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数学备课“四注重”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s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逐步推进,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给教师的备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下面笔者就几年来的实践谈谈新理念下数学备课的几点体会。
  
  一、注重细致解读教材,制定恰当目标
  
  能否领会编者的意图,关键在于解读教材。首先要明确所要备的课在本学期或本单元中的地位,其次思考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呢、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等等。最后理清教学思路,制定出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目标。
  例如,二年级《分桃子》一课,教材安排了“摆一摆”、“分一分”、“做一做”三个层次。
  “摆一摆”要求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子并分成2堆,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其目的是通过小数目分一分的操作活动,让学生认知和体验平均的意义,促进平均表象的形成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
  “分一分”则安排了三道练习这样的安排,一是要让学生亲历从“随机分一分得同样多一平均分”这样一个过程;在原有的“同样多”概念的基础上,完成“平均分”概念的建构的过程。同时也促进学生思维从操作水平向表象水平发展。
  “试一试”中安排了五道练习题,前三道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平均分的知识,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可借助学具摆一摆,也可画线连一连,还可画圆圈一圈,用乘法口决来完成。
  第4题的意图在于,让学生体会在平均分的时候,有时会出现有剩余,从中感知平均分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全部分完,另一种是有剩余,而且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
  第5题有一定的难度,其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白“分得同样多”是表示平均分,“一半”也表示平均分,从而知道在生活中表达“平均分”意思的语言多种多样。
  据此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1)通过学具操作,让学生亲历“随机分一分得同样多一平均分”这样一个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意义:(2)运用多种方法(操作法、连线法、画圈法、口诀法)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平均分的简单问题;(3)感知平均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二是有剩余,而且剩余的个数小于份数。
  
  二、注重恰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教师在备课中要注意创设情境。创设情境要注意两点:一是创设的情境必须是学生熟悉的,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才会产生学习兴趣;二是所创设的情境必须是学生所喜爱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还是以《分桃子》这课为例。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是小学生所喜爱的,而猴子喜欢吃桃子又是同学们所熟悉,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可借助这一人物,让孙悟空和猪八戒来分8个桃子。可以怎样分?在经历随机分到平均分的过程后,又让唐僧师傅和沙和尚也参加到分这8个桃子,怎样分才没有意见呢?接着还可以把“分骨头”、“分筷子”和“分气球”的练习题融入师徒4人在取经的路上遇到的种种问题让学生解决。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学生积极性高涨,收到的效果良好。
  
  三、注重合理选择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教师在备课时,要为学生创设多角度、多方式思考问题的空间,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例如,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或浅显的学习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学,采用“先学后教”方法;对新旧知识有密切联系在原有知识基础发展起来学习内容,可用“尝试法”。让学生自己从旧知中得到迁移;对难理解或不易接受的学习内容,则可采用“操作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或采用“情境学习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或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互相帮助,生生互动。
  总之,在备课时要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凡是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教师要点拨引导,让学生去主动建构;凡是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互相帮助学习。这样,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注重精心设计活动,亲历学习历程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要让学生有更多的知识体验,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创造性地设计、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试围绕以下三个方面。
  1.多感官参与。教师在备课中要多设计一些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如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围一围、画一画、量一量的活动。
  2.多形式活动。小学生年龄小,喜新厌旧的心理尤为突出,如果长期只用一两种方式活动,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而失去活动效果。所以,设计的活动要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故事法、猜测法、游戏法、辩论法、操作法、调查法、实地观察法等,让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一年级《整理房间》这课,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活动:给学生提供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品种不同的各种球,让学生人手一个,在课堂自由“玩球”,然后要求学生在玩球过程中寻找相同球的玩伴(其实这就是按球和种类来分类),接着又让学生把球装进分贴有红、黄、蓝、绿标签的四个箱中(其实这就是按颜色分类)。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有趣的“玩球”中,便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了。
  
  (责任编辑:张华伟)
其他文献
在实施民主管理学校的过程中,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领路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挥好校长的作用是推进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本文就如何发挥校长的作用,管理好一所学校,谈谈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应处理好的三个“三”。    一、树立起“三点意识”    1.树立“人本”意识  校长的威望来自对教师的尊重和关爱。一位好校长应视教师为朋友,能够耐心倾听教师的心声,虚心接受教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成分,理解词语是阅读的基硎,而成语是汉语词汇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如何准确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并能准确使用所学成语呢?这是一个难题。上学期我执教了一节校本课程研究课《成语辨解》,尝试着引导学生去发现成语中的一词多义、同一条成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感情色彩的现象,并知道通过联系上下文来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和词性色彩。  张庆老师指出,语文教学要“倡简、务本、求实、有度”,提倡“简简单单教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基础性社会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应立足于现实生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多开展活动,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因此,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尤其是在现阶段的教学评价制度之下,如何体现新教材的设置理念,突出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是所有思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最经常、最大量接受影响的活动,因而教学活动要根据各类教材的艺术因素,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陶冶情操,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多层次、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新一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变、富于创新的教学方式,用最少的时间与精力去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我奋斗的目标。多年来,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我做了不少尝试,取得了可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