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进一步提高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的专业水平,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院与《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编辑部将共同组织国内知名专家,于2014年5月7—12日在广西南宁市举办“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高级研修班”。具体内容通知如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提高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的专业水平,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院与《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编辑部将共同组织国内知名专家,于2014年5月7—12日在广西南宁市举办“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高级研修班”。具体内容通知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群体性急性间二硝基苯中毒应急机制,总结救护和组织管理经验,为临床救治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本次间二硝基苯中毒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救治措施和组织管理.结果 9例中毒患者来院后立即启动急诊科重大突发事件救援紧急预案、护理人员快速准确的分诊、医院分管院长统一指挥、调度人员及抢救物品和药品.急诊科中毒救治组集中收治患者,统一制定治疗和护理方案.所有患者经过3周的救治和护理全部痊愈
免疫抑制性寡核苷酸(suppressive oligodeoxynucleotides,Sup ODN)是人工合成的具有特定核苷酸顺序的单链DNA分子.实验证实,富含"TTAGGG"基序的Sup ODN和哺乳动物端粒DNA具有下调Th1型细胞因子及前炎症介质产生的作用[1].我们就其可能对矽尘所致肺泡炎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进行综述。
正己烷[n-hexane,CH3(CH2)4CH3]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广泛用于有机合成、植物油提取、制鞋、油漆、电子机械表面清洗等行业。工人长期低浓度接触常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手足麻木无力,感觉减退,呈手套、袜套样分布,严重者表现为肌肉萎缩、下肢瘫痪。病理学检查发现其轴索肿胀、神经丝聚集、脱髓鞘改变以及回缩性降解。慢性正己烷中毒是我国重点监测职业病之一,我国自1994年首次报道以来至今
职业卫生生物监测指通过定期地有计划地检测人体生物材料中毒物和(或)毒物代谢物,或由它们所致的无害性效应水平(内剂量),以评价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毒物的程度及可能的健康影响.职业接触生物限值是评估生物监测结果的指导值;它是指职业接触毒物后,未产生有害效应时,机体内存在的毒物和(或)毒物代谢物的最高容许含量,或由它们所致的无害性效应指标的最高容许水平[1]。
目的 对煤工尘肺大容量肺灌洗前后影像学改变进行评价.方法 2009年1 1月~2010年5月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肺灌洗煤工尘肺患者102例,其中Ⅰ期57例,Ⅱ期37例,Ⅲ期8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1.74岁,平均接尘工龄24.74年.仅对第1次复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分析102例资料齐全的尘肺病患者比较大容量全肺灌洗前、后高千伏X线或DR胸片的期别、总体密度;比较57例尘肺病患者肺灌洗前后支气
患者男,40岁,2013年1月23日出现谵妄、烦躁,伴有幻觉、恶心,症状持续6d,无好转,于1月29日入院.患者发病前从事四乙基铅蒸馏工作2个月,主要任务是看护蒸馏设备,工作中偶尔会闻到特殊气味,同工种其他工人未出现类似症状.但2011年同事中出现1例类似患者,临床表现相似.患者既往体健,6d前出现精神异常、夜间经常乱跑,不能自控.无呕吐、头痛、头晕,无昏迷及肢体活动不灵.饮食可,睡眠欠佳,大、小
职业性哮喘是在生产环境中吸入致哮喘物质后引起的以间歇发作性喘息、哮鸣等为特点的疾病。我们接诊1例吸人毛绒纤维引起的职业性哮喘病例,以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效果较好。1.临床资料:患者男,33岁,自2008年起出现咳嗽,为阵发性干咳,伴咽部瘙痒,咳嗽剧烈时伴胸闷气喘,症状反复发作,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进行胸部x线及胸部CT检查,诊断为支气管炎。每次经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症状改善,停药后反复发作。因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2006至2012年尘肺病报告病例的特征,为防治尘肺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连云港市尘肺病报告卡及健康危害因素网络直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6至2012年共报告尘肺新病例86例,≥45岁的病例67例,占77.91%.男性73例,女性13例.新诊断86例尘肺病例中矽肺73例(84.88%),煤工尘肺7例(8.14%),电焊工尘肺2例(2.32%),铝尘肺、石棉肺、水泥尘肺以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acid esters/phthalates),又称酞酸酯,简称PAEs,是人工合成的一组同系有机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主要用作增塑剂和软化剂,也可用作工业溶剂、润滑剂或添加剂[1].近年来,随着塑料制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PAEs不断进入环境中,目前已经普遍存在于大气、灰尘、土壤、固体废弃物、食品、工业废水、河流和饮用水中,成为全球性的重要环境污染物[2-3].美国
目的 了解曾参加修建襄渝铁路隧道开凿工程民工返乡脱尘40年后矽肺病的患病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68至1972年参加修建襄渝铁路开凿作业的3 417名民工进行了高仟伏胸片初筛检查,凡检出的疑似矽肺病民工均组织到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诊.结果 应体检3 661人,实际体检3 417人,体检率为93.34%.发现矽肺319例,检出率9.34%,其中Ⅰ期192例,Ⅱ期116例,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