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具备创业者的特质吗

来源 :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suobo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同样的项目,同样的环境,为什么有的创业者成功?有的创业者不成功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创业者能力素质的差异。成功的创业者有什么共同之处吗?你又是否适合走上创业之路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讲师杨娟老师是怎么看学生创业素质的,本期我们刊登《你具备创业者的特质吗》上半部分,下期我们将继续刊登文章的下半部分,敬请关注。
  
  人物介绍:杨娟,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博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讲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站博士后,国际劳工组织KAB(know about business)项目讲师,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国际贸易教研室主任。发表论文数篇,著有《金融创新》(译著)《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与中国经验》(专著)等。
  
  主持人:杨老师,我知道您是国际劳工组织KAB的创业培训讲师,您还是我们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的研究员,您对创业教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请问您侧重哪方面?
  杨娟:我们在学校主要是给学生讲创业素质方面的,希望通过这种讲授能够使学生了解创业者的素质,并且能够朝成功创业者方向努力。
  主持人:我们有很多学生都会面临一个选择的问题,经常问自己:我自己适合创业吗?这在您的创业教学过程当中,是不是也感觉到学生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呢?
  杨娟:对,我觉得有些学生是很迷茫的,他们在创业还是找工作方面,并不是特别明确,而对自己的特征也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有时候我们上课用一个小游戏:我是谁?让你想想你的优点是什么,你的缺点是什么,给每个学生五分钟。这五分钟时间,学生反应过来我是这样的。发现自己的特征,学生才去认识。
   主持人:学生创业的话,成功创业者有什么特质吗?
  杨娟:成功创业者有他们共同的特征,每个创业者不可能去复制,我们不可能把成功模式复制下来,但是他们优秀的本质以及决定他们成功的因素应该是可以学习的。
  主持人:都有哪些因素和特征呢?
  杨娟: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积极、主动去做事、找信息、找项目,他们可能在学校的时候,或者他们前期生活中会主动参与各种事情,在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特征,而且是对现在的学生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接触学生的时候会发现,学生了解创业能给他带来什么,比如学生会说我生活更自由,可以实现自我价值,我觉得我可能有丰厚收入等等,他们对创业是了解的。那么要不要选择创业呢?好多学生说有这么多好处,我也想,只要他有想法,下一步就问你能不能去创业,现在应该自己做些什么呢,学生得再去想,我觉得你现在应该积极主动去实践了。优秀创业者有很多特质,比如努力工作,要投入更多的时间,要能承担风险,优秀创业者必须有耐性才能成功。
  主持人:你觉得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一种测试,能够测试他这四种特质吗?
  杨娟:我们是有这种测试工具的,因为现在开了很多工具,不包括你真的了解自己,但是学生应该尝试问自己这些问题。比如积极主动,比如我想组织一个活动,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你是不是有这样的想法。学生会问一下我做事的时候是不是能够敢于承担风险,我是不是经常中途会放弃一些事情,我有目标,可能中途很苦恼就放弃了,通过这些问题就知道自己是哪一种性格的。
  主持人:杨老师,有的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说相同的地点、相同的项目,为什么有的人做就成功了,有的人做就不成功,差异在哪里?比方说一个餐馆经营的很好,后来转让给了另一个人,结果时间不长就关张了,那么这种现象如何解释呢?
  杨娟:这种现象我们经常会遇到,其实我们表面一看就会说两个经理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可能我们直接会说这个原因。其实再仔细分,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果。我有两个哥哥要经营同一个餐馆,一个哥哥是三星级宾馆大厨,工作十年,觉得不错了,也了解餐馆经营了,想自己开个小餐馆,本钱有限,恰好家里父母有一个门面店,这样房租成本省掉了。他做菜的口味肯定没有问题,但是经营不到半年就关门了。旁边还有店,开得特别成功,人家卖早餐、卖油条、卖小笼包也成功了,我说怎么他就失败了。我发现这位哥哥只做大菜不做小菜,他会做小菜,但是不屑于做小菜,他把菜做的很精致,但是价码很高。
  主持人:大菜是不是价钱高,比较贵的菜?
  杨娟:做的比较精美,比较细,价格比较偏高,但是毕竟是小店,做得再华丽,也要适应来这个店里的消费者。所以他不了解市场和他的消费者,这是很多创业者失败的地方,缺乏一种商业管理的知识,他有技术上的技能,但是缺乏商业管理的知识。毕竟是自己家的门面点,弟弟接手了。弟弟接手之后,这个店也是经营不下去,弟弟原来是做小商品批发,有做过经营的经验,但他对餐馆经营不了解,他对做菜、打荷也不了解,因为不了解这个领域,所以他也失败了。后来一想他没有相关技术,如果他是一个了解餐饮的,是做餐馆的,肯定就会好很多。很多人会这样想学生创业要么没知识,要么可能没技能,。其实再仔细想想,作为学生来说,学习能力是特别强的,很快就可以把相关知识了解了,技能是可以积累的。我有一个国贸专业的学生,到山东老家开家纺店,开的特别成功。一个20多岁小女孩有多么高深的技能吗?技能是积累的,她上学期间在淘宝上做过网店。别的同学没有做成功,她却做成功了,既不是知识、也不是经验,而是特质。
  主持人:您哥哥是三星级厨师,有技术,但是做的菜太高档,不适合消费者。那他要做小菜,不是不会做,但是他不屑于做,这种调整起来应该很容易的,他为什么就不能像这位小姑娘一样及时作出调整呢,这里是不是还有适应能力,或者应变能力?
  杨娟:对,有他自身的原因,不肯做小事,这也是很多人面临的问题。不屑于从小事做起。
  主持人:做小菜很容易,做小菜再想做大菜可能不太容易,因为要求比较精美,工艺要求比较高,做小菜实际上就是家常菜,他为什么不调整?
  杨娟:他认识不到这一点。创业者有一点要愿意倾听,要听听别人的意见,要出去走走看看,要注意消费者的反馈。
  主持人:通过上述这两个案例,我们能看出来,成功者确实会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比如说政治领袖、经济巨头、商业巨子,凡是成功的人物,似乎都有某种相似的特质在里面,对我们学生创业者来讲是不是也有某种特质呢?
  杨娟:也是有的,我曾经看过一些书,有一本书叫《成功人士七个习惯》,总结七个习惯,我觉得对学生特别有用。
  第一是积极主动,你是创业者也好,你是做其他领域也好,都要积极主动,不能指望别人推着你走。
  第二是以终为始。就是忠于自己的人生计划。其实真正成功创业者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每一步要做什么,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这个目标走下去,成功人士都有这个特征。
  第三是要事第一。就是选择当前应该做什么事。同样想想我们学生也是一样的,现在学生老说要考各种各样的证,要先想你是要考研,还是要找工作,如果考研,第一步是要学习你的专业知识,学习你的基础课。如果找工作,在有限时间里,充分利用你的时间拿到各种资格证,这就是你要选择现在究竟要做什么。
  第四是追求双赢。现在有句话叫做:要哄着别人跟你一起做事。有的学生有好的项目,不能因为这个项目很赚钱,就想自己做,反而可能不成功。
  第五是善于沟通,有换位思考的原则。就像我的哥哥,他可能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如果他能倾听消费者的想法,他的店可能就开的很好。
  第六是统合综效。就是1+1>2。
  第七是不断创新,全方位的平衡自我。学生经常问老师:我学这个专业,我出去是不是就能够做这个专业?其实想一想,包括你创业也好、就业也好,未必就是本专业。那你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这就是成功人士给我们的一个启示。
  其实在这些素质里,我自己认为,专业老师上课,我特别强调就是学生要积极主动。因为有时候与创业老师聊天,发现上过创业课程的学生找工作似乎就业率高了。我们又要问,为什么这些学生就业率高了,后来发现一点,因为我们课很受欢迎,很多学校都是选学生来上课的,只有积极主动的学生才会来到这个课堂,这个特质决定他未来找工作更快一点,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其他文献
创新教育是追求发展学生的独特才能,赋予其不重复于别人的崭新的人文本质,不是以追求少数尖子的高分和升学率为目标,而是旨在开发全体学生创新的潜能。传统教育偏重于知识积累,创新教育注重开发创造力。对教师的必然要求是具有创造性思想、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人格,善于根据具体的教育情景,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发现培养创造性人才。  老师和校长作为创新教育的引领者,他们对于创新大赛有着更深的感受,对于创新教育应该如
期刊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落脚点在学校,重点在于课程开发,而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整合多元的课程资源,其中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从课改需要整合多元课程资源、烹饪专业课改离不开地方传统饮食文化背景、以及课程改革需要有一个抓手等方面考虑,基于文化传承思考,是学校烹饪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的必然选择;学校确定了从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三个方面,来开展基于文化传承思考的学校烹饪专业课改的实践;从取得
期刊
创新不是无源之水,不是无根之木,其源于在生活中仔细的观察,知识上刻苦的积累,以及冥思苦想后厚积薄发的那一抹灵光。  李俊同学在本次创新大赛上取得的成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李俊同学在校学习时就认真刻苦地学好专业知识,经常为了一个不明白的问题和同学讨论或找老师请教,不把问题搞明白誓不罢休。  在实习中他通过自己的观察,敏锐地发现实习单位中的水冷系统存在着寿命太短、冷却不充分、前端容易开裂等问题,并
期刊
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生产需求之间的结合。教学为生产服务,“炉窑三维智能视频检测系统”就是陈铭益同学在常州科宇电子公司实习时,认真参加企业生产实践,不仅在生产中认真向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学习,而且积极利用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为企业的产品技术革新和生产设备改造,献计献策,在企业深受工程技术人员的欢迎。  陈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见,一个民族的腾飞离不开大量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靠教育。其中,对未来人才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创新人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宗旨与办学方向,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大发展的环境下,应当强调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南通农业
期刊
炉镗内窥仪是用来观察高温炉镗内部情况的设备,由于炉镗内的温度很高,因而需要对设备进行冷却,通常可采用水冷或空冷的方式进行。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流动的液体或气体带走仪器中的热量,起到冷却作用。  在我实习的企业中,炉镗内窥仪是其主打产品,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其生产的水冷装置使用不到一年前端就会出现开裂或内窥镜头烧毁等情况,维护或返修量大,额外增加了不少企业的成本还影响产品质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期刊
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如何使学生从具备动手动脑的能力,以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们每个高职教师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创新教育活动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创新教育是面向新世纪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职业教育创新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知识、技能的升华、有利于逐步形成一个人的科学创新能力。  我们系部每年都会开展电子创新比赛的活动;成立学生科研兴趣小组
期刊
创新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平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制作和及时总结,就能使自己成为小小的发明家,还会有特别的收获。  善于观察是创新的前提。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座右铭就是:“观察、观察、再观察。”事实证明,许多发明创新的物品,往往是生活中每天都接触到的东西。最熟悉的东西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东西。生活中有许多物品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都会有其特定的
期刊
编者按:  职业院校学生比普通中学生更具有创新的优势,职业院校从学校的装备和教学环境来说,都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活动开展。在本次江苏省创新大赛中,职业院校为了鼓励学生创新,投入很多,包括资金投入、技术支持、教师指导等等。本次创新大赛比起首届创新大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和各个学校的基础投入、教育方式和重视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下面,就让我们走近学校,了解各个学校是如何重视和加强创新教育的。    2008年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可见,国民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大力培养数以万计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和中等专业人才。所以,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是反映一个学校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准。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以质取胜”的办学方针,积极响应省课改行动计划,把“三创教育”作为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