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博物馆的手工艺精神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汉学家列文森曾经有个著名的比喻: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命运,如同放入了“博物馆”。人们既不再把传统价值体系当成判断事物的准绳,也并不将之弃若敝屣,而是带着疏远与崇敬的复杂情绪,把它们“妥善地收藏在玻璃橱窗里”,作为年代久远的传承物储藏、展示。
  这也是我在参观各地新建的“民俗博物馆”时的感受:制陶、织布、刺绣、泥塑等传统手工生产工序,从原先位于市井街头或简陋作坊的工作场所中转移到博物馆的展示空间里;手艺人虽然还是像从前一样娴熟而专注地加工着原料,制作出一件件让人赞叹的成品,但他们工作的性质却已经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從前,人们更关注是工艺的产物本身,而现在生产的过程则受到了更多瞩目:不仅糖画、泥人的制作被当成有艺术创作性质的表演,就连原先人们司空见惯的纺麻线、织草鞋等工序,也因其罕见而具有了观赏和体验参与的价值。
  这种转变与列文森的“博物馆”隐喻如出一辙。传统事物进入当代社会后,一方面丧失了它原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鲜活意义(对于传统价值体系来说,这是指其对整体社会思想的主宰;对于传统手工制品来说,则是指其与百姓日用的关联);但在另一方面,这些从我们日常视野中逐渐消失的事物,却又因其略显陈旧、冲淡的色调而产生了可贵的审美价值。换句话说,手工制品从日常场合的“退场”和它们在博物馆橱窗中的“登场”,正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观赏着民俗博物馆中的制陶、织布工艺,其实是在见证一种生活方式的谢幕过程,犹如我们黄昏时看到夕阳徐徐潜入海面的壮丽景观。
  在本期《中国国家旅游》杂志的《纸在中国深处》报道中,我们特别追踪了手工造纸工艺的当代命运。“纸”在这里的意义既是实质的(随着各种电子显示设备的普及,传统意义上的“字纸”正从日常生活中悄然退场),又是象征的(作为四大发明之一,作为中国古代典籍的主要载体,它同时是华夏文明的标志物与承载物)。而我们报道的最后一站,恰恰是位于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手工造纸博物馆。在这里,手工造纸的主要工序被分别置于博物馆的不同展厅之中,而后者错落有致地构成了一组建筑聚落,“如同一个微缩的村庄”。
  就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手工艺进入博物馆既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昭示着某个全新的开始。在这样一座博物馆里,参观者的收获远不限于审美的愉悦和消费的体验。古法造纸的工艺集中展现了传承千年的手工艺精神:它强调耐心与专注,强调对品质近乎苛刻的追求。我们相信,即便隐身在博物馆门墙之内,这种手工艺精神与我们之间仍然保有鲜活的关联,它仍然为我们带来肯定生命的强劲力量。
其他文献
摘要:以“从铝土矿中提取铝”为例,分析工艺流程中涉及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转化认知冲突,在师生交互过程中生成教学环节,加深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从而构建铝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认知冲突;教学设计;铝及其化合物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1-0038-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
吴哥窟的僧人  拍摄时间:2012年11月26日  拍摄设备:Canon EOS-1D X  焦距:70mm  光圈:F/2.8  曝光时间:1/320s  身着橙黄色袈裟的僧侣向我走来,面带微笑,平静而谦和,仿佛突然将这古朴而神秘的千年古刹点亮,让我变得感动与柔软。  斯里兰卡的微笑  拍摄时间:  2014年2月6日  拍摄设备:Nikon D700  焦距:56mm  光圈:F/5  曝光时
一片华丽褶皱的诞生  在欧洲的顶级时装定制业界, Gerard Lognon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他并不是顶级服装设计师,但是他做着一件让所有顶级设计师为之倾倒的事——帮助他们将头脑中如梦如幻的漂亮褶皱变成现实。而对于我来说,最幸运的事情则是亲眼看到那些举世无双的褶皱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  Gerard Lognon的工作室位于巴黎Rue Danielle Casanova街一座17世纪的建筑内,每
多年的演变之后,这样的一个传统民俗传到今天变成了瓦伦西亚市最大最热闹的节日,这个节日,也有了自己的名字—法雅节。“法雅”在瓦伦西亚语中是人偶的意思,因为人偶在法雅节最后一天会被华丽的焚烧掉,这个节日又被称做烧火节。每年的三月法雅节,会有数以万计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涌进瓦伦西亚,让这里成为狂欢的海洋。    瓦伦西亚的爆竹  从马德里开往瓦伦西亚的AVE(高速列车)飞快地行驶着,耳边听到的都是人们唧唧
玉树县居住的大多是藏民,只有不到10%的汉人。由于这里是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不允许发展工业,连牧业也在慢慢减少。在“退牧还草”政策下,很多牧民移民到此,他们变卖了全家人赖以生存的牛羊,在玉树盖了房子,开始建立自己的新家园,不料2010年4月14日的一场地震,使这刚刚开始的新家园梦化为乌有。这次地震的受灾人数约20万人,99%的房屋全部倒塌。那一天,整个玉树县被夷为平地
海明威是我很喜欢的作家,我看过他几乎所有的文章和故事,也看过一些研究他文章的书和描写他本人的传记。我一向认为地道的读者应该消费作品,而不是消费作者,但对于真正喜欢的作者,我还是不能免俗。何况,海明威一直都在写自己经历或者体验过的事,在他的作品中,现实生活的投影要远远多过臆想和虚构。有人说海明威除了写自己就不会写作,不过他有这个资本,他这辈子,无人能及的体验也实在是太多了点儿,恨不得一个人活了8个人
在古典中国云游  撰文、图片/Bill Porter 鸣谢/大茶  一个美国人,却每日打坐,翻译佛经、古诗,有个法号“赤松居士”,还称呼自己为“老夫”。他经常穿着布鞋,随身携带僧袋,在中国走南闯北,到终南山寻访隐士,沿着黄河寻访历史遗迹。他说这是他的修行。  我总是容易被孤独所吸引。当我还是个小男孩时,就很喜欢独处,倒不是我不愿意跟其他人在一起,而是我发现独处竟有如此多的快乐。中国的隐士令我吃惊:
剧场没有音响设备,甚至没有剧场灯,更不用说多媒体和现代化升降设备等。莎士比亚环球剧场 泰晤士河畔,遥想当年  作为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2012年的伦敦格外热闹。伦敦的剧院也因为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兴奋,思索着如何通过自己的舞台展现这座城市的精彩。莎士比亚环球剧场举办了名为“37种语言,37出莎士比亚”的国际艺术节,世界各国操着各种语言的艺术家们,轮番在同一个场地演出莎翁剧目,令人惊叹。  很多“
这个邋遢委靡的老人,当他的手接触到铜的一刹那,他的眼睛立刻变得像天空一样清澈。    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的大四学年,有两个月的时间是社会实践。宋晖被派到一家专做传统文化保护的NGO,还没在办公室里坐上一天,就立刻得了一个出差的任务,去内蒙探访一位名叫巴雅尔的老铜匠。  硬卧,从中国的南方一直到北边。然后,长途车换长途车,通宵达旦地颠簸了两天,他终于到达了当地的群众文化馆。按照刘馆长给的地址,他又打了
某年,一趟欧洲乡间旅行,山城风光醉人,诱得我们,几天中光是满山里绕、一城游过一城,执迷留恋、流连忘返。深秋气候多变,有一日,途中突遇哗哗大雨,游兴虽大减,却也舍不得就此回旅馆待着,只好放弃原有行程,勉强雨中开车纯兜风。开着开着,时间近午,肚子越来越饿,然因早已错过计划中的午餐地点,不禁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看了地图,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小村,遂决定直接进村觅食。旅游淡季加上凄风寒雨,整城街道空荡荡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