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专题”复习课在高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a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专题”复习课在高三数学课堂教学中具备明显的特殊性,存在较大教学挑战,为了充分应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促进“小专题”复习课在高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小专题”;复习课;高三数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143-02
  “小专题”复习课在高三数学课堂教学中,其存在的内容比较多,基于相关知识确定思想方法,能促进教学小专题的形成。将“小专题”复习课作为高三教学课程载体,为其提供不同的知识网络,能方便学生对综合问题的解决,也能明确具体核心,为各个阶段的学生学习提供重要条件。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在“小专题”复习课中,明确教学目标十分必要,能促进教学内容的分析,也能保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充分应用。结合高三数学课堂教学任务和对象,为“小专题”复习课提出目标。教学目标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尽管高三学生对知识了解,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认识,但还需要保证自身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课题选择和内容设置方面,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交流。在对教学活动设计中,也要对学生的亲身经验做出分析,观察学生自身能力和技能的形成,保证学生认识到思想方法对解题的重要性[1]。例如:在复习“圆锥曲线和直线关系”知识过程中,在课堂上给予优化设计,需要结合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保证学生对整体上的了解。尤其是认识到知识解析,将圆锥曲线作为核心内容,并在知识复习中,为其提供知识体系,保证学生能加深对解析法的认识。解析法为较为重要的思想方法,基于直线和圆锥曲线位置关系,能阐述出代数和几何的特征,保证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在实际探讨中,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解析法,形成理性认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确保在亲身感悟条件下,学会利用坐标法、方程思想等解决数学问题。尤为重要的是,基于数形结合和函数、数学思想等,提高解题能力。在知识方面,对直线和圆锥曲线的性质、关系判定,促使其问题的充分解决[2]。
  二、教学内容的精确化
  课程的实施,能对当前机械性教学模式有效改变,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在学生探究和学习中,增强其信息搜集和信息处理能力,这样不仅能达到新知识的获取,也能对其问题充分解决。在高三复习中,由于学生的时间较为紧张,只有促进“小专题”复习课的开展,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巩固知识、掌握解题方法。在“小专题”复习课中,对其存在的內容进行设置,需要遵循几点原则。(1)要保证内容设置的针对性和典型化。基于解题结论和基础知识,结合知识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例题,保证学生能力的提升。其中,例题的选择不能过难,要将主要知识点体现出来,方便学生从基础知识演变并训练。(2)内容的设置要具备可行性。对例题的选择要按照一定层次划分,尤其是其中的基本方法型、综合方法和创新应用型等,在不同层次上,能解决学生面对的问题,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内容设置要具备研究性。“小专题”复习课中,例题的选择要更为精准,特别是在专题的设计部分,基于多个角度分析,保证问题的充分解决。内容的提出要具备深入研究价值,其具备的思维含量更高,保证专题思想和方法都能展现。比如:在“圆锥曲线和直线关系”教学中,其核心为解析法以及数形结合思想方法[3]。(4)对内容的设置要和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课本联系。在很多高考试题中,其来源多为例题、习题、小专题复习中,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例题,能保证学生问题思考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过程的优化
  “小专题”复习课设计中,要结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确保“小专题”复习课效果的获取[4]。基于“圆锥曲线和直线关系”知识,在问题思考和辨析中,举出合适的例子,保证符合“小专题”复习课的教学要求。例如:已知椭圆C:x22+y2=1,直线l:y=kx+b,求出k与b的取值,证明直线和椭圆相交。该例题具备明显的开放性特征,和机械性复习进行比较,具备明显的创新性和趣味性,能引导学生对其主动探究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引导学生在数、形结合方面给予观察和思考。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也要使学生对知识点和解题的方法回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时间,保证学生在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达到学生思维模式的训练。
  还要对整个探究过程反思,回归基本的思想方法,促进思维空间模式的延伸。在该例题中,基于b的取值,在直线和椭圆交点内,分析k的取值范围。为了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可以为其设置多个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难度和思维强度适当分析,保证问题的深入探讨,这样在不断比较和思考下,达到常见问题的稳定处理。基于该例题的分析,“小专题”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将其综合内容展示,能促进学生技能、知识和方法的结合,加强各个考点之间的联系,掌握具体的解题思路,在知识要点相互整合条件下,保证思想方法的渗透,在该教学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不仅会逐渐完善,思维能力积极发展,也能在整体上解决问题,促使数学思想方法更广泛。所以,将“小专题”复习课作为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后期学习具备重要作用[5]。
  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因为高三数学复习时间较为紧张,为了使学生能够针对性复习知识,对课堂教学有序组织十分必要。所以,基于“小专题”复习课模式,将其应用到高三课堂教学中,促使其学习效果的发挥和展现。
  参考文献
  [1]夏志辉,李宽珍.以变式探究创高效微课——一节高三数学小专题复习微课的设计评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4(19):45-47,48.
  [2]赖国强.讲题十道不如“三思”一题——高三数学二轮小专题复习策略[J].考试周刊,2017(61):95,137.
  [3]段赛花.合情推理复习课模式——基本不等式中“1”的小专题[J].中学数学研究,2017(6):14-17.
  [4]夏志辉,李宽珍.问题驱动,变式探究——一节高三数学小专题复习微课的设计[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14(8):73-76.
  [5]吴新建.高三微专题复习课的实践与思考——以复合函数y=f(u(x))的零点问题的教学为例[J].数学通报,2016(5):43-45.
其他文献
摘要 分析了2011—2015年泉州石井口岸截获疫情情况:该口岸入境旅客大部分为台胞,节假日期间来大陆探亲访友时常携带水果、肉制品及水产品等禁止入境物入境,从截获物中检出的有害生物主要为昆虫和真菌,检出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主要为大洋臀纹粉蚧、橘小实蝇,而检出这2种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截获物种类(寄主)主要为莲雾、芭乐、释迦等;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关键词 泉州石井;疫情分析;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 S
时代在飞速发展,幼儿教育观念必须不断更新.创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成为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全社会,每个家庭对幼儿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效.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它不仅可以激励和诱发学生思维、巩固知识,还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
摘要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在台风“麦德姆”登陆北上过程中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高空槽的位置、强度、槽上暖中心的变化,且对槽进行了涡度方程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向东移动的过程中有暖中心与之配合,致使高空槽强度不断增加。散度项、平流项和地转平流项对涡度的局地变化贡献较大,主要的正贡献来源于散度项。高空槽达到最强时,“麦德姆”低压环流和高空槽结合,受高空槽前部显著辐散场的影响,台风高层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是发展思维的体操。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更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小学学习的延续,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但不少学生升入中学后,由于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法等各方面的不同,导致数学成绩一落千丈。形成初一基础不好,初二严重分化,初三放弃不学的局面。究其原因,初一跟不上是问题的起源,因此,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是改善当前局面的关键。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为我研究中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