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审美价值观的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一个良好的审美价值观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价值观进行了研究,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思维。
  关键词: 审美 价值 高中 英语
  
  英语作为中学的一门必修课,客观上是学生接受语言的一种强迫需要。这种强迫,既提供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某些良好情感因素的可能性,又构成了引发学生厌烦感的潜在危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理解感悟能力,让学生在英语的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特有魅力。这样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价值便显得尤为重要了。这种审美价值观的创立,必须在激发学生美感愉悦的基础上展开,应该为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积淀,为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
  1.运用语言的形式美,感悟英语的和谐美、对称美和简洁美。
  1.1 体味语言内在的音韵和谐之美。
  在英语语言中,和谐之美没有充分体现在语音、语调中,这就需要我们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英语来感受其中的音感韵律之美。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每一个字母都可发出优美的音符,每一个音符又通过音节的划分构成了许多词。多个词构成了句子,且通过弱化、重读、升降调构成了语流中圆润、和谐之美感。所以,教师应通过让学生静听原版的磁带,模仿其语音、语调,或选择一些富有节奏感的诗歌,使学生切身体验,从而使他们在朗读诗歌、领会诗意的同时,充分感受到英语本身的语感之美。
  例如,同一个词或同一个句子,由于语调不同,所表示的含义和感情也是截然不同的。这样就要求学生在充分感悟文本感情的基础上选择符合角色特征的音调进行朗读,这样学生在反复朗诵诗歌的过程当中,也就不知不觉进入了美的世界,体验到了英语语言的和谐美。这种理解感悟的和谐之美则更具有记忆性。除此而外,英语中26个字母的斜体书写流畅、舒展、连贯,体现了一种浑然一体的和谐美,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2 品味语法规则的对称美。
  美学中的对称,给人一种圆润、匀称、均衡的美感。语言科学以其直观、形象展现出对称之美。英语时态的变化、句型结构、诗的格式韵律等,都体现着语法规则及结构的对称美。例如,Some bloom and have seeds every year. Some never bloom at all. Some bloom only once.这三个句子结构对称,一气呵成,表达同等重要意义,对篇章起到纽带的作用,形成了语法结构的对称美。这种对称之美往往便于学生阅读,让学生容易从中找出一定的规律,也便于有重点的理解记忆,加深了学生对语法规则的记忆。
  1.3 欣赏语言表达的简洁美。
  英语语言文字的表达无不体现了这种简洁美。例如,简单的一个词或词组如“Congratulations!”“Great!”“Well done!”等表达了说话者对成功者的一种强烈赞美的感情色彩;“Oh,dear!”表达了说话者很惊讶的感情,简洁明了。英语中语言表达的简洁之美往往与我们汉语中的“一字传神”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2.运用语言功能的情意美,感悟文本中的情真意切之美。
  2.1 探寻语言表达的意境美。
  在中学英语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由故事、会话、寓言等组成,学生可以受到友情、爱国主义的熏陶及故事情节的吸引,具有丰富的哲理性和趣味性。所以,教师应把握学生易激动、重感情、好奇心强等特点,将语言知识融入语言内容的情意中开展教学,充分运用情意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情意的氛围中充分感受到语言的意境美,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潜力。如学习“西山农场之美”课文时,教师在介绍课文前,可以边描述西山农场边画出西山农场的轮廓,以及文中提到的动物,这样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沉静在教师所描述的意境的海洋中。
  2.2 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情感美。
  在英语语言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挖掘文章本身的情感美,让学生充分体会情绪的感染。文本中的情感之美往往通过一些重点的词句反映出来。学生可不断地加强阅读,寻出其中的精彩之处,感受富有一定人文性的情感之美。
  3.运用语言思维创造美,鼓励学生利用思维进行创新。
  3.1 诱导——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
  语言的交流和思维是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靠教学语言来诱导。明提暗引都是启发,利用其潜在的诱导造成悬念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思维活动引向深化而复杂的境地。教师要围绕某个求知点,展开多方位的诱导,使学生思维活跃。例如,现在完成时是英语时态中较难掌握的一种,学习这个时态时,教师要围绕这个时态,展开多方位诱导,让学生比较几个句子:①他将要打扫房间。②他一个小时以前打扫过房间。③他已经打扫过房间了。第一句是一般将来时,动作还没有发生;第二句是一般过去时,动作发生了;第三句是现在完成时,是学生要学的新的知识点。通过比较这三个句子,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到现在完成时态构成的学习状态中,思维不断被激活,尝试到创造的愉悦。这对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3.2 交际——语言创造的实践。
  在教学中,教师应先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充分地模仿语音、语调,掌握语法规则等;创造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克服母语干扰,初具英语语言的逻辑思维能力。随着学生掌握的词汇及英语知识的增加,教师应更多地用英语引导学生推理、判断、联想和记忆,使之进入一个特定的语言情境中去;要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氛围,使他们在课间休息、日常生活学习中养成说英语的良好习惯,用英语交流思想、感情,这样用英语语言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便会逐步形成。除此之外,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一个互相交流沟通的平台,鼓励学生利用文本知识进行创新,阐发他们的独特感受与情感认知。
  总之,还可通过电视 、录像、幻灯片、投影仪等多媒体手段创造丰富生动的视觉情景,或者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情、手势及状态语等非语言形式创设一定的情景,锻炼、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创造能力,以期学生达到语言的审美境界这一感悟理性积淀,具有英语语言的“语感”。
其他文献
摘要: 教学实践表明,词汇能力是构成语言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词汇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应该知道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词汇的策略就是记忆策略,利用好记忆策略将会使学生词汇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记忆策略 英语 词汇教学    词汇是语言交际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对于一个外语学习者来说,无论语法掌握得多么熟练,发音如何标准,没有一定的词汇,也不能与他人进行顺畅的交流。
课程改革提倡学习方式的转变,《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的确立,自主式学习成为以提升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英语课堂教学研究的热点。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要想在英语课堂中开展恰当而有效自主式学习方式,首先比须明确关于自主学习的定义。Holec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其中包括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
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和交流是每一节英语课的核心目标。由于人有各自的特点,只有实现了自主的学习才能体现学习的个性化,才能真正使每位学生得到发展,为此新《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教学任务方面强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所谓自主学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是指广义的“自主”学习,而是指“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学
典当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颇为悠久,最早的萌芽可追溯至两汉,从南朝的寺库,到唐五代的市井,再经历两宋,直至明清两代繁荣起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百姓在资金方面的迫切需求.但是,自
期刊
摘要: 本文经过实证研究,指出大学生的认知风格倾向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他们在英语作文中体现出来的语篇能力的差异。并且发现,理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的英语作文语篇特征总体上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实际上是两组学生之间认知风格倾向的总体差别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风格因素,并针对不同专业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适配或失配策略。  关键词: 语篇能力 语篇特征 认知
摘要: 目前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着种种不足,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是影响了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互动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足够的输入并且参与实际的外语交际活动。为构建这种重视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的新模式,英语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新定位,并且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  关键词: 互动 课堂教学 学生主体 教师角色    “互动”
摘要: 现在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作者通过对所教大专学生的英语口语测试结果的实例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差。本文指出英语口语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口语学习的自信心为教学目的,采用一些教学策略提高口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口语教学 表达和交际能力 自信心    1.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语言学家Hymes认为,语言教学的最终