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现象及解决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912569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实施,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都进行了改变,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小组教学的教学内容是将学生按照学习水平进行合理的分组。创建分组后教师要做好教学引导,帮助小组同学进行责任划分,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彼此完善、互相进步,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初中数学中应用小组教学法取得了很高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学习;低效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教育人员的重视,但创造巨大的教学收益的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出现了一些低效现象,首先就是分组方式的不正确,教师需要通过对学生实际水平的分析来合理地进行分组,明确小组学习的主要合作方向。教學中教学方式的应用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只流于形式,这是因为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实质存在着误解,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优势,出现效率走低的情况,本文针对这类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一、 分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 问题
  小组学习显而易见,需要将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数量来进行多个小组的划分,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小组人数过多的情况,教学任务布置下去后,不能每个成员都接收到小组任务,出现小组成员数学训练不均衡的情况。除此之外,还有些教师干脆采取就近结合的原理,直接将座位相邻的几个同学定为一组,这种分组形式失去了小组合作原有的意义,让教学开展流于形式。
  (二) 策略
  根据题目的设定和教学任务布置经验的总结,合理的小组人数在4~6左右,这一数字区间能够很好地进行职责的划分,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学生现有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分组。小组成员根据学习水平的高低分为高、中、低不同的层次,小组中要兼容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好小组成员之间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的布置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准来进行任务难易度的分配。值得一提的是,初中生的虚荣心很强,对班级干部的竞争也比较激烈,小组组长的选拔不能单从成绩的好坏来进行判断,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领导能力,在任务的验收阶段,每个小组要选出发言代表,对小组观点进行阐述,小组分工要采取“轮换制”,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新定位组内角色,实现小组成员整体学习水平的提升。
  二、 教师引导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 中学生的心理发育尚不成熟
  在小组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小组学习并不意味着整个交流过程,都让学生自主进行,教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导者,需要对学生的合作过程进行监督,密切的关注各个小组的解题进展,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的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制定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的选择也要严格按照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来进行,在进行小组学习内容的制定过程中,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围绕这一目标有计划的开展合作学习,还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小组讨论时间,从根本上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二) 教学任务例题布置
  将长为1,宽为a的长方形纸片12  (1)第一次操作后,剩下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多少?
  (2)第二次操作后,剩下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结果用a表示)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开展分组讨论,熟读题中已知条件,根据图片进行解题思路的制定,试题分析:第一题能够根据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结果。第二题需要先求出第二次操作后,剩下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结果;
  (1)长为a,宽为1-a;
  (2)长为(1-a),宽为a-(1-a),面积为(1-a)[a-(1-a)];
  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组织能力和推理能力,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来收获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三、 总结
  综上所述,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不只是在学习中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来实现的,还需要寻找正确的运用方式,随着教学改革,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涌现了大量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只是其中的一种,学习方法在运用过程中会存在着一定的适用范围。因此,教学的开展中不能什么问题都用合作学习来进行解决,我们要在使用过程中选择一些比较适合学生交流和探讨的教学内容,教师做好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组内分工,让小组学习方法的优势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刘洋.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1):116.
  [2]李晓霞.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95.
  [3]王洪涛.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8):269.
  作者简介:
  吴德贤,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七中学。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 骨肉瘤患者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 近二十年来实施的手术联合大剂量化疗,使骨肉瘤(Osteosarcoma,OS)手术后五年生存率提高到60-70﹪,但许多患者
摘 要: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在各教学阶段的不断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地创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游戏化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数学教学;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在新课改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在不断的转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高效性对数学教学质量有着直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计算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也是数学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可是就目前小学数学计算情况来看,学生计算准确性都不高,而为了能够改善这一现象,本文则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准确性提高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计算这一部分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可以说是贯穿整个小学数学课堂,学生计算能力在小学学习阶
摘 要: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教师在不停地讲,学生像机器一样被动地接受,致使在长久的数学学习中,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学习的激情与动力,学习的效率不尽人意。  关键词:教学方法;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要改变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得以创新完善,其中多学科跨界互融,成为丰富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在高效落实教学内容基础上,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目的。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析,以期为提升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综合水平,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信息技术伴随科技发展在教育界得到广泛应用,已然成为利用图像、声音、文字、
摘 要:本文对近三年全国部分省市21套高考数学试题中的函数单调性问题的考查形式及解法进行分析,列举了函数单调性在高考中的常考题型,归纳了5种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关键词:函数单调性;高考;解题  一、 引言  函数单调性是函数的基本性质之一,应用较为广泛,它分为单调递增和单调递减两种。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可以更好地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本文研究了近三年来高考函数单调性的试题及考点,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