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建模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ijia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从伽利略开创近代物理研究的先河开始,实验验证法就是物理学科研究的重要手段。而物理建模正是在这种研究思想的指导下提出的通过一定的抽象思维,适当地对物理研究对象进行理想化设想形成物理模型,进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建模教学;思考
  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事物之间复杂的相互联系,一方面反映了必然联系的规律性,同时又存在着许多偶然性,使我们的研究产生了复杂性。为了使研究变为可能和简化,常采取先忽略某些次要因素,把问题理想化的方法。这就是先建立物理模型,然后在一定条件下,用于处理某些实际问题。物理模型是把研究对象抽象成某种理想模型,然后研究理想模型的物理过程并选用正确的物理方法。物理模型是在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能具体、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一、物理建模在教学中有巨大的作用
  物理模型是对物理现象本质属性的抽象和纯化,突出反映了它所代表的原型的性质和规律。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提出模型假设,再经过实际应用与实验加以检验和修正,从而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学生对物理学的认知过程,也是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不断建立一系列新的“物理模型”,从而进行知识的积累与深化的过程。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增强“建模”意识,重视物理模型的教学,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学生素质。建立和正确使用物理模型可以提高学生理解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习这些新知识时容易理解和接受。建立和正确使用物理模型有利于学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明了化,使抽象的物理问题更直观、具体、形象、鲜明,突出了事物间的主要矛盾。建立和正确使用物理模型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解题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把复杂隐含的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好物理实验教学
  我们都知道,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视实验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验数据基础上的,同时由于实验中直接涉及实物的操作,更有利于增加学生对模型直观性的了解,因此,我认为高中物理建模教学工作应该充分借助物理实验来开展,通过实验,让学生在实际动手中亲身感觉模型与实物的区别,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模型的理解。
  三、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知识迁移
  所谓知识迁移就是对原来知识在新环境下的灵活运用,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原有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利用来获取新知识。物理建模教学过程中,也要充分遵循这一学习规律,通过对已知物理模型的深化学习,可以在后续过程中遇到同类型知识的时候,建立相似的物理模型。
  四、培养学生对物理信息的抽象能力
  物理模型的建立,都是对物理研究对象的高度抽象,抓住研究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影响研究的次要因素。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物理模型教学工作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于物理信息的抽象能力,让学生在接触到物理信息后能够快速分辨出哪些因素会影响研究目的,而哪些因素是无关紧要的,这样学生才能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活动,从而解决问题。
  下面,我对其中的一些模型进行举例探究:
  (一)先加速后减速模型
  我们知道,物体先加速后减速的问题是运动学中典型的综合问题,同学们在求解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前一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过程的初速度,如果建立了物理模型就会更明确这个过程了。
  例1 一小圆盘静止在桌面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1所示。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建立模型:我们以小圆盘为研究对象,在桌布从圆盘下抽出的过程中,盘是加速运动的,桌布抽出后,盘在桌面上做匀减速运动。以此,我们建立先加速后减速模型。
  解略。
  (二)斜面模型
  例2 相距为20cm的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现在导轨上放一质量为330g的金属棒ab,它与导轨间动摩擦系数为μ=0.50,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2T的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导轨所接电源电动势为15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可按要求进行调节,其他部分电阻不计,取,为保持金属棒ab处于静止状态,求:
  (1)ab中通入的最大电流强度为多少?
  (2)ab中通入的最小电流强度为多少?
  建立模型:这道题目,我们以导体棒ab以及倾斜放置的金属导轨看做一个系统,建立斜面模型。
  解略。
  综上所述,建立正确合理的物理模型,可以更加透彻的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适当的引入建模教学,很好的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补充了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为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提供了改革的新思路,对高中物理教学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有利于完善我国的高中物理教育,逐步实现知识理论和科学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也为其它学科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新的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功能的不断增多,ECU需要采集和控制的信息以及ECU与其它控制单元间交互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使用CAN总线技术后,实现了大量信息的共享,这样可以
一、故障现象有1辆行驶里程约9.6万km,配备EA111发动机,1.6自动挡明锐轿车,车主反映近期油耗陡然增多,驾驶习惯未变,加油地点未变,而油耗却蹭蹭上涨,实在让人费解。二、故障
【摘 要】人类就是在创新的基础上才出现了不断发展的。而创新是源于人才的培养,只有高科技的人才才会有所创新。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离开了教育难以谈创新。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一切人才的出现都是靠教育培养出来的。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小学教育是属于基础教育,学生的养成和习惯都是在基础教育上,学生从小就要打好关键的基础。我们作为小学数学学科更是关键的关键。数学是具有思维发展
多频脉冲电子舌是一种采用多频率大幅脉冲作为激发扫描信号,用几种不同的非修饰金属电极组成传感器阵列,检测被测物质的整体响应信号,辅以主成分分析数学方法的新型电子舌系统。
在统计资料基础上,综述了市区地基土的成因类型;研究了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及之间的相关性,并提供了土的承载力。
通过辽西某厂泥石流灾害的实地调查,阐述了泥石流发生的条件,介绍了泥石流危害,分析了泥石流的现状并预测了发展趋势,提出了防治措施.
【摘 要】让学生在习题教学中提升解决问题的技能,在习题探析中实现能力素养的升华,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师习题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作者简要阐述了高中数学习题在新课标下的教学实施。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习题教学;探析  数学习题作为数学知识要义、教师教学意图以及教材目标要求等方面的有效“承载”和生动“代言”,在数学课堂教学进程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并在助推教学进程中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