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高粱》的影视改编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i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最近由于电视剧《红高粱》的热播,“红高粱热”又一次席卷了全国。电视剧《红高粱》由莫言的《红高粱》改编而来,该剧讲述了在20世纪30年代初,九儿和余占鳌在充满生命力的山东高密大地上,用生命谱写的一段关于爱与恨、征服与被征服,充满生命力的近代传奇故事,这次电视剧的热播也勾勒出人们对1987年电影《红高粱》的回忆,众所周知电影《红高粱》也通过大气磅礴、富于个性化的电影语言尽情展示了创作主体对生命气度和自由精神的礼赞。下面笔者将试图从情节、色彩、人物几个方面,简单谈一谈对这部经典作品和两部改编的影视作品。
  关键词:《红高粱》;自由精神;生命气度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依托莫言诺贝尔文学奖的噱头,投资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瞄准了他那部雅俗共赏的作品《红高粱家族》,诚然,《红高粱》不像《蛙》那般尖锐,不像《檀香刑》那般冷酷,不像《生死疲劳》那般百转千回,它确实有它独特的生命力,或者说是一种温热的爆发感,抒发出在这片大地上对自由生活的感情,对生命做出考究和礼赞。
  一
  电影和电视剧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然而电影方面,张艺谋选取了一个横切面,在小说基础上做了稍许修改和调整,叙述的主要是一支民间抗日武装伏击日本人汽车队的故事,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期间从高粱地的野合到抛洒爱国热血只用了较为简洁的讲述,大部分是风土人情的展现和人物个性的突出,剧情与剧情之间由叙述者来连接,思维较为跳跃,场面可概括为是深红色的,电影没有延续原作中時间、空间错乱的形式进行叙述,而是以顺序的手法将故事展开,把故事讲的很清楚,叙事也非常流畅,故事主要分为"我爹"未出生的前半部分和"我爹"出生后的后半部分,可以看出来,电影前半部分着重烘托了对自由的渴望和争取,后面又把侧重点放在了对生命和英雄的礼赞上。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一种升华,而两者之间的联系又颇为紧密,甚是自然。电影给人的历史感是深红色扑面而来。电视剧《红高粱》比电影版添加了更多新的元素和剧情。剧中表现了九儿的三角恋、九儿与情人私奔,还有九儿和嫂子的分歧及角力,更有最后成抗日英雄的情节,这些高密度的情节容不得观众有半分抽离。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是,电影是以“我爷爷”作为叙述主体,而电视剧则直接采用“九儿”的女性角度进行细致刻画,这赋予了电视剧更大的宽度去描绘这个故事。总的来说,电影选的情节准、易出彩,做到了浓缩这部作品的精华,而电视剧在更大的维度基础上设置情节丰富但稍显冗杂,重点不是很突出,整部剧的张力时强时弱,给人的感觉是橘红色的。
  二
  在电影中,红衣裳,红盖头,红肩舆,红高粱,红高粱酒,红色的鲜血以及红色的太阳。作者是要以一场红色风暴袭击观众的眼球,给人们以视觉冲击。除此之外,影片开释出来的粗犷、野性、自由、游荡、渴望以及喜悦都包含在这红色之中,以红色为大背景,托出了一个爱恨交织的故事。结尾处,九儿和众兄弟都死了之后,“爷爷”和“爹”久久伫立,没有悲嚎,没有落泪,只有凝望,在鲜红的血色的阳光中凝望,这时甚至出现了日全食,短暂黑暗后又出现了深沉的暗红,作者以这种极度唯美的方式放大了两个人,成为对这两位英雄的礼赞。电视剧则大量使用橘红来凸显人物和喷绘场景,虽然都是大片的高粱地,但电影尘土飞扬显得更加的荒凉,也将东北真真实实的展现出来,电视剧环境更加秀丽,房屋也很整洁,展现了繁华的县城和人来人往的世俗气息;服饰上男人们都是都是赤膊加根裤腰带,女人的服饰则因为时代的不同和导演对作品的品鉴不同而大相径庭,电影中女演员巩俐身材丰满,朴素的棉袄裹身,更显得有沧桑感和历史感,电视剧中女演员周迅娇小俏皮,头饰精致,衣裳华美,更有民族味十足的吊脚裤。在人物的塑造上,时代的烙印很明显的刻在影视作品中,电影里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同一个形象—全身古铜色、皮肤饱满、棱角分明。正是这样的一个形象展现了男子的野性和人们敢爱敢恨的一面。男主角姜文强壮的身体,沙哑的嗓音成为一个典型:“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这一首歌,倒抱九儿的这一动作、往新酒里撒尿、抱土雷炸车……这一形象很好的成为了突破传统道德的一个符号,成为导演对全中国人呼唤新生活的符号。而在电视剧《红高粱》里,人物的个性鲜明,但是也会存在一些变化,你很难用好人和坏人去界定剧中的人物,环境与觉悟都是相伴相依的,这充满了新时代人们的价值观的特色:自由、怀疑一切,同时又包容一切。电视剧带给我的感受是反而让我在反思:我们民族正在丧失什么?我们要找回些什么?我们还需要增加些什么?
  三
  当年,《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由姜文粗哑雄浑的嗓子里“吼”出来,迅速传遍了全国,从都市到乡村,到处都是“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的歌声,一时间,歌坛也掀起一股强劲的“西北风”潮流。它使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心中那种隐隐约约的反哺归巢情结,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红高粱》电影中赵季平的音乐和《红高粱》天人和一,在银幕上大写意地完成了一次雕刻生命的挥洒,大善若水的赵季平与张艺谋双手一握,西部的高粱叶子,森林一样霍霍有声。而电视剧中的音乐相比之下有些相形见绌,同名主题曲《红高粱》虽然“大漠孤烟直”的感觉烘托得比较到位,但我们并没有能体会到人性与环境结合出来的细腻感。
  总的来说,电影和电视剧把《红高粱》这部作品带进了人们的视线中,与电视剧相比,笔者更喜欢《红高粱》电影,张艺谋导演把它拍的更有张力,更有色彩感,更有生命气息,切中要害,让人看后大呼过瘾。大体上说两位导演在改编作品的同时,都赋予了这部作品新的生命,《红高粱》原著携带着这两部影视作品都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状态:是否敢爱敢恨,是否一味的向现实妥协,乃至终身苟苟且且。《红高粱》从深红来到橘红,带给人们的都应该是无限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周友朝.张艺谋谈《红高粱》[J].电影、电视艺术研究,1988(04).
  [2]莫言.红高粱家族[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3]郝大铮.电影意识形态散论[J].当代电影,1989(04).
  [4]吴贻弓,李亦中.影视艺术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程丕硕(1990-11-11),男,汉族,辽宁省大连市人,研究生在读,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其他文献
关于“西南丝绸”之路的名称,有以下几种叫法:“蜀身毒道”、“南方丝绸之路”、“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等.rn学术界将这条路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是与通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中医内科治疗的相关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在中医辨证论治理念下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具体方法;然后分析了在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当中,
教学方法一般是指是在某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组成的方法体系,它包括教师的各种工作方式和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方式。目前
摘要:自我国进入世贸组织以后,出版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寻求新经济增长点是出版集团的迫切需要。出版行业中,文学资源是其中最主流的资源,对文学资源的深度、立体开发是出版行业的最大竞争优势。  关键词:出版行业;文学资源;影视化  一、加大文学出版物的出版力度是文学与影视融合的基本途径  这里要说明的是所谓对文学出版物出版力度的加大不是数量上的加大,而是有分量、有影响力作品出版力度的加大。一部文学作品如果
有机农业——这是一个被很多人看作是鸡肋的产业。安全,但价格昂贵;有需求,但难以启动大众消费;做得辛苦,却很难挣到钱。站在巨大财富的玻璃门前,一大群苦哈哈的菜农急得直跺脚,但绝
真正的孤独者,是她灵魂里那个人,她认为那个人是孤独的,因为她只出现在一个人的灵魂里,并且极有可能不出现在这一篇小说中.那个人是谁?与她的关系是什么?这是连她自己也无法
华南师范大学  摘要:本文主要描述表示向后移动义的上位词:“引”、“却”、“退”的历时演变过程。先秦时,引、退、却都有出现,发展到东汉和南宋,“引”和“却”分别由于词义负担过重而消亡,而退沿用至今。  关键词:“引”;“却”;“退”;向后移动  一、“引”“却”“退”的出现  先秦时,表示向后移动的词有“引”“却”和“退”。  引,开弓也。表示“向后移动”是其引申义,意为收敛、退避。《素问·五常政
摘要: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这两个从西方引进的重要文论术语在中国现代的文学研究中是实用频率较高的,但在使用过程中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本身的含义已经变得含混不清,他们经常被称作为静态的概念来运用,被视为两种基本创作方法或传统精神,进而被认为是从古就有的两种文艺思潮,而忽略了他们是历史性的范畴,也有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作为从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的一个历史中介和一个过渡环节,只有运用逻
一rn西南地区经云南腹地很早就有通往东南亚、南亚的交通线.根据关于张骞出使大夏、知身毒国通道的记载,联系我国北方的对外通道被称为“丝绸之路”,许多学者将西南地区经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