒的1.5倍;或将煤样置于称量盘中,温度控制不超过50 ℃,在带鼓风机的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干燥后取出置于环境温度下冷却并使之与大气湿度达到平衡。
4、加强对化验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控制
化验环节是煤质检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最为最后一个环节需要个环节的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共同配合来将误差降到最低。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往往是考验化验人员的工作素养以及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在最后这个环节中出现误差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化验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对于各项仪器设备的精准度掌握不到位以及善后的保管工作认识不到位、操作规程等制度不详细等都会造成化验过程中误差的出现。因此,在最后这一环节中我们应该集中对于化验人员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对化验人员的集中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对于使用的仪器设备每年按照检定/校准计划进行量值溯源,2次检定/校准之间进行期间核查,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对于精度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仪器要及时淘汰。
综上所述,煤质检验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忽视了任何一个细节都会为煤质检测的结果带来很大的误差。所以我们在进行煤质检测的过程中从最开始的取样到最后环节的花言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减少误差的出现。此外,还应提高化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仪器设备等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维修,以此通过多种措施的实施,减少在化验过程中的各种误差,提高化验结果准确度,从而达到高效利用煤炭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咏梅.浅谈新一洗煤厂煤质检验工作中的误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1(3):
[2]陈强.浅谈煤质化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差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
[3]成伟.试论如何提高煤质分析的准确度[J].科技创新导报,2014,18(5):99-100.
[4]林林.探讨误差的存在(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研究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
[5]王刚.谈如何提高煤炭实验的精准度[J].科技创新导报,2014,18(5):99-100.
[关键词]煤质化验;误差原因;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P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4-0085-01
一、煤质化验的几种误差
1、煤炭采样中出现的误差
煤质检测过程中误差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每个环节中的谨慎性来避免相关因素的偶然性,在进行煤质检测中,煤炭的取样是第一步但也是关键的一步。煤炭取样看似简单但是在产生误差的方面却是最大的隐患因素。在煤质检验过程中,煤炭采样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误差的环节。在往年的数据报告中相关数据显示,造成煤炭检测出现误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在煤炭取样过程中没有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煤炭样品,不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是不能够代表煤炭总体的性能和特征的。所以在进行煤质采样时,应注意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以便于准确检验出煤炭质量。
2、制样过程中出现的误差
制造样本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两类误差,一类是系统误差,另一类是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主要是指在进行样品测试过程中由于相关仪器的使用不当或者是由于样品中物质的某些特性导致。随机误差就是由于随机因素或者偶然因素造成的,具有可变性。对于这两类误差的存在系统误差是可以通过后期实验的规范来避免的,但是对于随机误差就有可变形一般通过人为因素不能够避免。所以在制样的过程中对于仪器的校准以及化验人员的的规范操作必须要严格重视,将化验人员的一些不规范操作的习惯和动作加以改善。从而使得在制样过程中的系统误差能够降到最低。
3、分析煤质时出现的误差
煤炭分析在煤炭质检中是最后一个环节,这一环节中出现的误差问题往往是与质量检测人员有很大的关系。分析煤炭这一环节是一个具体细微的过程,对分析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在最后的分析阶段,质检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没有按照严格的制度规范就下结论,那么这样产生的分析结果一定是具备很多的误差。所以,在分析煤质这一环节中,我们要制定严格的规范制度,严格要求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尽可能的在分析环节减少误差的存在。
二、煤质化验中误差的控制措施
1、加强采样过程中误差控制
煤质检测过程中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误差的存在,所以在各个环节中我们必须要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这样才能够使总体的误差水平降低。煤质化验的第一步是煤炭取样,这一环节看似简单但是确实对整个检验过程影响最大一步。如果第一步的采样工作没有做好,那么接下来的每一步操作都将会在一个错误的操作指引下进行,所以对于取样的工作必须要严格控制。一般来说我们我们所需安全的样品应该是你能够代表所有煤质特性的样品,我们不可能对每一块煤炭都进行分析,所以选取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在具体的煤炭采样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煤炭的特有性质,切勿盲目进行采取。例如,在对煤质进行采样工作时,如果煤层性质比较均匀则可在任何一个部位进行取样;如果煤层性质不是很均匀,就不能用上述方法进行采样工作。因此,为了使我们所选取的煤炭样品更具有代表性,我们现制定了以下的选取标准:首先是要在合适的地点进行,其次在采样的过程中通常是要按照垂直的分布进行采集,因为整个的地质构造是从下到上逐渐形成的,所以这样采集出来的样品基本是能够代表整个煤层的性质。
2、加强制样过程中误差的控制
采样环节结束后的下一环节便是制样的过程采样环节的下一环节就是制样环节,相比采样环节,这样这个环节的工作要复杂得很多。这个环节也是最容易产生误差的环节。其实造成这个环节误差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这样设备的选择不恰当,在制样的过程汇总没有按照相关准则的哟求,制样的计量出现问题等。这些细小的问题都会导致很大的误差出现。所以,在制样的过程中要严格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是制样工作的准备,我们先对所有的样本进行编号标注,将样本的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其次,对止痒过程中能用到的设备以及一起进行保养,在众多的设备中选取合适的设备进行制样,每个设备在使用前一定要做蒸馏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再次,对于制样的粉碎机一定要进行彻底的清扫,防止粉碎机外部的污染物对样本的影响。最后,制样环节中的每一步流程我们都要按照严格的试验规范标准进行,过程复杂,尤其是对于浮沉实验这方面要配置相应的溶剂,实驗室在进行溶剂的配置时,溶剂溶质的质量比必须按照科学的方法对溶剂进行配置。
3、加强干燥过程中误差的控制
煤质化验的过程会总会有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误差的产生,小到空气中的水分都可以样品煤炭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为了能够减少空气中水分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在进行样品制备前我们将空气进行干燥处理。一般采用空气干燥,将煤样摊成均匀的薄层,在环境温度下使之与大气湿度达到平衡,煤层厚度不超过煤样标称最大颗粒的1.5倍;或将煤样置于称量盘中,温度控制不超过50 ℃,在带鼓风机的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干燥后取出置于环境温度下冷却并使之与大气湿度达到平衡。
4、加强对化验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控制
化验环节是煤质检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最为最后一个环节需要个环节的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共同配合来将误差降到最低。在最后一个环节中,往往是考验化验人员的工作素养以及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在最后这个环节中出现误差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化验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对于各项仪器设备的精准度掌握不到位以及善后的保管工作认识不到位、操作规程等制度不详细等都会造成化验过程中误差的出现。因此,在最后这一环节中我们应该集中对于化验人员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对化验人员的集中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对于使用的仪器设备每年按照检定/校准计划进行量值溯源,2次检定/校准之间进行期间核查,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对于精度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仪器要及时淘汰。
综上所述,煤质检验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忽视了任何一个细节都会为煤质检测的结果带来很大的误差。所以我们在进行煤质检测的过程中从最开始的取样到最后环节的花言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减少误差的出现。此外,还应提高化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仪器设备等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维修,以此通过多种措施的实施,减少在化验过程中的各种误差,提高化验结果准确度,从而达到高效利用煤炭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咏梅.浅谈新一洗煤厂煤质检验工作中的误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1(3):
[2]陈强.浅谈煤质化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差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
[3]成伟.试论如何提高煤质分析的准确度[J].科技创新导报,2014,18(5):99-100.
[4]林林.探讨误差的存在(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研究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
[5]王刚.谈如何提高煤炭实验的精准度[J].科技创新导报,2014,18(5):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