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本芭娜娜:光影照耀下的温暖

来源 :民族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lan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本芭娜娜的好处就在于,她用淡然的语气来描述想像中的、幽冥中的惊心动魄,并且总是给一个领悟了的、充满希望的结局,无一例外,这个结局一定是建立在阳光之下,尘世的温暖之上。
  这温暖,在《蜜月旅行》里,有小小的庭院,有“热热闹闹地绽放花朵,然后又痛痛快快地抖落它们”的山茶树,有富士山,有布里斯班,有那条叫做奥利弗的小狗——让人禁不住地想起《雾都孤儿》里的那个小男孩儿——有裕志和真加虽然沉重但却天真无邪的爱情,还有乌冬、冰激凌等一切带着水和火的气味的食物。
  这是吉本给自己营造的光的世界,充满了人间烟火的幸福味道。让人禁不住地觉得,人世间仅凭这样一点美味,就是值得留恋的。裕志的爷爷去世以后,他一直默默整理爷爷留下的遗物,真加不知道怎么样照料裕志才好,但就在这个时候,他却回答真加说,“锅起面还可以吃一吃”,于是“望着眼前的画面,我体会到了‘吃而后生’的道理”,因为“裕志好歹还在吸取营养”。
  看到这里会想,幸亏都是些饮食男女,可以用食物所带来的踏实而幸福的感觉,来平衡生活在每个细枝末节带给我们的刺痛。在寒冷的冬天,即便所有的人都离你而去,至少还可以享受一碗热腾腾的乌冬面。柔柔滑滑的、雪白的,上面漂浮着姜末、海带,或许还有几只泛红的大虾。捧着这样的面,就可以暂时离开“萧索冷寂、空空荡荡”的感觉。原来胃温暖了,眼睛温暖了,手温暖了,人也就温暖了啊。
  人的心灵是一个随时可以关闭的世界,关闭与否,有时只是一念之差。吉本很明白这样的道理,所以她没有办法了,就会不得不借助外力。旅行因此成了人用来逃避自己彻底关闭心灵的一种方式。第二次,爷爷死了,他只好再次远走,和真加来到布里斯班,躲开再次关闭心灵世界的可能。布里斯班恰恰就是一个阳光的世界,和裕志原来住的那个阴森的院子形成鲜明的对照。也是在布里斯班,这对年轻人终于说服自己,所有的生命和海豚都有相似之处。在岸上,人看着水里的海豚游戏,在天上,神灵看着人游戏,如此想来,自己的那一点点快乐和悲伤又算什么呢?一旦拉开了距离,连生命都是那样微不足道的一点,一切都要抬头看着天上的阳光才好。
  当然,阳光里还有爱情。即便淡然如吉本,也不会避开爱情。不过,吉本与其他女作家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爱情在她的笔下从来不是主角的位置,所以吉本的小说不是爱情小说。她把爱情当成一味药,不是惟一的一味药,而是几味药当中的一味,是和美食、风景并列的一味药。
  它是纯粹的温暖。它也是冬日里的一束阳光。
  《蜜月旅行》里,裕志和真加算是青梅竹马,自然的相识过程、自然的怜惜,令他们之间的感情开始得很早,而且双方家长对此也不以为意,觉得一切都很正常,但是没有十足的把握。爷爷死了以后,看到沉默寡言的裕志似乎摆脱不了的样子,真加给他做面,帮他整理房子,陪伴他,夜晚相伴而眠,甚至想,“我感觉假如我住了进来,这个家也许会渐渐变得温暖”,因为“仅仅只因为我的大腿、我的头发、我的赤足,只要这些充满朝气的活生生的东西在这屋子里转来转去,某些东西就会重新回来,哪怕一丝丝一点点地。”如果说死亡是绝对的真理,爱却恰恰是不存在什么永恒的,一丝丝一点点的温暖足矣。总觉得这样像雏菊一般的爱情,是经过千刀万剐之后才会心生向往的,年轻时候就能安之若素,应该算是早熟吧。不求结局,爱情在最后真的和风景一起让裕志摆脱了阴影。一丝丝一点点地,在清理完阴森恐怖的祭坛之后,这对年轻的新婚夫妻在他乡,“即使不在一处生活,两人所走的路也是回家的路,两人所在的地方无论哪里都是家。”
其他文献
一日,与德国回来的朋友索华在外滩茶座小聚,很自然聊起有关女人的话题,她很感慨地对我说,国内做女人成本太高。国内有些媒体总在报道怎么样才更有魅力:要三围,要穿漂亮的衣裳,要做皮肤护理,讲究化妆技巧;要怎么样修炼自己怎么样拴住男人的心,抓心还要抓胃……这样做女人岂不是成本太高?最后修炼得面目全非,与真实的自己背道而驰。  索华说在国外对魅力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就是有发自内心的微笑。你走在街上迎面走来一个女
期刊
有一个中专毕业生,去应聘一家公司的广告创意总监这个职务。那个职位的待遇很高,去应聘的人很多,其中不乏研究生、名牌大学生。应聘的人挤了一屋子。  一位主持面试的考官分发给每位应聘者一张白纸,并对他们说:“谁的白纸能最快吸引我的眼球,谁就可以明天来公司上班。”  许多人接过白纸,找了笔就在上面龙飞凤舞,都做得非常认真。只有那位中专生,不慌不忙在上面贴了四张百元大钞。他的这一举动被在屋子里来回走动的面试
期刊
牙疼    有位父亲带着小女儿到医院拔牙,回家途中问她牙齿还疼不疼?女儿答:我不知道啊。牙齿留在牙医那儿……    口渴    爸爸把儿子哄上床后,回到自己的卧室准备睡觉。  “爸爸!”儿子叫道。  “什么事儿?”  “我口渴,给我拿杯水好吗?”  “你刚才不是喝过了嘛!快睡觉,我已经关灯啦!”  5分钟后……  “爸爸!我口渴,你就不能给我拿杯水吗?”  “我刚才不是说过了嘛!你再叫我揍你!” 
期刊
3月1日,今天我做了一个伟大的决定,我要抢银行了。但到底要抢哪一家,却是我这一生最难做出的决定。最后我决定从XX银行下手,因为广告上说,XX银行,您身边的银行。从身边下手还是方便些,兔子就吃窝边草了。  3月4日,我搬到和平路派出所旁的一个出租的平房里,常言道,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并顺便到隔壁拿几副手铐,练习一下万一被拷住了怎样逃脱。  3月10日,我现在每天坚持跑5公里,为了在抢劫后不被追上。 
期刊
人际交往最难的是什么,要叫我说,最难的是接近。道理再简单不过了,没有接近,就没有交往,就像没有开花就不会结果一样。  在这方面,作家赵树理可作为我们的榜样。一本书上说,老赵下乡有个经验,不抱不哭的孩子。若一位大嫂怀里抱着个孩子,孩子正在哭着,就会接过孩子,一边哄着孩子,一边和大嫂说话,很快就亲热地谈起来了。起初看到这儿,我以为是写书的人弄错了,应该是不哭的孩子抱过来,正哭着的孩子怎么会去抱。你看,
期刊
有一次去修车,在屋里等候的时候,随手翻看桌上的报纸杂志,偶然翻出一个牛皮纸封面的笔记本,翻开一看,原来是一本以前的修车记录。闲着没事儿,于是坐下来翻看。  修车记录是按顾客的名字记的,同一个顾客的维修记录都按时间顺序写在一起。我一页一页地翻看着,想从里面学点儿有用的东西。翻着翻着,有一页记录吸引了我。是这样记的:  2005/3/1  顾客提出的问题:玻璃水压不出来  检查:水罐、水泵、电路、管路
期刊
爷爷向奶奶求婚:     男:老天爷总算给了个好天。   女:今年这年景还真风调雨顺哩。   男:是哩,池塘里的水没旱干,长江也没发大水,地震就那么小小地震了一下。   女:收成还算可以哩。   男:小麦没遭蝗虫咬,红薯长了挺大个儿,玉米粒结得还挺扎实。   女:你们村没遭过鬼子吧?   男:还没遭过,要是鬼子一来,我们就向山里钻。给你爹说说,以后我保护你,咱们一起躲鬼子吧?  女:(娇羞地)嗯。
期刊
寂寞迂回梦的蝶衣  风中掠过泪的痕迹  在你微凉的掌心里  是谁的忧伤在栖息    心的背弃遥在北极  你的冷漠让人窒息  结冰的爱无法继续  沉沉心雪悄然堆积    是否有些爱情注定会反向背离  伤过心又怎能计算出爱与恨的距离  是否谈及未来总那样漫无边际  再多努力也穿不过宿命的缝隙    如果爱的可能只有千万分之一  我依然愿意在轮回里等你几个世纪  如果现实中爱总这样不如人意  我是否该试
期刊
那天约了个小报的女网友见面,地点日坛公园,正值早晨人员稀少。时间快到时忽然发现肚子疼。诅咒着卖油条的无德小贩,继续忍着等。   疼。  很疼。  相当疼。  急冲去厕所先。  一番狂轰滥炸后,顿时为之一爽,摸口袋时僵住:没带手纸。等会儿有人进来要张便是。于是等。   二十分钟也无人进来。正值寒冬,厕所通风条件良好,刚进来时着实赞了一番,现在却深深地感到风吹屁股万点凉的痛苦。忍了。  等了网友若干时
期刊
1、有次去饭馆吃饭,菜谱上有道菜叫“猛龙过海”,觉得新鲜,于是点了一道,结果盘子端上来一看:一碗清汤,上面漂着一棵葱。  2、我在公司楼下的饭店点过一道菜“母子相会”,上来一看,居然是黄豆炒黄豆芽。  3、我点过一个“雪山飞狐”,就是炸龙虾片(白色),上面有几个很小的炸虾皮。  4、我点过一个“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就是红烧猪脚,然后边上镶点香菜。  5、有一次和同学去巴山吃饭,然后发现有一个凉菜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